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我也开始“卷”了

虎嗅APP2024-09-02 20:28:14  108

新加坡历来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桥头堡。这个面积只有中国一个县城大小的东南亚国家,正源源不断地“接收”着中国的企业:

2012年,海底捞出海第一站落在新加坡;

2018年,喜茶第一家海外门店落在新加坡;

2019年,云海肴的海外首店也在新加坡落地;

……

今年8月,霸王茶姬在新加坡一口气连开3店;

乃至小鹏、极氪等新能源车企也在近日纷纷进军新加坡。

据新加坡《商业时报》报道,截至今年6月底,有32个中国餐饮品牌已经进军新加坡,共经营着184间门店;而在这32个中国餐饮品牌里,有90%是在疫情期间扎根新加坡的。

或许,这是一个极为保守的数字。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但凡出海的中国消费企业,几乎都会瞄准新加坡这个独特的市场。

许多品牌都是在新加坡开了第一家店,并随后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继续拓展。甚至从东南亚再走向全球。

在“吸收”中国消费企业长达十余年后,新加坡餐饮等消费市场饱和了吗?中国企业出海新加坡是否还有新机会?新加坡资本市场会给中国企业出海带来哪些助力?这些问题,是今天中国企业在走向新加坡之前,急切需要解答的。

8月28日,霞光社举办新一期霞光Talk,邀请三位在新加坡工作生活均超过20年的local,聊一聊他/她们眼中的新加坡消费市场以及资本市场。

谢采含,新加坡交易所大中华区资本市场主管。2004年加入新加坡交易所集团,目前作为大中华区资本市场主管,代表交易所向大中华区的企业、投资人和市场参与方进行市场推广,探索和发掘新加坡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

邓路明,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新加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2000年到新加坡,资深金融专家,拥有17年投行、企业管理和互联网科技公司经验,曾主导资本市场交易,并推动科技公司变革与全球化,现任海通国际新加坡首席执行官,负责拓展东南亚业务。海通国际新加坡成立于2013年,是海通国际化的第一步。目前,海通证券集团在海外的16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

田野,唐人街外卖创始人&CEO。2001年到新加坡,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拥有14年软件互联网从业经验,是新加坡艾草科技创始人。其作为技术合伙人,从事过智慧交通大数据应用、东南亚社群营销、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拥有丰富创业经验。2019年成立唐人街外卖,目前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地区。

以下为本次Talk实录,霞光社作文字整理。

一、坡县也卷了:一个月新开30多家中餐厅

霞光社:今天的嘉宾都在新加坡生活了非常久,二十年起步,对新加坡的认识和体验是非常深厚的。同时,几位嘉宾也很了解中国的情况。第一个问题,我们看到或者感受到,最近哪些中国的企业在新加坡频繁出现?新加坡在吸引中国企业方面最近有什么新的变化?

谢采含:对,近期我们看到很多中国企业来到新加坡。可能在国内,他们已经有非常完善的商业模式了。然后东南亚有从人口的构成、到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优势。所以它们才想着把在国内已经走通的商业模式,带到新加坡来,然后辐射东南亚。

我们看到,目前比较明确的方向,一是消费,二是科技研发类。

说到吸引力,新加坡交易所(下称“新交所”)有些功能也相当于这里的招商局、经济发展局,会跟很多企业交流,帮他们了解政策,找到更好的资源;也帮他们打通在东南亚各市场的一些资源,因为新加坡跟马来西亚、印尼等都有非常好的合作;然后也希望,他们通过新加坡这个法规法律比较成熟的平台,去接触到人口、市场更大的国家。

邓路明:我觉得过去这两年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疫情后,来到新加坡的中资企业和目前其实是有比较多的变化的。从我作为资本市场从业人员看,他们到新加坡,更多是来征询通过新加坡资本市场,去打造一个投融资平台、帮助企业到更广阔国际市场发展的诉求。

在新加坡扎根了那么多年,当然我们也会看到很多生活中的变化,体会比较深的是科技。我们身后就是字节(新加坡)的总部,以及华为、腾讯、阿里这些科技巨头,都到新加坡来做了很大的布局,而且还在不断增加。随着这些科技巨头过来,也带动了一些电子消费品(的消费),同时这些科技公司也在增加自己的投资。

另外一块就是金融科技。蚂蚁集团也拿下了新加坡的DigitalBanking(数字银行)。此外,中国的金融互联网券商富途也在新加坡增加了投资,并且通过新加坡,还去到了马来西亚,在东南亚去进行扩张。

第三块,就是我们今天主要谈的消费大赛道,主要就是餐饮。在这个大的赛道,从火锅到湘菜、川菜、云南菜等各种菜系,有不同的中资企业。随着海底捞成功在新加坡破局之后,它们都来到新加坡,而且这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另外,像一些美妆、时尚和体育品牌——李宁和安踏也在新加坡布局,同时海通服务上市的名创优品在新加坡也做了比较大的布局。

新能源车也很明显。我前两天走在市中心,看到小鹏和比亚迪的展厅就是在市中心。这也是一个信号,就是中国的新能源车,想通过新加坡去进军东南亚。

田野:我们在新加坡做外卖平台,对餐饮、互联网行业接触比较多。像海底捞、小龙坎、云海肴,都是过去几年已经早早布局海外业务了;那最近两年像太二酸菜鱼、米村拌饭已经开始出海;然后很多新的国内企业在这两年时间快速出海,并且从新加坡又走到加拿大、美国等地方。

他们出海,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比如说老板的原因,老板自身想要做移民选择;另外从出海的企业来讲,它前几年是一个可选项,近两年就变成了必选项。

我们跟一些过来考察的餐饮企业交流,新加坡(餐饮)市场现在也很卷,几乎一个月可能新开三十多家中餐厅,也会有可能倒掉十几、二十家中餐厅。但是我跟国内出海的餐饮企业聊,他们说这个卷的程度对比国内,可能还有个十倍的差距。因为新加坡它的地理位置,它可以说是一个出海的桥头堡,尤其是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新加坡是有一个高屋建瓴的效果。

然后从新加坡政府的角度讲,也是给予了很多招商引资、税收优惠、移民政策等便利。但我的感觉是,新加坡政府已经变得越来越挑剔了,他们在喜欢的产业中去做了一个更深的挑选。比如说,从老板移民的角度讲,来新加坡移民,其实可以有多种方式,有GIP(GlobalInvestmentProgram,全球投资者计划),还有带着专利的,这些是新加坡政府会大力开绿灯。但是像很多餐饮行业,政府能给予的扶持就非常少了。

所以对餐饮行业,我觉得政府的政策相对收紧,相对来说没有前几年那么好做了。

霞光社:今年其实也有很多像茶饮的企业、餐饮消费的企业,都在去新加坡。你们跟他们交流过,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田野:对,像米村拌饭的创始人过来,我们也见过面;然后老乡鸡之前有考察团队到过这里,还有很多其他品牌。我们也可以帮助商家做一定的本地化落地,所以大家有这样一个交流。

我认为餐饮企业出海可以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比较常见,是老板出海,老板本身就是作为移民就把业务带出来;第二种是由于国内的餐饮环境卷得很厉害,它们就寻求到海外来发展,但在他们出海的头两年,基本上做的还是海外华人的生意,是轻度出海;第三种类型是真正的中餐国际化,能不能把中餐做成本地人也吃,像麦当劳这种能做成一个国际品牌。

在第三类里面又细分两类。一类是国内有很好的品牌设计,很好的产品、产品线的企业,它们具备从产品的精细化、运营、包括供应链,包括门店的设计、运营等各方面优势,确实就具备了出海的条件。但是,它们能不能做成国际化,取决于能否做好本地化。

另外一类是资本,去投资已经在海外做得很好的中餐厅。像我们在新加坡,现在就有一个湘菜品牌,已经在新加坡做了十多年。那在新的资本加入下,它就可以实现一个原地起飞,快速变成具有一定国际化属性的餐饮企业。

霞光社:这三类出海方式里,哪一类是更为突出的?

田野:我觉得中餐国际化是中餐出海最大的赛道和命题。相对来说,中餐最大的客户群体还是在中国。你出海,如果还是做华人的生意,倒不如在国内把企业做得更好,覆盖更大的市场。

二、新加坡餐饮消费也在降级

霞光社:另外一个问题是,出海新加坡热,有没有一个周期性的变化?

田野:出海一直是有点周期性的,有点潮汐的感觉。所以我们叫出海潮。我觉得这一期出海潮可能从2019年就开启了。在咱们国内来讲,不同的地区、行业,我觉得它启动的时间不一样,但是现在已经变成(大趋势)。一些我原来想不到的行业,都已经在研究出海了。

霞光社:比如说?

田野:比如说一些医疗行业,中医。其实中医在海外是很热的。

我觉得最早一批出海的企业,像海底捞、云海肴,它们很早就有国际视野,做这样的布局,而不是被迫走出来。

中间有一批企业出海,我觉得可能受移民潮的影响,创始人想要移民,像他们的出海相对比较仓促。所以这一批人来到新加坡,他需要去找方向,来新加坡做什么。它跟新加坡政府和当地市场之间,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一些企业可能就离开新加坡,去到海外其他国家。

最近一波企业出海,我觉得就是为了出海而出海。但是时间上来讲,这三波其实是穿插在一起的,很多人可能两三年前就已经在调研海外了,在今年落地新加坡的时候就做得非常接地气。

霞光社:邓总可能从您的角度来看,也会有一些自己的观察。

邓路明:我觉得这一波出海的基本驱动因素,和原来早期的企业出海有本质上的变化。

我也把这些出海企业分成几类。第一类就是市场驱动,因竞争激烈而导致的收入下降,以及卷成本的时候导致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它不得不出海。第二类是地缘政治的影响,导致一些企业失去一些订单,他们不得不出海。第三类是跟随着供应链的转移而出来的,这就不是周期性的。

在市场驱动的一个出海潮下,有一些企业家有全球资源、资产配置的需求,所以他需要身份上的一些转换。在这个时候,新加坡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是非常友善的地方。此外,2022年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的审核、审计变化,有一波企业是希望能够找到避风港,新加坡自然就成为它最适合的地方之一。

这个事情之后,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企业,已不把新加坡作为第二上市地,而在讨论将它作为第一上市地。当一些美元基金要退出的情况下,他们就来到了新加坡。有一些企业,可能它原来没有想到出海,但是因为资本市场的原因,它到了新加坡。但是要成功在新加坡上市,它一定要有一个海外的故事,presence(存在)。

霞光社:非常清晰,待会我们着重去探讨一个话题,就是在新加坡上市。但在这个话题之前,我想说,国内大家讲消费降级,那在新加坡生活是不是也会遭遇到?如果说新加坡也降级了,那么现在很多消费类的企业去新加坡,需要注意什么?

邓路明:我先讲一组数据,其实新加坡的消费从这个调查来看的话,它的整体消费是在一个上升趋势的。有几个大因素,第一个是它的内需增加,政府也发了很多补贴、消费券;第二,新加坡的经济在过去几年发展非常好,2024年新加坡的消费支出其实是比2023年增长了7%左右;第三是电商,疫情改变了新加坡的消费习惯,而导致政府对在电商平台卖消费品进行征税。

霞光社:目前看还是很有潜力的一个趋势。谢总您的感受是什么?

谢采含:从新加坡人生活的角度,觉得东西都变贵了。我其实过去五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然后回到新加坡,觉得新加坡生活成本那么高。可能也是因为通胀压力,购买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也有好的一方面,新加坡在疫情过后第一个放开,带动了它的零售餐饮,很多品牌都来到新加坡,造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消费高涨。

新加坡经济复苏的步伐还是非常快的。还有数字化的消费趋势,还有就是对于新品牌的认可。企业要出海,当然是有很多的因素让它们到新加坡来。我体会到的就是,中国品牌在这边能受到更多的认可;另外,随着更多外来的移民,带来更多元化的产品在市场上去竞争,消费者也会有更多的选择,那他们也愿意去接触新的品牌,也愿意花溢价去购买一个中国的品牌。

霞光社:这对当下大家很讨论很多的品牌出海,也是一个机遇。

谢采含:其实我们看到,很多中国品牌到新加坡,它不只是寻求在新加坡怎样发展,更看重新加坡周围的市场。像我们现在看到,马来西亚就引来一些可能跟半导体相关的企业去落地,然后印尼对高科技或消费科技方面的品牌欢迎程度非常高。

邓路明:我补充一下,我也非常同意谢总这个观点,我们一直在看东南亚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如果看东亚整体的GDP,到2025年的话,它的GDP是在4.7万亿美元;同时人口结构非常年轻化,所以它是个有非常大潜力的经济体。如果企业能出海到东南亚来,带来的肯定是更好的商机。而新加坡就是中国企业踏入东南亚的桥头堡。

霞光社:在新加坡立住脚,再往后去到整个东南亚开拓,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消费市场的品牌认可,都会有较大的帮助。田总您本身是做餐饮这块业务,对东南亚消费市场的感受是什么?

田野:从餐饮消费的角度看,我觉得新加坡的消费市场并没有比往年更好。甚至,有一点下降了。我认为这一波的经济衰退是全球化,新加坡居民在消费上已经在变得更加量入为出。

刚才邓总分享的数字,其实是很客观的一个数据,可以让大家看到新加坡整个的消费的情况。不过从餐饮的角度,消费的总金额可能没有变更多。现在新加坡吃一顿中餐还是蛮贵的。尤其几个朋友在中餐厅吃个聚餐,花费的金额已经接近高级日料那种程度。中餐变成了一个相对奢侈的产品。

举个例子,我们公司新加坡本地的同事,我跟他们聊起来,他们可能一个月吃一两次中餐厅。因为在他们看来,中餐是个高消费,没有这样的商务需求,去吃这样一顿中餐还蛮贵的。

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的一个感觉是,在新加坡做中餐,要么奔高端走,要么奔低端走。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新加坡多出来蛮多的中餐,像米村拌饭。比如说像白米香,这些都有点去奔食阁来做了;像杨国福麻辣烫,最近也都是在做很多消费上的调整,推出一人食。

新加坡物价上涨太厉害了,所以大家做了很多策略。最近新加坡莆田餐厅还做了一个调整,说到店餐到店吃饭,都不收消费税和服务费了,这两个加在一起是19%。

霞光社:餐饮出海的两个方向看,一是品牌餐饮,二是个体餐饮。这两种今年有没有一些占比上的变化?

田野:我今年看到的中餐出海方面,几乎都是品牌商家出海。今年和这样的朋友聊起来,我的建议都是要谨慎开店,因为确实卷得太厉害了。

三、想来新加坡上市的企业,涨了30%

霞光社:刚才也聊到,我们很多企业去新加坡,一方面是做业务扩市场,另外一方面是看到新加坡上市的机会。过去,它们以二次上市为主,那么现在包括未来,可能首次上市的比例在提升。谢总负责新交所的上市业务,今年接手的案子或者企业,比之前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

谢采含:近期我们接触到想要来新加坡上市的企业,可能相比一年前大概涨了30%~40%。

当中有很多的因素,首先从投资人的角度,他们需要多元化(配置);其次就是可能刚才讨论的移民。我们去跟一些企业家沟通,说你们想要来新加坡,比较常用的会是投资移民。投资移民其实看的很多因素当中,就有你在新加坡的业务落地、设公司,在新加坡的招聘。其实我们现在会更明确地跟他们讲,你如果在新加坡上市,也是一个经济贡献。

我们也看到,很多高科技企业,也是因为看重新加坡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人才相对比较多,那他们也在这里找到他们想要的人才,然后也去推动他们业务更好地发展。他们当然是从各种方向,各种理由来到这边,但最终我觉得,我们的市场在这段时间也做了不少推动,把更多的基金、投资人都落地在了新加坡。这些投资人可以更好地判断,哪一些企业是可能走得比较长远、业务模式的持续性会比较强。然后他们进来投资,也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资源。

因为很多人把上市当成需要融资才上市,其实上市可以帮到很多东西,包括非金钱上面的利益。

霞光社:上次我们就是简单有聊过一些,很多企业去新加坡上市,已经不单纯是为了融资。那么您可以展开讲一讲,现在很多的中国企业去新加坡二次上市,也有可能是首次上市,它的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谢采含:如果是二次上市的话,很多是这个品牌建设。它希望通过新交所的上市,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新加坡的上市公司,以方便它在其他的市场去接触合作伙伴。

其实最近也有一个概念,被沟通的比较多,就是因为新加坡跟各个地区的关系都比较好,所以我要去到一个市场,(新加坡身份)是能让我显示一定的独立性,我又可以很好地继续用中国的资源。

虽然企业的供应链可能会慢慢移到海外,但是其实很多人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认可中国的供应链。他们也不会让企业一出海就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搬过来。你反倒可能留60%或者70%在中国,30%~40%拿到海外去,就够分散它的风险,然后再帮它把自己定位为一家国际的公司。

在其他的市场,上市用的时间大概是一年起步;在新加坡做二次上市,可能从开始到结束就半年的时间。马上拿到一个境外上市公司的身份,然后你就可以做其他的东西。

当然我们还有第一上市。这些企业可能在过去都完全没有接触过国际市场,那它也希望通过新加坡的比较多元化的国际投资人,去开展它对于国际资本市场的第一步。中国企业接触欧美的市场,从地缘政治上还是有一些风险,它们可以通过新加坡去接触那边的投资人。

霞光社:非常深刻的一个观察。邓总,您会帮助很多企业做IPO业务,今年肯定也会接手这种案子,比之前多了多少,他们的需求会偏哪一块?

邓路明:其实从2022年到现在,希望到新加坡上市的企业问询就没有停过。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一些变化。就是2022年,可能更多的是以第二上市为主,这更多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但是从去年到今年,我们能看到的,首次上市这一块正在形成一个生态。

之前,企业家在国内来咨询这边的上市,业务在国内;现在,企业的业务也出来了,企业身边的生态,就包括像中资律所如方达、汉坤,都是过去一两年设立新加坡办公室的,还有一些红圈所也增加了在这边的律师配置,实际上他们就是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企业在新加坡看全球。

回到刚才变化那个话题,第一就是问询首次上市的企业,规模会整体来说比之前更大;第二,它们的行业会更加多元,原来的话可能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比较多,但现在从生物医药到科技,再到消费,各个行业都有这样的诉求;第三,这些企业背后,多多少少有一些比较领先的美元基金的影子,他们在国内得到了很多美元资本的支持,然后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走出来。

除了企业所在行业的多元化,在上市架构方面过去的一两年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去年3月份的备案制出来之后,很多企业其实是观察了一段时间,现在需要走出来。这个路现在也走通了,大家觉得在新交所上市或者美股,或者到港股区别都不大。另外,我们会看到有一些A股上市的企业,会考虑把海外的一块业务拆出来,目前考虑在新加坡上市。我们现在手上也有一单在做的。

还有一类是,国内的股权架构没有办法在境外上市,那就孵化,在外面设一个平行架构,在新加坡私募融资之后在新交所上。所以现在企业在用各种的架构,来到新加坡资本市场。现在大家能够看到,在新交所上市之后,真正对企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以及新交所之后还能去到其他市场,加S(二次上市)的这么一个架构。

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通过引进很优质的企业,激活新加坡的优质资本(的事)。我们希望能够和新加坡本地比较大的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去联动,以及和中国头部的美元基金去联动,把他们旗下优质的被投企业和新加坡的家办对接起来,形成一个生态。这个合作已经得到头部美元基金的一些支持。

四、新交所,一个更国际化的资本市场

霞光社:其实港交所之前也是很多中国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那么港交所跟新交所,各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对于中国的出海企业,它怎么去选择?

邓路明:之前也有朋友在一个重要的场合问过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两个交易所有非常大的相似之处,监管环境和框架也都是非常相似的。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讲,港交所背靠中国,是中国企业出海的第一站、企业和国际的投资者接轨的第一站;而新交所相对来说就再走出来一步,通过新加坡这样的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去和东南亚的国际投资人接轨。所以,从投资人的组成看,港交所的投资人大部分都是要去投中国市场的;但是在新加坡,相对来说投资人更加多元化,他们也希望看到更加多元化的公司。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告诉企业,如果你本身全部的业务都在国内,没有出海的计划,那新交所可能并不是个特别适合你的地方。反过来如果你说希望用新交所这个平台,去打造一个国际的名片、品牌,那么新交所是比港交所更适合企业发展的地方。

归根结底,还是企业本身要的是什么。其实,这两个交易所都是互通的。我们也看到,很多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来到新交所做了二次上市。我觉得如果希望新交所给企业在国际上更好的帮助,那么就在新交所来做二次上市。反过来,我如果先到新交所来上市,未来可能想要去接触更多对中国市场了解的投资人,也可以回到港交所去。

霞光社:非常有收获。接下来一个问题,对于新交所来讲,它会更倾向于哪一类的企业,会有一些什么扶持政策?

谢采含: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看。一个企业的成长阶段。比较高增长企业、成熟企业这两块在新加坡都会很受支持。

新交所设有主板和凯利板。主板支持比较成熟的企业,规模比较大,收入比较稳定,盈利能力比较强。这些企业来到主板上市,那规模到了70亿新币市值,也有机会进到新交所的指数,又可以获得更多投资人的关注。对于中型的企业,我们也是会关注,他们企业的量很多,2000多家企业,50亿新币的这样的市值,他们在其实市场上市后不会受到太多的关注。那在新交所反倒因为我们这边只有600多家企业,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大型企业来这边,帮我们带动整个市场的流动性。

其实我们从企业上市第一天,就会尽力把资源给到企业,让他们能得到更高的关注力。凯利板那边就是一个保荐人制度的板块,它对于增长性要求比较高,需要一个保荐人来帮助他看一些规则的要求、合规的要求。在融资、并购方面,他们所要满足的要求也会比较简单。

新加坡资本市场的钱非常多,要把这些钱引到资本市场来,我们要提供给他们一些熟悉的标的。消费是他们会比较热衷于投资的。然后过去我们也看到,医疗企业也比较看重来新加坡落地。医疗也分为创新药或者医疗器械,这些在新加坡都会有很好的发展。

在医药方面,这个板块最有优势的是医疗服务。那我们最近也有一些上市询问,所以这一块也是我们会重点发展的。刚才也提到科技,科技其实是大家最有想象空间的一个行业。在市场方面要更多的流动性,更多元化的投资人进来,科技其实很多时候也能提供给投资人比较多可能性的回报。

另外,我再补充一个就是新能源方面,包括ESG背景相关的行业。现在我们有一群特殊的专看ESG行业的投资人,我们也希望带更多这样主题的企业到新加坡来。

霞光社:说到ESC,全球对ESC的关注这两年都非常高。如果说去新交所,那么他对企业ESG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要求?

谢采含:新交所应该算是区域内最早要求上市公司有ESG报告的。在我们推动ESG的时候,也是按不同企业的规模、不同的板块去做一步一步推进的,整个市场的接纳程度很强。现在也有很多的企业看到了,ESG报告在你增发的时候吸引投资人、特定ESG群体,这些对于他们来讲都是不同的一些融资方式,也更能优化整个资本结构。再加上一些ESG评估机构在新加坡做得越来越好,你可以把整个ESG报告的成本拉下来。我们自己作为上市公司,也做相关的ESG报告,以报告的方式去引导我们的上市企业去朝着这个方向走。

霞光社:邓总这边对于接触的企业,是不是也会有一些ESG的要求?

邓路明:如果是传统的行业,我们是希望它要满足ESG要求的。这几年,传统行业中专门要去做ESG整治的企业越来越少,其实国内企业也越来越有ESG的观念。比如能源类的,那我们肯定是会关注的。

五、出海,最重要的是“想清楚”

霞光社:刚才聊了很多关于上市的案例。接下来我们聊一聊,新交所上市大概会有哪些方式?这些方式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特点?

谢采含:刚才提到的第一上市IPO的方式,然后其实还有以不同的产品来上市,像美国比较火的SPAC,在新加坡也在操作。然后以房地产为主的这样一些企业,或者是其他能产生稳定收益的重资产行业,比如造船、飞机、基建,都可以以“商业信托”来进行上市。

上市有不同的架构。像新加坡,我们也可以以直接上市的方式来做。中国的企业不用搭红筹,不用做境外主体。另外一个方式就是大红筹,以及普通的红筹结构,这些在新交所都是认可的。

如果企业业务有一部分是国内、一部分是国际的,那它可以试着把国际的业务拆出来,也受到国际投资人更好地认可,以得到更好地估值。这对于它们品牌建设、估值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邓路明:目前在新加坡上市企业,大部分还是以红筹为主,其中又以非VIE架构的为主。

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想清楚为什么要上市;第二,为什么要到新加坡来上市。这个过程当中,当然要跟包括新交所、券商、律师、审计去做好沟通。

然后在启动上市之前,企业要想好整个执行的闭环,要想清楚我怎么去完成这个上市融资,怎么讲这个故事,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还有潜在的投资人到底是谁。

霞光社:谢总,如果中国企业想去新交所上市,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谢采含:很多的企业来到新加坡,他会觉得新加坡的法律法规很严格。如果仔细研究,他会发现新加坡在很多方面跟其他市场是一样的。

另外,整个窗口期非常重要,我们会从监管到业务部帮助企业去抓最好的发行窗口。过往,我们看到大家都往上市这条路去赶,结果到这边找不到投资人、资源都还没整合好,找的中介机构、投资人跟他想要的不匹配,这个就比较难。

霞光社:最后想听听三位的一个建议。我们讲新加坡是出海东南亚的一个起点,对于想通过新加坡市场来布局东南亚的企业,有什么样的建议?

谢采含:我觉得来到一个新的市场,文化层面的交流很重要。新加坡会给他们一个舒服的感觉,在中国以外的第二个家。

邓路明:我也同意这一点。另外,东南亚看上去是个很大的经济体,但真正踏进来之后,会发现每一个国家的文化、监管、政策、语言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首先是要了解你目标市场的文化。

第二,你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一定是要适应当地市场,所以你的团队也必须接地气,甚至就是当地的团队来运营这个市场。

第三个就是交朋友吧。新加坡有非常多的华商,对于中国的企业是非常欢迎的,如果能够形成同盟,你就不是一个人在探索这个市场。

田野:我觉得不能简单化看待海外市场。这些年国内的企业竞争力提升地很厉害,发展得也很厉害,来到海外就会觉得,为什么这些企业竞争不激烈?

因为国外的政府政策、上下游行业的关系,导致有些事不需要做成那样,它存在就有它的理由。那如果简单化地认为进来就能改变它,有可能会去踩到一些坑。我们的出海企业家,出海的时候不要着急去卷一个行业,很多都是中国人自己在做,卷到最后就变成了中国人卷中国人,大家谁的日子也过不好。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7017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