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行业年报的相继发布,吹起阵阵“凉风”。原本体感不佳,现在又有了数字作为佐证,银行业的紧日子正从预期变为现实。
净息差的持续收窄和非利息净收入的下降,让商业银行普遍承受经营压力。
国有六大行虽然交出了一份看似稳健的年度成绩单,但仔细剖析,不难发现其中的隐忧。营收表现的分化现象,以及部分大行营收的下滑,都预示着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在这场行业风暴中,股份制银行的日子尤为艰难。它们既无法像国有大行那样保持稳健,也不如城商行等区域性银行灵活。业绩普遍不佳,营收下滑,成为了它们的共同困境。
除了业绩压力,银行业还面临着薪酬制度的挑战。随着上市银行年报的披露,银行向员工“反向讨薪”的情况浮出水面。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有10家上市银行在年报中详细公布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2023年累计“反向讨薪”金额近亿元,部分银行索回金额较上年增加1.6倍。
“反向讨薪”不仅是银行对薪酬管理制度的完善,更是对银行业务人员精进业务水平的督促。然而,这种举措的背后,也反映出银行业在经营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展望未来,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似乎有增无减。政策性因素的叠加影响,让银行在营收和利润增长方面面临多重压力。而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也将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如何调整信贷投向,发力新质生产力,控制不良风险,成为了摆在它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银行需要主动拥抱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调整信贷投向,同时降低存款利率以缓解净息差收窄的压力。然而,这种调整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银行在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金融是一场马拉松,要有能力经得起长周期的考验。在这场行业变革中,银行需要摒弃以规模和速度论英雄的传统思维,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建设银行董事长张金良在业绩发布会上的发言,无疑为银行业指明了方向。
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经营环境,银行需要更好统筹总量和结构、规模和效益、短期和长期、局部和全域、发展和安全。防止经营目标单一化,这样才能在银行业的“紧日子”里游刃有余。
数字不会说谎,它揭示了银行业当前的困境和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这场行业变革中,只有那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银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银行业的紧日子已经来临,但这也是一个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契机。我们期待看到银行业在这场变革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5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