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快时尚巨头SHEIN已选定巴克莱银行和瑞银集团作为首次公开募股的簿记行,上市进程迎来久违的利好。
前不久,SHEIN的创始人许仰天曾被曝出亲自出马,奔赴英国及全球多地面见投资人,两大银行进入SHEIN的IPO阵容,或许正是许仰天此行的成果。
要知道,巴克莱银行是英国仅次于汇丰的第二大行,瑞银集团(又称瑞士银行)则管理了全球占比26%的跨境财富,两大银行的加持,无疑为SHEIN的IPO上了一道保险。知情人士还爆料称,SHEIN最早有望于明年初上市。
SHEIN上市前面临劳工审查
但SHEIN在伦敦上市仍然充满变数,就在前一天,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将对SHEIN在伦敦上市进行劳工权力审查,在这之前,包括BBC在内的英国媒体曾多次曝光SHEIN供应链压榨等一系列问题。
与全球拜访投资人相比,这或许才是许仰天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小单快返”背后的工人困境
在SHEIN崛起的进程中,小单快反的业务模式—通过单批次生产一两百件少量新品并快速测试爆款的形式,功不可没。在这一模式下,SHEIN大幅提升了后端供应链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一件新衣从打样到完成生产所需的时间仅有3~7天。
正因如此,SHEIN的款式数量得以远超它的竞争对手。《连线》杂志曾报道过一组数据,Gap每年会上新12,000款商品,H&M有大约25000种,ZARA约有35000种,同期SHEIN的上新量达到了惊人的130多万款。
傲视同行的上新速度,让SHEIN不断踩中一个个超级爆款,并实现销售额的爆发。数据显示,2023年SHEIN的销售额高达450亿美元,同比增长55%。路透社曾报道去年SHEIN在英国地区的销售额达15亿英镑(约20亿美元),税前利润2440万英镑,同比翻倍增长。
在SHEIN高速增长的小单快反模式中,数千万来自国内的中小工厂、工人是底层,以及最重要的一环。据悉,在距SHEIN位于广州番禺总部两小时车程范围内,就密布着超过2000家供应商,他们多数以小型加工厂的方式生存着。
为拿到SHEIN的订单,这些中小作坊不得不长期超负荷运转。一位合作工厂的经理曾对媒体表示,“处理SHEIN订单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必须在七天内完成,这意味着我们经常要加班。”
因此,当两年前SHEIN传出可能在海外上市的消息时,不少海外媒体已开始关注SHEIN侵犯劳工权利的问题。或为平息上市前的舆论风波,去年6月SHEIN曾邀请海外网红达人参观其位于国内的工厂。但此举却为SHEIN招致更大的风波,不少人评论SHEIN“仅仅在展示自己想展示的东西”。
现在,SHEIN如果想在英国顺利上市,不得不面临英国首相基尔所说的劳动权利审查,或许应该拿出更多具体措施,以平息质疑。
供应链加速全球化策略埋隐患
劳工权益之外,SHEIN在供应链上的问题不止于此。
据《中国企业家》等多家媒体此前的报道,SHEIN正在全球积极的推进供应链本土化战略,并已先后在印度、巴西、土耳其、英国、美国等地设立工厂,建造仓库。新设工厂后,SHEIN将在当地招募生产人员、吸纳供应商,并生产当地所需的商品。
去年7月,SHEIN就已在巴西设立了首座工厂,并与当地12个州的330家供应商及物流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据悉,至今SHEIN在当地的投资总额已超过一亿五千万美元。SHEIN巴西生产总监FabianaMagalhaes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就表示,截至2026年在拉美地区销售的85%商品将来自巴西工厂。
去年7月,SHEIN在巴西投资1.5亿美元,加速迁移供应链。
在土耳其,SHEIN早在2022年就已着手寻找本土制造商,其最大的供应商辛巴达因此在伊斯坦布尔设立了新工厂。据此前晚点的报道,截至去年底欧盟地区20%的销售额就来自土耳其工厂。
与生产高度协同的仓储等环节,也被SHEIN一并迁到了海外。
据悉,SHEIN已在波兰、意大利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开设了三个装配中心。在美国,SHEIN已设立了三个大型配送中心。其中,已投入运营的印第安那州怀茨敦的装配中心有上千名员工。保守估计,三个装配中心全面启动后美国客户的收货时间将从两周缩短至三四天。
不难看出,SHEIN在供应链上一直在加速“去中国化”,在全球地缘政治多变的情况下,SHEIN这一出于商业逻辑的考量无可厚非。但SHEIN也必须意识到,根据相关规定,SHEIN的上游产业链还在中国,其上市仍受国内监管,一味地迁移供应链并非明智之举,也为赴英上市埋下了潜在的隐患。(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8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