4月5日,云南腾冲一城区道路施工期间,发现一枚长约1.5米的炸弹。经危爆技术民警判定,此枚炸弹为航空炸弹。
炸弹发现位置在地面3米以下,非常沉重,需要挖掘机吊运。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与缅甸毗连。抗战期间,腾冲作为中国通向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日军1942年初对缅甸发起进攻后,随即占领了这座小城,直至1944年9月14日,腾冲城内侵华日军全数被歼,腾冲光复。
腾冲街上为何出现这么大的航弹?
抗战爆发后,随着前线接连失利,克莱尔·李·陈纳德率领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飞虎队)不断辗转,于1941年12月7日抵达云南昆明。1942年日军进犯云南后,陈纳德指挥飞虎队袭击保山、腾冲、龙陵一带的日军运输队,有效阻止了日军对中国的进一步蚕食。
单凭飞虎队力量还是单薄,尤其在轰炸日军的行动中,缺乏轰炸机使得中国空军即便拥有制空权,也很难完成对日军地面的战术封锁。
情况很快有了好转,1942年4月,美国陆军第10航空军第7轰炸大队下辖的第11、22轰炸中队换装了B-25“米切尔”型中型轰炸机,并在5月底借道非洲与中东抵达印度,随后第11轰炸中队进入中国战场,开始对湖北、湖南、广东等地的日军进行轰炸。
1942年底,中国空军也接收了19架B-25型轰炸机,这些轰炸机多数在1943年与美军第14航空队混编成为“中美空军混合大队”,来加大对日军的空袭强度。
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正式发起腾冲反攻战,从首日的强渡怒江,到后续的进攻高黎贡山、宝峰山、飞凤山、来凤山,盟军的轰炸机几乎全程参与对日军的轰炸。虽然如此,反攻每向前推进一步,远征军都在付出血的代价。
同年7月27日,日军彻底放弃来凤山,转而防守腾冲城,中国远征军就城墙与日军展开了多日的拉锯战。为了能够有效破坏城墙,以便地面部队攻入,盟军的B-25型轰炸机定期轰炸腾冲城墙。
据史料记载,1944年7月26日,第22和第491轰炸中队派出了26架B-25轰炸腾冲,先头的17架轰炸机组成了三个编队,在1350英尺高度投下254枚100磅爆破炸弹和破片集束炸弹,随后是由9架B-25组成的第四个编队,从50英尺高度的超低空进入目标区域,瞄准腾冲的城墙直接投下16枚1000磅炸弹,成功炸开几处突破口;7月29日,第22中队派出3架轰炸机与第491中队派出4架轰炸机飞往腾冲,再次发动攻击;在8月2日,第22中队派出7架轰炸机和第491中队派出6架轰炸机用1000磅炸弹对腾冲城墙进行了低空轰炸,炸开了5处突破口;8月3日,远征军冲进了腾冲城后,进行了一个多月时间的激烈巷战。
如今在腾冲街上重见天日的航弹,或许就是在那一年的某一天被投下的。
为什么航弹落地没有被引爆?
落地后未按计划引爆的航空炸弹又称哑弹。出现哑弹的情况与引爆方式、炸药构成、炸弹外形等因素有关,肯定的是,哑弹并不意味着不会炸,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
二战期间盟军使用的炸弹中,很大一部分采用了机械引信的引爆方式,理论上,机械引信的点火针击中雷管时会引爆炸药,从而造成航弹爆炸。但一旦出现点火针未击中雷管而造成哑弹的情况,即便时间推移数年,也很难保证引信失效不会引爆炸药。
据了解,腾冲这枚航弹已交当地警方妥善处理。(都市快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50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