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属地社会责任,成为社区的一分子,通过跨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让团队开展工作如虎添翼。——张天才
张天才(中)指挥灌桩施工。
本报记者丰家卫通讯员刘琳
在距离中国5800公里外的格鲁吉亚高加索雪山深处,只要天气晴好,格鲁吉亚南北走廊公路项目便设备轰鸣、钻机声起,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里气候恶劣,冬季暴雪频发,夏季多雨,中企建设者们紧紧把握住好天气抢抓工程进度。
“看到中方同事克服一切阻碍加快项目建设,项目上当地员工纷纷竖起大拇指,同样激情满怀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施工中去。”在项目上坚守了7年的中方员工张天才对此很欣慰,整个团队的中外双方员工通过磨合,已经能够很默契地共同应对挑战。
格鲁吉亚位于南高加索中西部,目前还没有封闭式高速公路。为了强化格鲁吉亚作为欧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缘及经贸地位,近年来,格鲁吉亚加大了对道路修建和维护的投入。南北走廊公路是连接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周边国家的重要通道。
作为格鲁吉亚“一带一路”重点交通项目,该线路将连接东西高速公路和主要过境点。其中,由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承建的格鲁吉亚南北走廊公路2标项目主线全长为12.72公里,设计为双向三车道,设计时速达80公里,预计2025年9月完工。
项目段位于格鲁吉亚北部姆茨赫塔-姆季阿涅季州,北部与俄罗斯交界,距离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约136公里,距离格俄边境口岸约30公里,建成通车后,将成为格鲁吉亚加强其作为丝绸之路过境国作用的关键部分,对完善该国路网结构、带动沿线旅游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整个项目建设起来十分棘手,比如项目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B3拱桥横跨哈达峡谷,施工区域内冬期长达5个月,降雪导致便道不畅,混凝土运输困难,温度太低,导致机械设备容易损坏,施工难度极高。”张天才表示,这就需要整个项目团队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克服一切困难赶进度。
“项目团队不同国籍的员工文化背景不同,增强彼此间的默契,需要从各个方面下功夫。”张天才介绍,项目部所属地区夏季雨季漫长,山洪频发。每当遭遇山洪,项目部第一时间参与当地救灾,保护当地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灾后及时清理和修缮当地道路和河流,提高当地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当地的长远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南北走廊公路项目途经格鲁吉亚古道里自然生物保护区,这里聚集了北美云杉、欧洲山毛榉、高加索棕熊、马鹿及草原狼等珍贵动植物,为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避免打扰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项目建设者采用了增建涵洞、改迁便道、加设围栏、降噪减污以及限制施工区域等措施,守好生态保护区。
“通过履行属地社会责任,我们逐渐积累起跟当地社区之间的理解和互信,这让我们的项目建设如虎添翼。”张天才介绍,项目雇佣了很多当地工人,他们不仅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也通过与中方同事共事,认识到中国企业不远万里而来是为了把他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好。久而久之,大家亲如一家,中方项目团队成为社区的一分子,并时常受邀参与当地人的各种节日,参与社区举行的体育活动,参与社区的下一代教育,为当地孩子开展了安全知识科普教育等,深度融入当地文化和生活,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纽带,增强彼此间‘心联通’,是我们的团队在建设之外收获的惊喜。”项目负责人袁毅深有感触地说,“硬联通”和“心联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信通过南北走廊公路项目建设,当地员工会更深入了解中国及中国企业,从而为增进国家人民间的理解和互信搭建了坚固的“桥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5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