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
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
《流言》放在床头半年,每回拿起来都能从第一篇看进去,一个《天才梦》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敲下这段开头的时候,文字仿佛是从记忆里流出,都用不着翻书看。重复果然是制造神奇的秘法。
.
短短一篇文,透出了她的童年,她的家庭,母亲对她的打压,与她在生活里的自得和困窘。
.
三岁吟诗,七岁写小说,仅有的课外读物是《西游记》与少量童话,“但我的思想不为它们所束缚”。
.
八岁写的乌托邦小说《快乐村》,是一个蒙许自治的高原民族,与外界隔绝,自耕自织,保存着部落时代的活泼文化。她自行绘制了建筑、室内装修、图书馆、演武厅、巧克力店、屋顶花园、公共餐室的插画。
.
九岁我还不知道人生是个什么东西,她已经在踌躇着是应当选音乐还是美术作为终身的事业。
.
这样才趣的一个人,却被睽隔多年的母亲斥责:
“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
原因是母亲以自身的体悟审视女儿——不会交际,不会生活,不识得路,不懂得仪态,不会察言观色。
.
“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颠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
结尾是她的申诉。
.
前半段望文兴叹,后半段扼腕叹息,又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相罢,人总不能完全如意。
世上事因缘际会,说不清谁因,谁果,只能一直往前走,直走到好事发生,然后说一句,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2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