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完蛋了?马一龙又开始整活儿了?” “35万亿,这数字看着就头皮发麻......” “别慌,都是美帝自己玩脱了,关我们什么事。”
马斯克那条“美国正加速破产”的推文一出,评论区不出意外地炸了锅。有人调侃,有人恐慌,甚至还有人开始分析起“美元霸权”崩塌后世界格局的走向。
当然,更多人对此嗤之以鼻:堂堂世界第一强国,怎么可能说破产就破产?
然而,当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5.2万亿美元大关,当“美债爆雷”的阴霾挥之不去,当就连一向“唱多”美国的华尔街大佬们都开始闪烁其词,我们似乎不得不认真思考:
这会不会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序幕?
**美国债务危机,这颗“定时炸弹”究竟是如何埋下的?** **说白了,两党政治斗争,才是这出闹剧的“总导演”。**
美国的两党制,说得好听点叫“互相制衡”,说得直白点就是“互相拆台”。
为了拉拢选民,两党都热衷于在财政支出上“开闸放水”,各种福利政策、基建项目层出不穷,至于钱从哪儿来,债务怎么还,那就不是他们关心的事了。
就拿削减赤字、控制债务的法案来说吧,几乎每次提出都会在国会陷入无休止的扯皮。民主党想加税,共和党不同意;
共和党想砍福利,民主党也不答应。最终的结果,就是谁也别想动真格的,债务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财政预算赤字预计将达到1.9万亿美元,而未来10年累计赤字更是将超过22万亿美元。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美国国债总额就能突破50万亿大关。
**如果说两党斗争是埋下“炸弹”的人,那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失误,就是亲手点燃了“导火索”。**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美联储从2020年开始实施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印钞“放水”,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飙升。
然而,美联储对通胀形势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偏差,认为通胀只是“暂时性的”,迟迟没有采取有效的紧缩政策。
直到2022年3月,美联储才开始加息,而且步伐之快、力度之大,也创下了近几十年来的纪录。
激进的加息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胀,但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工业产出增速放缓、制造业PMI指数持续走低、企业裁员潮涌现......各种经济数据都在表明,美国经济正在走向衰退的边缘。
更要命的是,美联储的加息政策还加剧了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的趋势,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债务危机等多重压力。
迫于经济下行的压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日前暗示,或将在今年9月份降息。然而,降息可能会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使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泥潭。
**美国玩火自焚,受伤的会是全世界吗?** 美国如果真的“爆雷”,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元霸权的终结。 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美元的信用一旦崩塌,全球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
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资产将大幅贬值,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更严重的资本外逃和货币危机。
全球贸易也将受到严重冲击。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消费市场,其经济衰退将导致全球贸易萎缩,进而拖累世界经济增长。
更可怕的是,美国债务危机还可能引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动荡。
为了转嫁危机,美国可能会采取更加激进的对外政策,例如挑起贸易战、地缘冲突等,从而加剧国际紧张局势。
作为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中国持有超过78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一旦美国“爆雷”,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遭受损失。
不过,我们也不能过度悲观。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有计划地减持美债,并加强了外汇储备的多元化配置。截至2024年6月,中国持有美债规模已从2013年的1.31万亿美元降至7802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美国也不敢轻易对中国赖账。
美债市场是不记名的,美国无法精准识别并冻结中国持有的美债。如果美国选择冻结所有美债,将彻底摧毁其自身信用,引发国内外投资者的强烈反对,后果不堪设想。
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在全球经济动荡时期具有重要的保值功能。中国应继续增加黄金储备,对冲美元贬值风险,增强外汇储备的安全性。
**美国债务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于中国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冷静应对,化挑战为机遇,在变局中开新局,为维护自身发展利益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中国力量。
**毕竟,风水轮流转,谁又能保证,今天的“超级帝国”不会成为明天的“落日余晖”呢?**
台海网《马斯克发文警告:美国正步入破产“快车道”》2024-09-02
中国日报网《美债再爆表:信用还能透支多久?》2024-08-02
光明网《解局|无上限的“信用卡”还能刷多久——数说美债超35万亿美元》2024-08-01
环球时报《“中国减持美债,大笔买入黄金”》2024-05-17
澎湃新闻《6月中国增持119亿美元美债,日本减持106亿美元》2024-08-16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67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