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陈跃升
“我们是义乌第一批长护险受益的家庭。因为护理得好,我妈妈现在身体、精神状态都很好,偶尔还绣十字绣,既锻炼了手指,还收获了成就感。”今年60岁的王阿姨已经卧床十多年,平时多数时间是儿子朱先生在照顾。
2018年,家住义乌北苑街道下里角塘村的朱先生,在微信上看到了当地开办长护险的消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打了申请电话,顺利通过了评估。评估通过后,王阿姨选择了居家护理形式,并指定儿子朱先生为家庭照护员,在通过护理技能专业培训后,成为其日常主要的生活照料者。
另外,朱先生还申请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母亲提供健康检查、打针换药等专业医疗护理。兼具专业和亲情特色的居家护理,由长护险工作人员定期通过线上视频、入户探访等形式对王阿姨的失能及护理情况进行跟踪随访。截至目前,王阿姨已累计享受长护待遇达8.62万元。
在义乌,像王阿姨一样因长护险受惠的群体不在少数。截至目前,义乌市长护险参保覆盖人群达122.44万,其中外来建设者达30万人,户籍人口覆盖率为99.99%,提前完成2024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长护险任务目标。长护险实施至今,累计已享受长护保障达11101人,为失能家庭减负3.41亿余元,近6000人在享受人性化照护服务后,有尊严地走完了人生最后旅程。
义乌市长护险保障中心收到受护家庭的锦旗和感谢信。
实施至今,义乌长护险实现了全民参保无障碍、失能人员有保障、护理产业得发展、长护基金可持续的运行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社会口碑。义乌长护险被各级媒体持续关注并报道,获成岳冲(时任)副省长、王文序副省长批示肯定,认为“义乌市的创新做法值得肯定与推广”,省医保局评价“义乌思路是我省目前跟国家指导意见最吻合,整个制度设计义乌是最好的”;还入选浙江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最佳实践名单;获评第四届浙江省“敬老文明号”。
7年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年近七旬的方大妈因脑梗、高血压等疾病导致重度失能,只能长期卧床,在家中接受照护服务。除日常的生活照料之外,她还需使用鼻饲管进食。以往,每当需更换管道时,就得几个家属合力抬着老人去后宅街道卫生院,非常费力周折。
针对部分居家失能人群的医疗需求,2019年4月起,义乌市启动“长护险”上门医疗服务,由各镇街卫生院的医生、护士等组成家庭医生团队,为失能人员及时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得知有这个政策后,我们第一时间提出了申请,每个月后宅街道卫生院都会有医生、护士定期上门来服务。”方大妈的儿子说道。截至今年7月底,义乌市已有932人次失能人员享受专业的上门医疗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正在为老人进行趾/指甲护理。
“奶奶,您长护险评估通过啦!今天我来给您做最后一次服务,下个月起您就能享受长护险待遇啦”王丽君奶奶今年已经93岁了,从2022年10月享受民政居家养老服务以来,一直是由浙江椿驿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护理员姜亚菊阿姨为其提供服务。
姜阿姨根据王奶奶的身体情况,每个月上门两次,帮王奶奶剪头发、洗澡、打扫卫生。2023年,王奶奶身体情况恶化,只能全天卧床,护理需求进一步增加。经姜阿姨推荐,家属为王奶奶申请了长护险待遇,并顺利通过评估,至此开始享受长护险服务,王奶奶家属对此大为点赞。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办实事的同志!”4月6日,上溪镇华行村村民何某带着锦旗和感谢信来到365行政服务中心,感谢长护险带给他的帮助。原来,何某的老伴身患宫颈恶性肿瘤,且有精神病三级,后又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长期需人照料及看管,造成家庭极度困难。
2019年1月,何某在交通事故司法流程未走完、赔偿未到位情况下,为老伴申请了长护待遇,并顺利通过失能等级评估。因何某老伴失能系交通事故、摔伤、自身疾病等复杂因素所致,长护待遇标准一时难以确定,但考虑到何某实际困难,被暂定按70%支付。2021年12月义乌人保财险长护团队在取得交通事故判决和数据回溯梳理等结果后,将其长护待遇调整为100%支付,同时补发其前期30%待遇,这个困难家庭得到了有力帮助。
护理人员正在为老人进行足部清洁,细致体贴的服务深得老人赞许。
经过多年的制度实践和不断完善,义乌市长护险已形成规范便捷的经办服务机制。通过减少证明材料、简化申请流程、开通服务热线受理群众线上申报等举措,以数字化形式运用评估标准,由失能群体在线开展自评,自评等级达到E级、F级、G级的,系统自动生成评估申请,医保部门组织专家开展上门评估,整个评估过程实现“零次跑”。义乌市目前累计为12505名失能人员开展上门评估,评估通过率保持在88%以上。
为确保评估结果公平公正,义乌市组建了失能评估专家库,由临床、护理、康复、法医等专业的医学专家组成,采用“双随机”方式组织专家上门评估。目前专家成员已达65人,较好满足了评估需求。
多方协作,持续优化运行
“奶奶,您的病情现在稳定啦,可以转回养老机构那边护理了!”74岁的何海凤奶奶因脑梗死、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多种疾病侵袭,已卧床多年。
2018年8月便通过长护险评估,2018年9月1日开始享受长护险待遇,享受居家护理形式。享受待遇初期,何海凤的家属尚能应付,后因病情变化,护理难度逐渐上升,经商议后选择入住怡乐新村养老机构进行照护。
怡乐新村养老机构在院内配有康复医院,老人病情如有加重或需医疗护理支持的,便可转入康复医院长护病区,选择医疗机构护理,由医护人员和护理人员进行共同照护。待病情稳定后,又可转回养老机构护理,做到了护理形式的人性化和多元化。
“我妈妈的健康状况不稳定,老是医院家里两头跑。有了长护险之后真省事,住在养老院里也可以有医生护士,还有待遇可以领,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何海凤奶奶女儿真诚感谢长护险政策带来的便利。
护理人员正在为居家受护老人洗发。
2020年5月,义乌市民政局启动了义乌市居家养老服务,主要面对全市特殊困难老人和高龄老人,由专业服务机构上门提供每月4--8工时不等的服务,服务内容包含生活照料、基础保健、室内清洁和精神慰藉等。该项目也被称为“小长护”,是义乌市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
“根据护理服务需求,义乌目前设置居家上门护理、养老机构护理和医疗机构护理三类阶梯式、差异化待遇体系,失能人员及其家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选择最适合的护理方式。”义乌市医保局相关业务负责人说。
“我们充分考虑了失能人员的多样化需求,待遇保障按需设置,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和照顾压力,还让每一位失能人员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护理服务,增强了他们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义乌市民政局相关业务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义乌长护险的定点护理机构已达44家,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3家、医疗护理机构31家,已开设各类长护床位2555张。当前,享受居家护理3200余人,养老机构护理近900人,医疗机构护理300余人。
住在稠江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叶奶奶,今年90岁,患有严重的阿尔兹海默病。“老人会经常胡言乱语,到处乱走,也不认识回家的路,只能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有时候连基础的大小便都不能自理,需要有人一直看着。我又要上班,只好送去养老院,压力很大的。”叶奶奶的女儿说道。
据了解,叶奶奶自2021年3月经机构认定为重度失智,入住认知症照护专区集中护理;2022年10月,经残联认定为精神残疾二级。2024年2月,义乌对长护险政策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将在定点护理机构认知症照护专区接受专业照护的,经评估符合标准的重度失智人员纳入长护险待遇保障范围,所以叶奶奶于2024年3月1日开始享受长护的待遇。这一政策不仅给家属减轻了经济上的压力,使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生命安全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专业医生上门开展失能等级评估。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家定点护理机构,共计20余名重度失智老人纳入长护险保障,累计享受待遇13万余元。随着义乌市长护险不断深度融合机构上门护理、医院长护病房和家庭病床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优化了养老和医疗产业的资源配置,改变了一些老人长期“住院养老”的想法。此举不仅缓解了医院长期压床的问题,也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绩效。
积极创新,构建长效机制
80岁的佛堂老人王大爷因脑梗、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卧床多年,因其子女工作繁忙,委托其表妹陈大妈长期在家中照料。期间,陈大妈作为家庭照护员参加了长护险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具备了一定的护理专业技能和实操经验。
近日,王大爷因病情再次发作住院。出院后老人护理依赖程度加深,基础居家照料难以支持,因此家人决定将其转入某镇街养老服务中心接受专业护理。同月,陈大妈通过面试入职该养老服务中心,转化为机构护理员,每月有6000多元的工资收入。
家庭医生上门开展医疗护理服务。
2018年试点以来,人保财险义乌支公司作为长护险独家业务承办机构,项目开办初期,引进医学、护理学等专业背景人员,组建了一支16人的专业长护险服务团队,在协助政府做好政策全流程服务的同时,扶持护理产业发展,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积极推动专业护理服务入户,确保失能人员居家护理有尊严、有品质。
同时,义乌市长护政策从便捷性角度出发,鼓励失能人员的亲属、邻里、志愿者等加入家庭照护者队伍,由高校、养老服务中心等机构组建师资开展护理专项能力培训,护理人员培训上岗,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义乌全市已有4000余名家庭护理员通过了职业化护理培训。
护理机构的家庭护理员,每月能得到5000-8000元不等的高薪激励,高于普通护理员人均月收入,通过待遇激励,提高职业认可。在打通家庭护理员二次就业渠道的同时,将家庭照护人员转化为机构护理后备资源,促进护理产业供给能力和护理水平的“双提升”。
2023年9月,人保财险义乌支公司长护团队接到群众举报,同村失能人员俞某身体情况较好,可完成各项家务,时常单独乘坐公交车外出,并提供了近期务农劳作的照片。长护险稽核人员及时上门展开核实。
调查发现,俞某早前因患“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导致失能,于2022年2月通过长护评估,2022年3月1日开始享受长护险待遇。如今俞某身体状况恢复较好,可独立行走,失能状态发生变化,工作人员告知其长护政策,即日安排评估专家进行复评,重新评估确认俞某已不符合重度失能标准,退出长护待遇享受。
“根据政策规定,参保人员经评估符合长护保险待遇享受标准,经疾病治疗和护理后失能状态有变化的,护理机构和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可申请对失能人员进行复评。因失能人员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发生明显好转,失能等级为重度Ⅰ级以下的,不再享受长护险待遇。”人保财险义乌支公司长护团队负责人说。
墙上锦旗是受护家庭对义乌长护险项目服务的最好肯定。
“根据长护险服务特点,我们强化常态化监管,拧紧基金安全阀门,建立了覆盖第三方经办机构、定点护理机构、护理人员、评估专家及参保人等主体,评估事前审核、护理事中监管、服务事后评价有机融合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常态化‘事前管理、事中监管、事后跟踪’巡查监管机制,较好保障了参保人员权益,确保了长护基金安全。”义乌市医保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近七年探索实践,义乌长护险从五个维度给予参保人关怀和守护。一是广度,参保人群全覆盖,保障范围逐步拓展,累计受益人数过万;二是力度,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优先保障护理刚需,失能家庭负担大大减轻;三是厚度,基金筹集多方共担,合理设置筹资标准,适度超前规划基金池,待遇支撑有底气;四是宽度,保障项目优化扩容,支付范围更广;五是温度,数智赋能,便捷申请,评估流程“零次跑”,轻松享受服务。已基本形成‘单独险种、独立运行、城乡一体、覆盖全民、第三方经办、智能化监管’的政策体系,成功打造了长护险金名片。”人保财险义乌支公司长护团队负责人不无自豪地说。
义乌人保财险长护险项目团队与医保部门合署办公,确保长护险服务高效高质。
“根据省医保局统一部署,金华市将在今年全面推开长护险。义乌市将借此时机,积极参与助力统筹层级提升,进一步完善长护险政策体系、经办流程的统一标准,实现失能人员护理保障的动态管理,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社会医、养、护资源整合引导,着力将家庭、社区、机构养老床位等养老资源,与家庭病床、日间照料中心、‘安宁疗护’床位、护理院的护理床位、综合性医院的病床等医疗资源连贯起来,形成上下联动、分级保障、互为补充的‘医养护’一体化健康服务新模式。”义乌市医保局对下一步长护险工作方向和重点非常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