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
近期A股的大涨气贯如虹,让不少“久经沙场”的股民动了尽快“落袋为安”的心思。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一些上市公司。
据媒体统计,仅仅是10月8日和9日两天,就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10号又有26家有减持公告出来。而9月23日以来,共计272家上市公司公告减持。
近期的减持主体涉及个人原始股东、产业资金方甚至包括持股的上市公司。在减持比例方面,半数以上的上市公司减持公告中,减持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不过,也有个别减持行为较为激进。例如,持股万朗磁塑8.42%的股东金通安益就计划“清仓式”减持。
减持的标的类型,也非常多样化:甚至一些行业翘楚,在这波大涨减持中也难免其俗。
就在10月9日,天合光能发布股份减持公告,持股5.08%的股东深圳市宏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自身发展和资金需求,计划自公告本次减持计划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即2024年10月30日至2025年1月30日,按照市场价格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0.5%的股票,即1089.68万股。
宏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天合光能大股东
虽然说减持前公告很正常,但天合光能此番加入轰轰烈烈的减持大军,多少显得有些突然——和三个月前公司的公告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公司三个多月前刚刚开启一轮回购!
据《国际金融报》,6月25日晚间,天合光能抛出大额回购计划,拟不超过31元/股,斥资10亿元至2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债。
当时天合光能还表示,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5%以上的股东均回复在未来3个月、未来6个月暂无减持公司股份的计划。这刚刚过了三个月,就有股东按捺不住了?不过减持最快也得月底才开始!
大股东频繁减持,早有历史
2021年以来,天合光能股价大幅上升,在2022年8月达到高点(前复权)87.22元。随后公司股价波动下行,目前虽然有所反弹,但依然只有高点的四分之一左右!
天合光能之所以股价持续下跌,固然光伏行业大环境不景气是主要原因,而近年来大股东的频繁减持则更“雪上加霜”!
据2020年报,当时的天合光能第三大股东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11亿股,比例15.04%,同时持股4043万股的第十大股东上海兴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兴银资本同属“华福系”资本。
自2022年起,“华福系”开启减持模式,当年3月天合光能公告,上海兴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拟于2022年3月25日至2022年9月24日期间,减持不超7043.00万股,减持比不超总股本3.33%。
同年11月,公司又公告二者拟合计减持不超2.95%公司股份,截至2023年5月22日,两股东合计套现近32亿元。
2023年5月26日,天合光能再公告,持有公司10.73%股份的兴银资本计划减持不超总股本5.23%,持股0.42%的兴璟投资则拟减持全部天合光能股份。由此一度引发市场热议,5月29日股价大跌16.72%。
在机构频繁减持的同时,公司高管也没停下减持的脚步!
2022年3月,董事长高纪凡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减持1020.274万张可转债,其中高纪凡减持450万张、盘基投资415万张、清海投资85万张、凝聚科技38.6万张、有则科技31.674万张;当年12月29日公司公告显示,高纪凡亲戚高纪庆在当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减持4.2万股。
到了2024年3月21日,天合光能又公告,高纪凡及其100%控股的盘基投资向其妻子吴春艳以20.88元/股的价格有偿转让约1.09亿股,今年7月12日,公司又发公告称,此次转让已经过户完毕,本次转让因高纪凡先生家庭资产规划需要,属于一致行动人内部持股调整,不涉及对外转让及二级市场减持。
和减持相对应的,是今年天合光能一桩109亿元的增发最终折戟!
7月3日晚间,天合光能突发公告称,决定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据悉,该定增计划披露于2023年6月,已筹划一年,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9亿元,其中76.4亿元用于投建淮安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天合光能(东台)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天合光能(东台)年产10GW光伏组件项目,剩余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不过虽然增发折戟,并没有影响项目的正常推进:据天合光能2023年年报披露,上述三个募投项目均已取得环评批复,目前正在建设中。据《国际金融报》,淮安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已在逐步投产。
虽然109亿的定增最终未能成功,但天合光能这两年“筹钱”动作不断:据公司公告,2020年回科创板,天合光能就融资25.31亿元,随后于2021年、2023年分别两次发行可转债累计融资141.17亿元。
由此上市至今,公司直接融资金额已超过160亿元。这次定增109亿如果成功,几乎相当于此前总融资金额的七成!在当前光伏行业依然充满不确定的前提下,如此高的定增被否决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与融资相对应的是,公司负债规模持续攀升。2023年末,天合光能的总负债为837.68亿元,而到了2024年6月末,其总负债已经突破千亿,增加到了1046.23亿元,位居各大光伏巨头之首。而今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同样高达74.34%,超过晶科能源位居榜首!
具体来看,其总负债中短期借款为99.62亿元,较年初增长54.34%,长期借款更是在半年内增长了超126亿,达到了239.35亿元,增幅高达111.47%。这样算下来,天合光能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金额为338.97亿之巨,远远高于同样作为光伏一体化巨头的隆基绿能的108.48亿元;晶科能源的110.06亿元;晶澳科技的245.84亿元。
负债高企,天合光能手握的货币资金又有多少呢?据公告显示,上半年账上的货币资金仅有239.43亿元,远不能覆盖住高企负债,而且货币资金中甚至还有47.29亿元账面余额因保证金、监管户等原因遭受到限制。
当然也不是一点好消息没有:半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天合光能实现营业收入429.68亿元,同比下降12.99%,实现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同比下降85.14%。虽然盈利能力同比大幅下滑,但相较于其他光伏企业(包括隆基、通威、TCL中环等巨头)的大额亏损,天合光能终归还在盈利。
但是一家企业的经营不仅取决于利润,某种程度上更加取决于现金流。而负债压力巨大的天合光能,似乎并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还在高速狂奔。
天合逆势增产,光伏行业走向何方?
8月6日,天合光能发布了7月及8月2日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记录表中,天合光能曾表态,今年上半年投产30GW的TOPCon电池+组件,都是去年开工的项目。目前不需要再大规模扩张产能。还透露“目前公司的N型产能已经达到了70GW”。
国内产能扩张虽然按下暂停键,但天合光能在海外的产能布局却并未停止。记录表表示“今年下半年,公司印尼1GW电池+组件项目以及美国5GW组件项目即将投产,并且在短期内,公司还会在海外进行适度、精准的产能布局”。
不管怎么说,行动比言论肯定有说服力:根据2024半年报数据预测,预计到今年年底,天合光能光伏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 55GW、105GW、120GW,而去年同期这三个数据分别是50GW、75GW、95GW,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10%、40%、26%,超两位数增速,显示出天合光能或许在逆势高速扩张产能。
“逢高减持”的光伏企业不止天合光能一家:10月7日,特变电工发布公告称,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等三位高管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分别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1.72万股、22.96万股和22.22万股,均不超过其持股总数的25%。按当日股价估算,本次减持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资料显示,特变电工的主营业务涵盖输变电、新能源、能源和新材料四大板块。其中,新能源产业及工程业务是公司第一大业务,占比约三成。而就在上个月,特变电工总经理黄汉杰还曾在某次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管理层始终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和分红”。
当然现在距离减持还有一段时间,以这几天股市“过山车”般的表现来看,真到减持的时候股价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不过Nobody cares——这些高管持股成本往往远低于市场价,所以不管到时候股价是多少,他们想必都是赚的!
在光伏板块,近期多家光伏上市公司股东也纷纷抛出减持计划。据“能源严究院”不完全统计,近期已有10余家光伏相关企业的股东或董监高发布了减持公告,减持幅度也有高有低:
近期计划减持的光伏企业
尾声
增持、减持本来就是股市中的正常操作,只要合法合规,企业股东趁股市行情向好,抛售持股无可厚非,但对投资者来说,股价刚有起色,高管就开始套现,难免引起争议和质疑。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还是应该多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再做决定,避免成为接盘侠。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