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上甘岭》正热播,不说那个话痨参谋有多故弄玄虚,说说剧里的冲锋枪。
抗美援朝,美军再强大的炮兵和航空兵,也直接决定不了停战线的位置,还是要靠步兵去占领。阵地攻防,不是志愿军冲进敌人阵地,就是敌人冲进志愿军阵地,双方总要使用短兵火力反复争夺乃至肉搏,来最终解决战斗。美军有强大火力,远战火力战占优,志愿军则凭借高度勇猛顽强,战斗经验丰富,战术灵活机动,以近战夜战克敌,几十年战争淬炼出来的好传统、真本领,是重头戏。
从第四次战役开始,苏式冲锋枪的到来,让志愿军拥有了能够大量杀伤对手的近战利器。志愿军一线战斗连队装备冲锋枪很普遍,如上甘岭战役时,冲锋枪已经占到步兵连的一半。
可是电视剧里冲锋枪的近距离射击动作,咋看咋不对头。
敌人已经冲入阵地,四五步的距离,冲锋枪还要先抵肩再开火,回身发现一个,再抵肩再开火,有这时间吗?敌人都是不开枪的木头?如果是新战士也就罢了,这是身经百战的连干部:
看了十多集,这种“按部就班”比比皆是,后边估计更多,可以留意一下。
打枪,不都要先据肩才能瞄准吗?没这一说,要看距离。
战斗中近距离仓促遇敌,必须立即开火。长期以来,抵近射击都在解放军全训部队的应用射击科目里,应用射击是带战术背景的射击训练。抵近射击可不是不瞄准,而是概略瞄准,迅速击发,以先敌开火为首要原则,谁先开火,谁的生存几率就大。
根据不同环境以最有效的方式使用武器,哪路人马都一样,截几张二战美军和德军的战地录像:
1944年美军的亚琛巷战,行进中的美军,用汤姆森对路过的地下室火力搜索。
德军的冲锋枪射击,一些德军的战场录像,在战斗时,MP40的折叠托根本就不打开,不打开枪托还抵什么肩。同样,很多电影里的英国司登式,射击也大多不用枪托抵肩。
德军机枪手,MG42随手就开火,轻机枪一样抵近射击。
如果留意一下,冲锋枪不抵肩在各国影视里都有,越老的片子越多。美国大片也不能完全抛开历史的真实,用现在的持枪和射击方式代替过去。
七十年代引进的南斯拉夫战斗片,曾让中国观众大呼过瘾,影片里的德国MP40冲锋枪,就没有一次打开过折叠托,这和游击队多是近战非常符合。南斯拉夫可不是二战的无所作为者,是自己打出来的国土解放,战争伤亡排在英美法之前。
上图是电影《桥》的经典情节,沼泽地和德军遭遇,青年游击队员和队长“老虎”猛烈开火。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让人印象深刻的德国党卫军上尉比绍夫。火车上的这个位置,冲锋枪怎么抵肩射击。
国产老电影在这上面更是非常讲究,绝不浮皮潦草。演员很多是战争年代过来的,像老艺术家张勇手:
电影《海鹰》,敌船进入射击距离,冲锋枪抵肩,精度射!
靠近敌船,抵近射!
老电影拍的志愿军,更分的很清楚:
《打击侵略者》,阵地前的美军进入射击距离,抵肩射击。
枪口指向固定,敌人不投降还顽抗,几步距离,只需勾动扳机,击毙。
现在咋是反着来的:
轻机枪对空射击必须有依托,何况苏制德普-28很重,这么打,子弹只能天女散花,就算弹盘掉了没注意,枪一下轻了很多,但下意识地,也不该有这种动作。
看看老电影是怎么打敌机的。哪个更符合常识,哪个更讲“理性”,观众会分辨。
该有依托时不要,该抵近射击时抵肩,好像是怎么违背常识怎么来。
枪械不是除了顶在下巴上,或者装上瞄准镜才叫瞄准,瞄准不仅要分时机,更要有目的,最可笑的是这个美军:
火焰喷射器射手,行进中在瞄什么?不管什么武器,在战斗队形中一律是瞄准动作吗?发现目标开不开火,如果开,一股高温射流喷出去,前排的人还活不活了?不准备开火,那又瞄什么呢,嫌视野还不够窄,还是嫌背着大瓶子不累呢。
冲锋枪打不好也就算了,可是刺刀也不让志愿军用。
志愿军步兵连里另外一半是步枪手(剧中冲锋枪很少,反倒不真实),用的是莫辛纳甘骑枪,剧中的步枪,明明配着向右折叠的四棱刺刀。
可是与美军短兵相接,却没见一次打开枪刺的,刺刀是用来开罐头的吗?本来,莫辛纳甘打开枪刺很快很煞气:
刺刀见红是勇猛顽强的象征,拴动步枪在战壕里近身肉搏必上刺刀。如像剧中那样,冲锋枪手动作僵化机械,开火慢,步枪手再不用刺刀,志愿军靠什么打近战。
轻武器抵近射击,过去民兵都知道。找了一下,现在的大学教材里也有,属于普及类国防教育,如《国防生培训教材》:
2019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是公共基础课吧:
连动作要领,教材都讲了,道理就这么简单。
实战什么样子,最后,还是听听对越作战老兵的说法,讲述者的父亲,就是指挥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十五军军长秦基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44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