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据行情走势图显示,近日,离岸人民币汇率在持续下跌,从10月14日算起,截至10月15日14时1分,2个交易日,累计跌了657个点,并向7.1400挺进,报7.1324,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觉得,近日,离岸人民币汇率之所以持续下跌,2天跌了657个点,并向7.1400挺进,主要是因为美联储11月份降息25个基点的市场预期升温,而不是50个基点。
其一,据报道,今日凌晨,美联储理事沃勒发表讲话称,未来降息需要“更加谨慎”。沃勒并暗示,未来降息幅度将小于9月份的大幅降息。
沃勒在斯坦福大学会议上发言称,“我认为,整体数据表明货币政策在降息速度问题上应该更加谨慎,而不是像9月会议时那样快速推进。无论近期发生什么,我的基本观点仍然是,明年逐步降低政策利率。”
沃勒指出,当前经济数据允许美联储以“适当的脚步”降息,直至实现中性利率。只要利率还在中性水平上方,就意味着美联储有着相当大的降息空间。
沃勒表示,美国就业市场有所放缓,但仍相当健康,劳动力市场基本平衡,失业率可能会略有上升,但可能仍然保持在历史上的低水平。不过他预计,受飓风和罢工影响,美国10月份可能损失10万个非农就业岗位。
关于美国通胀前景,沃勒表示,私营部门预测,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将在9月份上升,这不是一个受欢迎的现象。本月的通胀数据是否只是噪音,还是预示着通胀持续上升,还有待观察。FOMC的通胀目标是长期内平均2%,但有一些理由表明,未来价格上涨可能会温和。沃勒指出,最近发布的GDI上调、职位空缺增加、GDP高增长预测、强劲的就业报告以及高于预期的CPI报告表明,美国经济可能并没有如预期般放缓,预计2024年下半年GDP将更快增长。
对于后续的降息展望,沃勒表示,“无论近期发生什么,我的基本预期仍是明年逐步下调政策利率。FOMC参与者的中位数预测是,到2025年底的利率为3.4%,因此大多数同事也预计明年会逐步减少政策宽松。至于最终的政策目标则不确定。”
沃勒强调,将密切关注下次会议前公布的通胀、劳动力市场和经济活动数据,看这些数据是否证实或推翻他对放缓宽松货币政策的倾向。同时,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到11月降25个基点的概率为95.6%,维持当前利率不变的概率为4.4%。到12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5.4%,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84.1%,累计降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0%;累计降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0%。
也就是说,美联储11月份降息的力度没有市场预计的那么“大”,这必然会提振美元的币值,从而弱化非美货币的币值。
据行情走势图显示,从10月14日算起,截至10月15日14时20分,2个交易日,美元指数累计上涨了44个点,即美元相对于非美货币升值0.42%。
其二,昨天,我国公布的9月份的贸易帐数据也不理想,环比减少了667.2亿元。
数据显示,中国9月贸易帐为5826.2亿元,前值为6493.4亿元。
此外,从分项数据来看,9月份,我国的出口年率不仅“低于”前值,与前值相比,更是环比下降了6.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中国9月出口年率为1.6%,预期值为8.4%。
大家都知道,像我国这样的一个贸易大国,货币的“升贬”,与出口所获得的外汇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
9月份,我国的贸易帐环比减少了667.2亿元,这会使得我国外汇储备“低于”市场预期的增加量,从而弱化人民币的币值,所以,近日,离岸人民币汇率之所以持续下跌,2天跌了657个点,并向7.1400挺进,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其三,据报道,近日,德国经济部宣布,将2024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增长0.3%下调至-0.2%。这意味着德国经济可能继2023年萎缩0.3%后,连续第二年出现衰退。
另外,据最新数据显示,德国9月综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初值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制造业PMI初值40.3,创近一年来新低。
同时,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Ifo)还公布了德国9月份的商业景气指数,连续4个月下滑。
经季节调整后的8月工业部门订单量环比下降5.8%,是自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其中,国内和国外订单量分别下滑10.9%和2.2%,汽车、化工和机械制造等关键行业均受到影响。
受此影响,近日,欧元相对于美元也在持续贬值,这会使得美元的避险需求进一步升温,从而提振美元的币值,弱化非美货币的币值。
据行情走势图显示,从10月14日算起,截至10月15日14时44分,2个交易日,美元兑欧元的汇率累计上涨了40个点,即欧元相对于美元贬值0.43%。
因此,小编觉得,近日,离岸人民币汇率之所以持续下跌,2天跌了657个点,并向7.1400挺进,极有可能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是否与小编的观点一致?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7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