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开寅
1
九十年代的邱礼涛是个标准的香港B级片导演,以低成本徘徊在三级边缘的恐怖片、鬼片、喜剧片和警匪片逐渐在香港电影工业中冒头。
邱礼涛
他左右开弓,摄影、编剧、导演样样精通,不但风格多变难以被归类,又是出名的快手,执导的影片如《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阴阳路》系列票房口碑都不俗,奠定了他作为实力导演的地位。
《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
但除了作为娱乐工业的一份子,邱礼涛又以常人令人难以把握的兴趣和精力在香港岭南大学攻读了文化研究硕士和博士学位,撰写了长达400页的博士论文。带着学术色彩的文化研究思路赋予了他和其他香港商业片导演颇为不同的视角去处理影片在内容上的走向和内在纹理。
实际上,在九十年代被邪典电影爱好者奉为经典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的士判官》《伊波拉病毒》都隐隐带着不同寻常的社会颠覆性意味在内。而将商业娱乐性、刺激性、通俗文化和带着社会批判眼光甚至是煽动性思想因子的元素熔于一炉,这在香港电影工业中,还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做到。
《伊波拉病毒》
进入21世纪,随着香港电影工业的萎缩和衰落,大量本土电影人北上淘金,但却给了留守在香港的邱礼涛一片空间可以继续拓展香港电影风格的潜力。
他一方面继续B级片的套路,持续推出恐怖片作为「揾钱」的方式;
但另一方面,他的一部分作品口吻调性却开始两极分化:
从社会学视角和普通人情感角度出发,《等候董建华发落》、两部《性工作者》、《雏妓》都试图用商业电影的方式来反映社会问题,而其中又渗透着对社会底层女性心理及其社会地位和情感经验细致入微的体察;
《等候董建华发落》
而延续了九十年代的社会煽动颠覆性思路,他另一些作品的表现方式则开始变得更加极端,这就是两部《拆弹专家》和《扫毒2》的模式,它们不但超越了原有B级片的体量规模而向高成本大制作迈进,还内在赋予了影片的内容以巨量的隐含信息,用一种超越影片框架的隐语系统将片中人物的言行抽离出故事本身,以达到间离、反衬甚至是颠覆性反义表达的作用。
《扫毒2》
2
《原谅他77次》看上去是一部题材普通的都市爱情片,夹在2017年邱礼涛出品的其他三部影片《拆弹专家》(警匪片)、常在你左右(恐怖片)和《失眠》(恐怖片)中,显得很不起眼。
《原谅他77次》
但它实际上却是邱礼涛近年作品中在文本上构架最为精心的一部片,并同时集合了上述两个不同的风格化特点。
影片开始于一对青年男女的分手:蔡卓妍扮演的Eva在街边礼品小店买了一本主题是「原谅男友77次」的笔记本,在默默记录了男朋友Adam(周柏豪扮演)在二人相处中的77次错误后,不告而别和他分手。
Adam丝毫没意识到女友对他的不满已经积累到了要分道扬镳的地步,不知所措地想要挽回爱情,而观众则跟随着偶然拾到「77次」笔记本的女孩Mandy的阅读回溯,复盘了这一次次冲突的前因后果和女方对男方的「原谅」。
《原谅他77次》如果仅仅是在上述剧情简介中展开,那它充其量也就是一部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爱情小品,但一向剑走偏锋的邱礼涛并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在创作中出奇制胜的机会:
在影片的结尾,片名「原谅他77次」再次跳出,但却神奇地变成了动画画面——「他」和「她」以飞快地速度来回切换,让留心到这一变化的观众产生了一丝疑惑,到底是应该原谅「他」还是原谅「她」?
当我们站在Eva的视角看待发生过的一切,男友的粗心大意、幼稚可笑、固执己见和一意孤行都成为了压垮爱情天平的一块块砝码:他看电影迟到,工作没长性,买沙发忘了量尺寸、去女方家和岳父就不相关的话题吵个不亦乐乎,送给女友的生日礼物居然是云端硬盘——直接凸显直男本色。
这样不能体贴女友心思的男友要他何用?相信绝大部分的观众在影片过半时都不自觉地站到了女方的一边,为她一次次的忍让痛心疾首,更为她最后毅然分手的决定击节叫好。
不过且慢,影片中还有另一条关于Eva的故事副线。在其中,Eva在街边小店中获得了一本「原谅他77次」笔记本,并在店主女孩Heartbeat的引导下,「开始关心自己内心的感受」。
但她关注的起点,却是开始在本子上一次不落的记下了男友各种恼人的缺点和错误。这本子名为「原谅」,但其实却是给了EVA一次次的机会去刻意计算她在二人关系之中的吃亏负气。
此时,如果我们站在Adam的角度去审视这段关系,会发现尽管男方是个心智不成熟的大孩子,但所有的过失错误都是个性所致无心之过,但Eva的记录却是精心计划并私藏于内心。
这本笔记逐渐逐渐在后者的内心培养出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的惯性心态,连对方忘记她不吃葡萄干、和异性出去看电影,甚至对着手机傻笑都成了必须被记录,并且在内心被各种牵强附会的解释作实的「罪状」。
如果Adam是一个粗枝大叶暴躁任性缺乏责任感的男性,那Eva则在邱礼涛的暗示下,演化成了一位心胸狭窄睚眦必报逐渐失去自省意识的女性。《原谅她77次》则不再是一部控诉「直男」电影,而是变成了罗生门式的爱情分手片,是一个随着视点的游移而不断变化答案的谜语。
男女双方的每一次冲突都有站在两个不同立场截然相反的理解角度,每当男方被女方责备而矛盾爆发时(如果细心留意,双方的每次拌嘴都以男方「犯错」而女方「挑剔」开场),似乎表面上一方不计后果的粗心笨拙让人气不打一处来,但实际上另一方不愿原谅的斤斤计较才是真正让这段关系走向分崩离析的主因。影片外在的「正话」和潜在的「反话」像硬币的两面一样相伴而生,为观众提供了对同一个问题永远背道而驰的两个答案。
有意思的是,邱礼涛在影片的结尾部分终于为这个「电影谜语」给出了带着倾向性的答案:Eva不闻青红皂白再一次离开了Adam,她把「77次」笔记本扔进垃圾桶,彻底结束了这段闹心的感情。但是礼品小店的店主却送给了她另一本空白的「77次」,她带着骄傲的自信以及这本等待填写「原谅」的笔记本走向了下一段爱情旅程。
影片结束于她捧起带着自己照片的本子,在闪光灯和快门的「咔嚓」声中露出了甜美的谜之微笑。邱礼涛似乎是想这样告诉等待答案的观众们:只有相信自己永远正确的人,才能在这场记录对方77次错误的角力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至此,到底是原谅「他」还是原谅「她」,其实答案也不言自明:无论真实对错如何,Adam都向Eva跪下承认了错误;真正不能原谅不能放下的,恰恰是Eva自己。这隐藏在故事背后的表达,彻底颠覆了我们在影片开始,预先假设的对人物之间是非对错的认知。
3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在香港电影中形成的隐语表达系统是在其他地域电影中很难见到的特殊现象。它的形成和香港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杜琪峰主导的银河映像曾是创造如是文本体系的翘楚,无论是《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意外》,还是《大块头有大智慧》《黑社会》《毒战》《三人行》,都「夹带」着超越其故事文本之外的意义表达,需要观众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经验与知识才能领会其中的用意。
《三人行》
同样,对于《原谅他77次》来说,我们只有反复体味其中的剧情细节和导演邱礼涛给出的种种暗示后,才能逐渐领会到其中隐含在表面文本下的意旨所在。我们可以把这样「声东击西话中有话」的表述方式看作是导演和编剧高超剧作叙述能力的展现,但它又凸显了港片某种与时俱进的电影传统的形成。
《原谅他77次》
正是在这样风格的指导下,对「隐语系统」使用才突破了警匪片和黑帮片的类型框架,渗透进了爱情电影的表述中,创造出一股带着哲学思辨意味又颇具颠覆性认知色彩的主旨表达方式。
对于邱礼涛本人来说,他也是在新世纪的作品中,才逐渐「发现」了隐语表述的乐趣所在,并用高超的技巧和知识分子式的辨证思路将其纳入商业类型片的制作。
这一点,在随后的《扫毒2之天地对决》以及《拆弹专家2》中,被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0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