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信息预披露,提议对中国及欧洲制造商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以及特斯拉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实施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税率在17%至36.3%之间,同时对特斯拉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征收9%的关税。
同日,欧盟中国商会(CCCEU)在社交平台发文,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并重申,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竞争力的提升并非由补贴推动,而是源于工业规模、完整的供应链优势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欧委会的保护主义做法将加剧中欧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向全球合作和绿色发展的前景释放出极其负面的信号。
据报道,欧盟大体上维持了从7月开始征收的临时性关税方案,拟议税率小幅下调。被抽样的三家中国车企相比一个多月前的临时税率分别下调:0.4%、0.6%、1.3%。虽然象征性地进行了小幅调降,但假意让步背后滥用世贸规则程序和破坏公平竞争的实质,仍然没有改变。
不过,这仍不是最终版本。据悉,相关方须在8月30日前提交关于这些关税的意见,最终结果将在10月31日前公布。除非获得特定多数(代表65%欧盟人口的15个欧盟成员国)的反对票,否则欧盟委员会的草案将得以实施。那意味着至少未来五年内,中国汽车出口欧洲都会面临高额关税。
7月中旬的一次初步非约束性投票显示,欧盟各国对从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关税的决定态度不一,12个国家支持,4个国家反对,11个国家弃权。
2023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起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欧委会单方面认定,有证据表明原产中国的电动汽车因政府补贴,能够以低价在欧盟快速扩大市场份额,伤害了欧盟的汽车产业。
有分析认为,某些欧洲国家支持欧盟祭出高关税,是希望中国车企会因此到本国投资建厂,从而带动欧盟汽车产业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但这恐怕难为长久之道。如果欧盟滥用贸易保护工具,加剧中欧之间贸易摩擦,导致双边贸易关系恶化,中国车企或许短期内不得不远赴欧洲建厂;但长期来看,则会加快扩展东南亚、中东、和中南美洲等更大的市场,欧盟反而可能会失去中国投资。
据悉,德国车企在华合资品牌也将被加征21.3%的关税,德国车企也发出了反对声音。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加征关税不仅会对欧洲消费者和企业造成负面影响,还将阻碍欧盟本土电动汽车市场发展,也不利于实现气候目标。德国总理朔尔茨等领导人公开反对限制汽车贸易,呼吁保持贸易“公平和自由”。
8月20日,欧盟中国商会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出,欧洲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欧盟委员会自身的报告显示,尚无充分证据证明中国的电动汽车对欧盟市场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然而,欧洲方面使用“受损威胁”来“合理化”贸易措施的做法,不符合世贸组织的原则,也是行业无法接受的。
欧盟中国商会重申,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竞争力的提升并非由补贴推动,而是源于工业规模、完整的供应链优势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欧盟委员会利用不公平的贸易工具来阻碍电动汽车的自由贸易,并采取这种保护主义做法,最终将削弱欧洲电动汽车行业的韧性,破坏公平竞争环境,并且损害欧盟自身的绿色转型。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应询表示,这起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和政治主导行为,无视客观事实,罔顾世贸规则,违背历史潮流,损害欧盟绿色转型进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只会损人害己。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终裁草案披露的同一天,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欧盟“不可太天真”,应避免与中国发生系统性对抗,欧洲不能阻挡中国崛起的事实,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9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