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影视圈,有这样一位演员,他的名字或许不如当红明星响亮,但他的演技和为人却赢得了业内外的广泛尊重。
他就是达式常,一位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艺术家的老戏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低调而又杰出的演员,探索他的人生故事和职业生涯。
达式常1940年出生于南京,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中长大。童年时期的艰苦生活,培养了他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坚韧不拔的性格。这些品质在他日后的演艺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轻时的达式常对文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学校里,他总是积极参与各种文艺活动,很快成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演艺事业奠定了基础。有趣的是,达式常曾透露,他第一次登台演出时,紧张得差点忘记台词,但正是这次"糗事"让他更加努力钻研表演技巧。
1960年代初,达式常怀着对电影的热爱和憧憬,踏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大门,正式开启了他的职业演员生涯。
他的处女作《兄妹探宝》虽然只是个小角色,但年轻的达式常却把它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来对待。
在这部讲述兄妹俩寻找失散多年的父亲的温情喜剧中,达式常饰演一个帮助兄妹俩的热心村民。
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他不仅仔细研读剧本,还真的跑到郊区的村庄里生活了一周,体验村民的日常生活。
有一天,他甚至跟着村里的老人去挖宝,结果不小心摔进了泥坑里。虽然狼狈不堪,但他却感到无比兴奋,因为这次经历让他更深入地理解了角色的内心世界。
这种对角色近乎痴迷的投入,让剧组的导演和同事们印象深刻。
有位化妆师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都觉得他有点'傻',为了一个小角色做到这种地步。但现在想来,正是这种'傻劲'成就了后来的达式常。"
1965年,达式常迎来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他在电影《年轻的一代》中饰演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青年工人,这个角色让他在演艺圈中崭露头角。
影片中有一场戏,达式常的角色要在工厂里发表激情澎湃的演讲,鼓舞同事们努力工作。
为了演好这场戏,达式常不仅背熟了台词,还去参加了好几次工人大会,观察真实工人演讲时的神态和语气。
然而,就在达式常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到来,他的演艺事业被迫中断。这对年轻的达式常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有传言说,当时他曾一度陷入抑郁,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但达式常并没有被困境打倒。他开始深入基层,体验普通人的生活,观察人性百态。
在这段时期,有一件事深深地触动了达式常。他在一个小村庄里遇到一位老农民,这位老人的儿子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孙子。
尽管生活艰难,老人却依然乐观地抚养孙子。达式常被老人的坚强和乐观深深打动,这段经历后来成为他塑造多个角色的灵感来源。
1975年,机会终于再次降临。达式常重返影坛,主演了《春苗》。这部讲述农村变革的电影不仅让他重新赢得观众的喜爱,也标志着他演艺事业的第二春。
在饰演农民老周的过程中,达式常完全沉浸在角色中。他在田里待了整整一个月,不仅学会了插秧、除草,还和真正的农民一起劳作、吃饭、聊天。
有一次,剧组在炎热的夏天拍摄收割场景。达式常坚持真刀实枪地干活,结果不小心被镰刀划伤了手。
尽管流了不少血,他却坚持继续拍摄,认为这种真实的疼痛能让表演更加生动。这一幕虽然让导演心疼,但也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达式常对表演的执着。
然而,达式常的这种极致投入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质疑他是否太过投入,模糊了现实和表演的界限。
特别是当他在生活中也保持着农民的举止时,甚至有人担心他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面对这些质疑,达式常在一次采访中坦然回应:"我知道有人觉得我太疯狂,但对我来说,这就是演员的使命。
我们不仅要在银幕上塑造角色,更要让角色在我们的灵魂里扎根。只有这样,我们的表演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这种对表演艺术的执着和专注,让人不禁想起另一位著名演员梅兰芳。为了演好旦角,梅兰芳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旦角的举止。
达式常和梅兰芳虽然所处的时代和表演的领域不同,但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奉献精神却如出一辙。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影视业迎来了黄金时期。达式常也迎来了事业的巅峰,主演了《燕归来》、《书剑恩仇录》、《走进风雨中》等多部佳作。
这些作品不仅获得了多个奖项,也让达式常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实力派演员。
然而,成名后的达式常并没有被名利迷惑。他坚持不接广告,不上综艺节目,专注于演技的提升。
这种坚持让他在娱乐圈中显得格格不入,但也赢得了观众和同行的尊重。有一次,达式常接到一个广告邀约,报酬相当于他一年的片酬。
面对如此诱人的待遇,达式常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他回忆起自己刚入行时的初心,那种对纯粹表演艺术的追求。
最终,他微笑着婉拒了这个机会,轻声说道:"我是演员,不是商品代言人。"
这个决定并非轻而易举。达式常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当时他正在为一部历史剧做准备,需要花大量时间研究历史资料和人物性格。
"那笔广告费确实很诱人,"他回忆道,"但我想到如果接了广告,就要分散精力,可能会影响到角色的塑造。
我不能辜负观众的期待。"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让他在压力重重的娱乐圈中保持了内心的平静和自信。
在生活中,达式常也是一个有趣的人。他的妻子王文皓曾在采访中透露,达式常虽然在荧幕上常常饰演严肃的角色,但在家中却是个"活宝"。
有一次,家里的洗衣机出了故障,达式常坚持要自己修理。他戴着老花镜,手握螺丝刀,认真地研究着洗衣机的构造。
尽管最后不仅没有修好,反而把洗衣机弄得更糟,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没关系,"他笑着对妻子说,"我们可以把这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
这种反差不仅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也延伸到他的演艺事业。在拍摄一部严肃的历史剧时,达式常饰演一位威严的将军。
在一场激烈的战争戏中,他不慎被道具绊倒,摔了个四脚朝天。然而,他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立即爬起来,幽默地对周围的演员说:"看来我们的将军也有狼狈的时候啊!"
这一幕不仅缓解了现场紧张的氛围,也展示了达式常对待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态度。
达式常的这种反差魅力,让人感受到了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曾在一次粉丝见面会上分享道:"我在银幕上可能是个不苟言笑的硬汉,但在生活中,我也会犯错,也会笑话自己。
这就是生活的真实面貌。"这种坦诚和自嘲的态度,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达式常,而不仅仅是荧幕上的形象。
在一次重要的颁奖典礼上,达式常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没有像其他明星那样感谢一长串的名字,而是深情地说:"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演艺生涯中遇到的每一个角色。
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番话不仅道出了他对表演艺术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即使年过八旬,达式常依然保持着对演艺事业的热爱。2024年,84岁高龄的他还在电影《昆仑山下大医生》中有精彩表现。
他说:"只要还有适合我的角色,我就会继续演下去。演戏就是我的生命。"
达式常的人生故事,不仅是一部精彩的演艺生涯史,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坚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他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艺术家的坚守。
回顾达式常的一生,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始终如一的艺术家。他在年轻时怀揣梦想进入演艺圈,在事业低谷时坚持自我,在成名后依然保持初心。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仅仅是名利双收,更重要的是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80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