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领域出现一笔重磅投资。近日,汉丞科技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国际能源及资源公司福德士河和高瓴创投成为其投资人。
在此之前,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在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高瓴出手37笔。
“这两年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智元机器人、大模型公司MiniMax等,高瓴均是最早一轮投资人。未来,高瓴将继续投早、投小、投硬核。”李良说道。
“出手”氢能领域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高瓴联手福德士河出手的汉丞科技,便是高瓴投资的“硬核”项目之一。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汉丞科技创立于2016年,创始团队由海归科学家为核心构成,拥有强大的技术背景、同时兼具深厚的产业经验。
作为先进的含氟薄膜材料研发制造商,汉丞科技研发生产的质子交换膜是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一位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在这一部件上,此前我国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一度达到99%。
目前,汉丞科技质子交换膜工厂已在上海临港建成,实现核心原材料至最终成膜全链路国产化。
不仅是汉丞科技,在氢能领域,高瓴持续布局。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从今年2月出手的明阳氢能,到稍早前投资的阳光氢能,再到2023年9月下注的上海氢能企业ROTOBOOST(罗托布斯特),持续加注的唐锋能源,以及已经上市的重塑能源,和拟上市的浙江蓝能,高瓴在该领域已出手6家企业。
上述企业中,明阳氢能聚焦制氢电解槽产品;阳光氢能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罗托布斯特主攻工业规模的低碳制氢技术开发;唐锋能源为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研发商;重塑能源集中于燃料电池技术;浙江蓝能聚焦氢能及清洁能源装备,为储运链条公司。
可以看到,高瓴在氢能各个环节均有布局。高瓴创投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氢能产业链主要由制氢、储运、加氢、用氢等几个核心环节构成。
“每个环节中,高瓴创投均会寻找确定性需求更强,技术共识接近形成,且存在长期技术门槛和技术迭代空间,以及能够重塑竞争格局或者供应链节点的公司,进行投资布局。”
今年出手37笔,高瓴投了这些行业
作为头部机构,高瓴的出手备受关注。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今年高瓴出手的37笔投资中,涉及医疗、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业、硬科技,以及消费科技与互联网5大行业。
具体来看,今年高瓴出手了11个生物医疗项目,占比30%;新能源新材料为9个,占比24%;制造业有8个,占比22%;硬科技公司有6个,占比16%;消费科技与互联网有3个,占比8%。
可以看到,生物医疗是今年高瓴出手最多的领域,今年分别投资了普康唯新、泽安生物、顺美医疗、京宇一美、登达适医疗、圣方医药登等公司。
其中,普康唯新于今年6月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高瓴创投、IDG资本、惠每资本、华泰紫金投资、长江国弘投资等联合出手。这家公司深耕多肽领域长效修饰技术,在多肽长效化侧链、单分散PEG衍生物和多肽药物上游原料等领域构筑了丰富的产品管线。
于7月完成超2000万美元A轮融资的泽安生物,亦是高瓴创投、启明创投、顺为资本、险峰旗云、龙磐投资等下注。该公司研发以“髓系细胞衔接器”技术平台(MyeloidEngagerPlatform)为基础的新型免疫疗法,以更好应对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氢能是今年高瓴出手最多的细分领域,包括汉丞科技、阳光氢能、明阳氢能。此外,也出手了储能领域的液流储能、光伏机器人仁洁智能等。
制造业上,出手的8个项目中,今年高瓴对智元机器人作了追加投资。截至目前,高瓴作为首轮投资人,出手的?智元机器人,估值已经达到70亿元,?反映了智元机器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快速崛起和市场潜力。
与此同时,高瓴也押注制造业出海公司扬腾创新。该公司于今年3月被高瓴创投、中金浦成出手,参与B轮融资,该公司为汽车零配件全球化制造及销售商。
硬科技和消费科技与互联网方面,与智元机器人一样,高瓴今年持续加注MiniMax。截至目前,经历4轮融资的MiniMax,估值已达到25亿美元。
消费科技与互联网上,高瓴则入股了小红书。7月,小红书以估值1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00亿元进行老股出手,红杉中国进一步增持,高瓴、博裕资本和中信资本首次进行投资。
整体来看,高瓴保持了较高的出手频率,同时覆盖多个领域。对于投融资事件有所下滑的生物医疗,高瓴也在逆势布局,并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一位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在新能源领域,尽管光伏产业链的一些细分领域在加速洗牌加速,但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变革,仍是创新驱动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43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