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稀缺 穿透
需要一场翻身仗!
风品:利多
三峡人寿,近来喜事大事不断。
2024年9月6日,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公告,正式批准张君担任三峡人寿董事长。
而三个月前,原第六大股东迪马工业将其持有的9.76%三峡人寿股份转让给重庆高速,后者成为主要股东之一。至此,重庆国资持股比超过70%。
新帅确定、股权结构优化,让外界抱有了更多期待。自成立以来,三峡人寿业绩表现一直不尽人意,已连续9个季度风评不达标。那么此番改变,会让三峡人寿否极泰来、点石成金么?
1
总经理仍空缺
原董事长“讨薪”
LAOCAI
实际上,三峡人寿董事长之位已空缺许久。
早在2021年8月,公司就对外宣布,黎已铭将不再担任董事长及董事职位,张潞闽被提名为新董事长候选人。然短短四个月,张潞闽便提交了书面辞职。2022年4月,三峡人寿决定由王凯担任副董事长,并代理行使法定代表人职责。直到最近张君的任命,董事长职位已空缺约三年时间。
公开信息显示,张君具有丰富的政企工作经验,曾在重庆两江新区财政局、市住建投资公司等担任职务。自2024年3月起,开始担任三峡人寿党委书记,直到9月董事长任职得到正式批准。
不过因保险从业经验较少,据华夏时报,监管部门要求三峡人寿督促其持续学习和掌握经济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熟悉任职岗位职责,忠实勤勉履职。
另值一提的是,关键的总经理人选依旧悬而未决。2018年6月,安逸民获批出任三峡人寿总经理,仅半年后便离职。此后,三峡人寿曾指定黎已铭、徐永伟为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权。2022年3月三峡人寿公告称,徐永伟作为经营管理层临时负责人时间已于2022年2月25日期满。总经理迟迟没有正式确定,无疑对公司日常治理、战略决策等会造成一定影响。
烦恼不止于此。据华夏时报,黎已铭曾因讨薪将三峡人寿诉至重庆万州人民法院。作为创始元老,其曾在2021年5月接受媒体专访时回顾了筹建三峡人寿历程:
2010年,黎已铭在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西南站担任副站长期间,提出了筹建三峡人寿建议,受到高度重视。2011年1月被引进万州区挂职区政府副秘书长,三峡人寿筹备组组长。2016年3月,原保监会正式批准筹建三峡人寿。2017年12月20日,三峡人寿经批准成立,黎已铭就任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然2023年7月,黎已铭因公司长期拖欠其应得的劳动报酬,向三峡人寿提起诉讼。其宣称自三峡人寿筹备至正式运营期间,始终为公司辛勤付出,多次因劳动报酬问题向公司提出申诉,却未得到足额支付。2021年9月30日,三峡人寿在未经合法程序情况下,单方面解除与其劳动合同,严重侵犯了合法权益。
法庭上,黎已铭请求法院判令三峡人寿支付其未足额支付的工资、绩效工资等共计4220万元,并要求判令三峡人寿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恢复其工作岗位。而三峡人寿则对管辖权提出异议,最终万州区人民法院裁定该案移送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处理。黎已铭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从披露的两份裁判文书看,主要涉及案件管辖权问题,并未对劳动争议纠纷作出裁定。
创始人、董事长"讨薪",自然话题够吸睛。看似薪酬、劳动争议纠纷,背后有无折射出公司治理、经管上的漏洞短板也值三峡人寿深思。
2
累亏超7亿元
保险收入连降三年半
LAOCAI
看看连年的业绩亏态,不算多苛求。
公开信息显示,三峡人寿提供一系列保险服务,如普通型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分红型保险,以及这些保险产品的再保险业务。
2018年到2023年,三峡人寿亏损分别为0.58亿、1.19亿、1.05亿、0.65亿、1.1亿和1.97亿元。2024上半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2.59亿元,同比降低27.5%,亏损额则由去年同期的0.86亿元增到1.02亿元。粗略算来,成立以来总亏损额已达到7.56亿元。
在人身保险业普遍存在一种观点,认为险企通常在运营第七年达到盈亏平衡,第八年开始盈利。而已近7岁的三峡人寿不仅仍在亏损泥潭挣扎,且亏额持续攀升,何时摆脱亏损魔咒成为一道急迫考题。
深入业务面,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4.06亿元,同比下降27.37%。叠加最新中报的超27%降幅,收入下滑之快需引起企业的足够警惕。
2018年到2022年,三峡人寿保费收入为0.11亿元、9.17亿元、11.02亿元、6.24亿元、5.59亿元,即已连续三年半下滑。
造血能力羸弱,关键的偿付能力也面临严峻挑战。按照监管机构要求,保险公司要达到偿付能力标准,需同时满足三个关键指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需超过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需超过100%,以及风险综合评级需达到B类或以上。
2022年第四季度,三峡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降至84.45%和106.87%,已非常接近监管红线。到了2023年一季度,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进一步降至80.6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则降至83.73%,未达监管标准。二季度继续恶化,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降至70.02%和75.13%;三季度进一步滑至60.71%和67.56%。
3
连续9季风评不达标
靠啥稳住偿付能力
LAOCAI
对险企而言,增资和发行债券是补充资金、增强偿付力的两种主要手段。前者能同时提高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发行债券则主要提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聚焦三峡人寿,原始股东渝富资本、重庆高科、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江苏华西同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华西控股”)分别持有20%股份,并列第一大股东。迪马工业和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15%、5%股份。
2023年12月12日,三峡人寿举行增资协议签署仪式。当月29日,重庆监管局批准了三峡人寿注册资本从10亿元提至约15.37亿元的增资计划,参与此次增资的股东包括渝富资本和重庆高科,增资后两者持股比例均升至30.49%,并列最大股东。其他股东持股比则相应稀释减少,如迪马工业从原先15%降到9.76%。
2024年6月,重庆迪马工业将持有的全部股份转让给重庆高速公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后者是重庆高速公路集团全资子公司,重庆高速公路集团由重庆国资委全资控股。此外,重庆渝富资本、重庆高科集团也均具有国资背景。随着一系列增资和股权转让,三家持股比达到70.74%。
同时,得益于增资补血,2023年底三峡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提至171.42%和204.03%。
遗憾的是,进入2024上半年,由于业务收入下降,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又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降至149.09%和161.39%。如此降速,难免让外界犯些嘀咕,若态势持续上述监管达标能持续多久?到底该如何稳住、拯救偿付能力?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往期信泰人寿、华贵人寿、横琴人寿等都获得了地方国资增持,不仅带来了补血,还在风险管理中影响力不断增强。只是,外部资本补充仅为权宜之计,自身业务能力改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才是行稳致远的关键。2024上半年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大滑可视为一个警钟,督促企业、张君等管理层必须做出更多精准改变。
不算多苛求。要知道,三峡人寿增资仪式上强调了增资重组重要性,视为支持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关键行动,这为企业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匹配实力提出更高要求。自2022一季度起,三峡人寿风险综合评级四个季度为C。2023年一季度起,连续5个季度为D,即截至2024年一季度企业已连续9个季度风评不达标。
4
最佳发展面、能否换帅如换刀?
LAOCAI
当然,正视问题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诸多契机,三峡人寿当下正处在一个最佳发展面上。
据国际金融报,2024年4月,重庆市国资委主任曾菁华前往三峡人寿督导调研改革攻坚工作。其强调实现国有控股以来,三峡人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新老班子顺利交接,企业面貌焕然一新,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走出发展困境。
据蓝鲸财经,在2023年底增资仪式上,曾菁华提出,三峡人寿要持续优化其资本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突出人寿保险特色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精耕细作主业, 创新拓展特色寿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需求,构建普通寿险与特色业务并进体系,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同时表示“市属国企战略投资人要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支持推动三峡人寿在保险领域做强做优做大,以市场为导向提供专业化高质量服务。”
字斟句酌,可谓寄予了厚望,三峡人寿也并没辜负。据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2024年第2季度公告,公司正采取和拟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对标风险综合评级结果通报等监管意见,结合 2023 年度 SARMRA 自评情况,加紧推进整改落地,尽快化解关键风险点,持续提升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以管理促风险改善。
二做好 2024 年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数据和人身保险公司监管评级指标数据收集报送,针对评级指标、关键风险指标及容忍度指标数据开展有效的监测、预警、分析及报告,动态梳理风险点,对存在较大负向偏离的指标组织整改。
三随着增资到位和可资本化风险改善,进一步优化公司战略,开展业务经营,缩小战略风险敞口。
此外,为保持健康发展,应对极端压力下流动性需求,三峡人寿拟在保证总资产收益率要求下,配置适量优质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货币基金、短期存款等,保证公司流动性资产比例不低于总资产的 5%。
显然,从安全性到成长性,双管齐下中,三峡人寿正在一点点夯实发展基础。都说换帅如换刀,随着董事长上任、国资加持,能否自此抓住可贵契机轻装上阵、开启新篇章?主业如何夯实、业绩何时来一场翻身仗、风险综合评级又怎样达标?
诸多疑问中,三峡人寿、张君依然在负重前行,如烹小鲜又时不我待。或许,尽快落停总经理人选是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