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后一位辞世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他的离世也表明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这一个为时代而生的重要机构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
回顾张劲夫的一生,他曾先后转战于政务、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跨度之大,不免令人感到惊叹。
甚至在他66岁那年还接替万里,一人肩挑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安徽省省长双职,是一位难得的全能型干部。
那么,张劲夫的人生,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他又为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投身革命
1914年,张劲夫出生在安徽省肥东县的一户农家,取名张世德,又因为生肖属虎,乳名便得了个“虎仔”,“劲夫”一名,还是他投身革命后更改的。
张劲夫家境贫寒,但他聪明伶俐,又十分喜欢读书,在求学方面十分刻苦。1930年,陶行知创建的南京晓庄学校免费招生,张劲夫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成功入学。
在校期间,张劲夫接触到了新思想、新文化,学校老师给他们传授的知识,不仅为张劲夫的思想打开了一扇窗户,也为他的人生打开了一条新道路。
然而3个月后,张劲夫的求学之路就戛然而止了,因为学校迫于各种压力停办了,张劲夫只能遗憾回家,但他心里的关于革命的火种却渐渐被点燃。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劲夫开始参与各种救亡宣传活动,积极号召民众反抗侵略,走上了救国之路。
1932年冬天,张劲夫在上海郊区的一所学校里当老师,并和陶行知有了深入交流,受到对方影响,张劲夫对我党的先进理论十分向往,最终在193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上海国难教育社中共总党团委员、中共战地服务团特别支部委员。
全面抗战爆发后,张劲夫依照党组织的安排,于1937年10月领导组织上海战地服务团,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教育工作。
上海沦陷后,张劲夫带领服务团成员转入市郊打游击,不久又被调到中共江苏省委军委机关工作,1938年初撤至武汉。
在和日本侵略者作斗争期间,张劲夫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
民众无法积极起来协助军队作战。
受战争影响,只要有军队出现,周围百姓就会认为战争即将到来,很多人未战先怯,敌人还没出现,就先跑路了。
留下来的不是老弱病残,就是视财如命,舍不得家产的人,这样一来,不仅会打击士气,还会降低我军战斗力。
结合抗战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张劲夫在《全民周刊》上写下了一篇名为《到战地去》的文章,号召广大青壮年投身抗战,积极救国。
这篇文章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张劲夫本人更是以身作则,投入到了战斗当中。
1939年,张劲夫加入新四军,先后担任了江北指挥部副主任和第五支队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后,他则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和第四旅政委,率部坚持淮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期间,张劲夫转战山东,在鲁南军区任职,并参与了华东解放战争,浙江解放后,他出任杭州市副市长。
由于张劲夫在后勤补给工作上表现出色,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持,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第一站就被安排去了财政部门工作。
建国之初,张劲夫先被留在了浙江工作,被调往浙江财政经济委员会。上任之后,他先是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然后又立足浙江省的实际情况,结合民营企业发展优势,采取了多项措施推动工业发展,建立了全国最得棉纺厂,提升了杭州的工业发展水平。
随后国家成立地方工业部之后,张劲夫因表现出色,又被调任为国务院地方工业部副部长。
就在他为国家经济工作忙得轰轰烈烈之时,党中央却给他带来了一大“惊喜”,硬是把他从经济领域转投进了科技领域。
转战科技领域
1956年,张劲夫突然接到一纸调令,要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当郭沫若的助手,主持全院的日常工作。
对于这一任命,张劲夫不仅毫无准备,更是犹豫不决,毕竟他不是搞科研出身的,更未接触过科技领域,这一次调任对他来说,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
但当时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中科院更是被视为这场进军行动的“领头羊”,张劲夫可谓临危受命。
虽然没有准备,之前也从未涉足过科技领域,但作为一名思想坚定的老党员,张劲夫没有打退堂鼓,反而充分发挥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优势,比如关心职工干部,配合科研人员进行工作,将自己放在后勤部长的位置上,全心全意为科研工作者解决实际困难,而不是对着他们指手画脚。
除此之外,张劲夫经过工作调研,制定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发展规划:
一是按照学科来划分各自的任务和目标,二是根据具体的阶段性任务做全方位的计划。
随后他组织了上百名科研工作进行探讨,最终将二者结合起来,制定了我国12年科技发展愿景规划。
虽然无法给予科学家们专业上的支持,但只要对方有生活需求,或者有建议需要传达,张劲夫都会尽量满足对方。
例如“两弹一星”研制伊始,钱三强需要人手展开工作,前来找张劲夫要人时,他是二话不说,就将李四光的女儿李林、学术秘书邓稼先、院刊编辑汪容、沈阳金属所的副所长张沛霖“拱手相让”。
不仅如此,张劲夫还提供了设备援助,尤其是高速摄影等设备,但凡是钱三强提出的要求,科学院几乎都满足了他。
无独有偶,当钱学森提出研究导弹时,张劲夫也是全力支持,并在第一时间将他的提议转达给中央,获得了领导人的一致认可。
1958年,许多科研工作者提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发展星际航行技术,张劲夫把他们要搞人造卫星的意见反映给了中央,后经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同意以科学院为主搞人造地球卫星,并且批准拨专款2亿元人民币。
张劲夫立马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运作,成立了“581组”和三个设计院,1966年5月,经张劲夫、钱学森等人共同商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取名为“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在中科院任职期间,张劲夫为保持良好的科研环境也是煞费苦心,1957年,国内掀起了一阵反“右”风潮,许多科学家都遭到了波及,导致科研工作陷入了停滞。
为防止中科院受到冲击,张劲夫直接找到毛主席,希望能将风波挡在中科院的围墙外,让这些科研工作者能安心工作,不受外物干扰,静心投入研究当中。
科学家是国宝,在反右运动中应给科学院以特殊的政策。
对于他的提议,毛主席给予了肯定答复,中科院在这场风波里并未受到严重冲击,可以说建国后的科技发展,少不了张劲夫的大力支持,哪怕是在特殊时期,他也勇于出面,保护了一大批科学家免受政治波及。
主政安徽,支持包产到户
1975年,张劲夫又回到了自己的老战场——财政部门,担任国务院财政部部长一职,但他并未做多久,就在5年后接替了万里,回到老家安徽了。
1980年,张劲夫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安徽省省长,此时的他已经66岁了。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大获成功,得到了中央的一致好评,这也让张劲夫意识到,农村改革的势在必行。
因此在接替万里的工作后,张劲夫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虽然小岗村的试点获得了成功,但这种制度究竟适不适合在全国推广,对张劲夫来说仍然是个问题,并且关于这种生产形势外界仍有争议,因此他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于是张劲夫决定进行实地考察,亲自下到基层,一方面深入了解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做法,另一方则去倾听农民心声,和广大群众亲切交流,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调研结束后,张劲夫向中央做了汇报,表示包产到户对农村改革意义重大,不仅应该得到推广,更应当长期贯彻。
“之前我们计划以三年为限,进行三年包产到户试点,但就现在的成果和局势来看,完全不需要这个限制,长时间推行下去没有问题。”
在张劲夫的大力支持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快在安徽省大规模推行起来,农业生产有了极大的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对于其他领域的改革,张劲夫也没有松懈,从种植业到林业、渔牧业等,他都实行了相关措施,最大程度的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工业方面,张劲夫提出向江浙沪地区学习发展经验,了解国内前沿的工业发展技术,明确安徽工业的发展方向,和上海地区联合,搭上前沿工业发展的顺风车。
为了家乡能有更好的发展,张劲夫不遗余力,促使安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到了80年代末期,张劲夫渐渐退出重要领导岗位,受邀进入了中顾委,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献言献策。
张劲夫在工作上恪尽职守,敢想敢做;在家庭里,也给子女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儿子张茅继承了他的事业,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曾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
值得一提的是,张茅的妻子刘燕远是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女儿,也在体制内工作,红色基因的优良传承,在张劲夫一家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1999年,85岁的张劲夫决定将中科院与“两弹一星”的故事公布出来,希望广大群众能记住这些科研工作者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张劲夫的初衷是:
请历史记住他们。
2015年,张劲夫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这位老人走完了他漫长而又丰富的一生。
对我们来说,也请记住他们,记住“两弹一星”精神,记住这一位又一位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一生的先辈们。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5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