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据“北京延庆”微信公众号消息,战车轮毂、汉代墓室造型砖、土陶罐、城墙砖……日前,300余件文物入藏中国长城博物馆。而捐赠这些文物的正是公益达人王玉涛。
作为“80后”的王玉涛拥有不少头衔——北京名润堂书画院院长、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北京市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当被问及最喜欢什么样的称谓,王玉涛毫不犹豫地回答,与文化和公益相关的。
王玉涛祖籍河北,在内蒙古出生长大,与文化结缘,始自他的少年时代。痴迷油画的王玉涛对那些光影、色块是如此着迷,大学时期,毫无意外地选择了美术专业,毕业后,更是义无反顾地从事文化事业。2018年,他成立了北京名润堂书画院,开始专心从事文化艺术工作。从此,王玉涛扎进中华文明浩瀚的海洋中,更爱上了收藏。从书画到碑刻、再到匾额,王玉涛四处收集,潜心收藏。“文物是无言的历史。”王玉涛总爱这样说。而他,也从一名“文物保管员”逐渐变成“文化传承接力者”。
2023年7月,中国长城博物馆面向全社会征集文物藏品,为博物馆改造提升后布展做准备。王玉涛第一时间响应。“文物无言,却是历史最深情地讲述者,让文物‘走’进博物馆是它最好的归宿。”这一直是王玉涛的信念。
收集几百件适合捐赠给中国长城博物馆的文物并不容易。“看到征集信息后,我第一时间给身边藏友打电话。”依靠多年在收藏界积累的人脉和文化资源,王玉涛迅速动员身边藏友捐赠。这300多件文物,大多是他从民间一件一件征集得来,全部文物的征集耗时3个多月。它们有的是收藏家不远千里亲自送过来,有的则通过快递运输而来。每一次收到快递寄出的信息,王玉涛的心就跟着悬了起来,“最担心有磕碰损坏”。最终,这些文物统一收藏进博物馆,王玉涛也长舒了一口气:“这件事,做得值。”
文物无言,历史有声。带着深褐色斑纹的战车轮毂刻满逝去的战火烽烟,造型精美的土陶罐讲述着岁月的故事,汉代墓室造型砖让人浮想联翩……王玉涛说,看文物不仅看它的经济价值,更要看它背后承载的历史,而把珍贵的文物交给博物馆,能更好发挥研究、科普、教育的价值,让历史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响。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2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