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个人的“姓”往往是无法选择的,因为它是血缘的密码,基因的延续,家族的传承。所以要么跟父姓,要么随母姓,这是约定俗成,且会终身相伴的。
“名”则不同,可以自由选择,自由更改。起名者,可以是父母、长辈,也可以是学者、老师,甚至是算命先生。
在毛主席的一生中,他曾为很多人改名、起名,其中除了他的子女、亲属外,还有许多为他工作过的人。而这些起名、改名的趣事,就像一颗颗史海珍珠,将它们串在一起后,就能得到一幅幅毛主席与姓名文化的传奇画卷。
毛主席给周水莲改名——“周天王”
1970年8月31日晚9时,毛泽东乘坐专列从湖南来到南昌,下榻“八二八”一号楼。
“八二八”是江西省革命委员会1969年8月28日动工为毛主席修建的一座平房,外称“八二八”。这座平房的一号楼内建有两个套房和六个单间。为了做好接待毛泽东的服务工作,建好后有关部门便从滨江招待所选调了周水莲、张爱珍等几个优秀服务员,年纪都只有十七八岁。
入住“八二八”的第二天下午,毛泽东在一号楼专门为他准备的大书房里静静地看书。这时,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服务员们,又激动又好奇又有些害怕,不好意思地慢慢往这附近凑,她们很想亲眼看看毛主席,能说上两句话就更好了。
在这群年轻服务员中,有个叫周水莲的女孩,她于1970年庐山的时候就曾在毛主席身边做过服务员。于是,几个女孩便鼓动她带领大家一起到毛主席的身边去。
周水莲知道纪律,她一边摇手一边拒绝了女孩们,并说:“毛主席正在工作看书,我们不要去打扰。”
这时正好毛泽东从书上抬眼,看见了这几个女孩子,毛泽东理解她们,便抬手叫她们进去。
在普通人和年轻人面前,毛泽东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可亲可近,说话非常随便,且幽默风趣。
当女服务员围绕在毛主席身边后,他亲切地一一询问起女孩子们的名字,这是毛泽东为了打消对方拘束而经常采用的一种沟通艺术。
周水莲见过毛主席,胆子稍大一些,毫不犹豫地第一个说话:“毛主席,我想改一个名字。”
毛泽东面带微笑,好奇而关心地问:“你改什么名字啊?”
“改一个单字——荣,光荣的荣。”
毛泽东不假思索地说:“荣字上有草,下面有木,容易烧掉。”
“毛主席,那您说我改一个什么名字好呢?”
毛泽东眼睛笑成了月牙形,说:“那你就叫周天王。”
“周天王”,毛泽东笑出了声,女孩子们更是咯咯咯笑得合不拢嘴。
这时,有人问:“周天王是谁呀?”
毛泽东笑后告诉年轻人:“周天王是周文王的父亲,西周开国皇帝周武王的爷爷,也是一个英雄。”
“可我是个女孩子,怎么能喊天王地王,不好听。”周水莲又是摇头又是摆手。
毛泽东看见女娃娃们可爱的样子,大笑道:“周天王不好听,那就叫周天吧。”
周天,是不是周围的天空还是指整个世界。年轻的服务员们你看我、我看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瞬间,室内鸦雀无声。
这些女孩子们毕竟年轻,历史知识应该是浅薄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天王、文王、武王,只有面面相觑。
毛泽东为周水莲改名为周天王,后又改为周天,其实是有典故的。
据史料记载:
周太王古公亶父生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太伯、仲雍、季历。季历就是以后的王季,即周天王。他是古公亶父之妃太姜所生。季历后来娶了挚仲氏的女儿太任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昌。
周太王到了晚年的时候,一心想着如何能使周人部落尽快地走上兴旺发达的道路,在后辈当中,他对季历的儿子昌寄予了极大的希望。而这,据说是因为昌出生时带有圣瑞,也因此,周太王认定,只要姬昌继位,以后他的后代一定会兴旺发达。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姬昌的父亲季历并非长子,而当时,按照周人的规定,王位是应该传位给长子的。为此,周太王左右为难,闷闷不乐,后来竟因此病倒在床。
古公亶父的心事,长子太伯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他是个大孝子,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愿,太伯与弟弟仲雍商量,决定把王位让给季历。于是太伯就和仲雍以为父亲寻药为名,离开周原,跑到西吴这个地方隐居起来。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年迈的古公亶父终于病重不起,由于没有人知道太伯和仲雍的下落,古公亶父在临死之前如愿地把王位传给了小儿子季历。
太伯和仲雍在隐居地西吴听说古公亶父去世的消息后,急忙赶回周原奔丧。季历听说失踪已久的太伯和仲雍突然回来了,又惊又喜,连忙把两个哥哥迎进城内,并表示愿把王位还给太伯。
太伯则表示,这次回来的目的只是为父亲奔丧,并无其他的想法。当古公亶父的丧事办完以后,季历还执意要把王位让出,太伯多次避让不成,只好带着弟弟再次离开周原,表明了自己无意于王位的决心,让季历能够安心地继承王位。
孔子在听说太伯的事迹后,仰天长叹:“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看来,太伯的品德已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到什么词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
由上可知,周王朝的建立,是经周太王、周天王、周文王、周武王四代人的努力才得以实现。
毛泽东一再围绕周天王为周水莲改名,从某种意义说,既肯定了周姓先辈周天王是位英雄,又传授了周姓起源的知识,可谓寓意深刻。
女孩们都来找毛主席改名
周水莲得以改名后,又指着身旁一号楼的服务员张爱珍,请毛泽东也为她改一个名字。
毛泽东笑着打趣说:“哦,那就叫张思德好了。”
“那怎么行,张思德是英雄人物。”张爱珍红着脸说。
“你也可以像他那样,我也可以为你写篇文章啊!”毛泽东的玩笑充满着幽默和激励。
张爱珍脸更红了,头直摇:“人家是英雄,我怎么能叫这个名字。”
“那就叫张飞,张飞也是一个英雄。”
“张飞?”张爱珍的目光既兴奋又疑惑,总觉得不是滋味,不尽满意。
“你可以做一个现代的张飞嘛!”
听主席这么一说,张爱珍也就不好婉拒。
第二天,听说毛泽东为服务员改名,王千娣等人也来见毛泽东,并纷纷向毛泽东介绍自己的名字,求毛泽东赐名。
王千娣介绍后,毛泽东风趣地说:“你有一千个弟弟,那就真是一个风云人物了。”
李风婆介绍后,毛泽东随口而出:“风婆,风波也。”
毛泽东一次为那么多女孩子改名,还是第一次,也难得借此机会放松放松。对几个服务员而言,能得到毛泽东改名,真乃三生有幸,终身难忘。
为了纪念这段难以忘怀的谈话,不久后周水莲改名为周天,张爱珍改名张飞,王千娣改名王风云,李风婆改名李风波。
1971年9月2日,毛泽东吃过午饭后,向大家告别。服务员依依不舍,诚挚地说:“欢迎主席再来。”
毛泽东亲切地说:“江西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还会来的。”
随后,毛泽东乘坐专列离开南昌。又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壮丽、最为惊心动魄的南巡。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