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方涛蒋文俐实习生秦骐
8月20日21点,上海展览中心华灯渐暗,再次恢复短暂的宁静,2024上海书展(第20届)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正式落下帷幕。闭馆前不到十分钟,还有读者陆续匆匆赶来。
7天,1000多场线下活动,16万余种精品图书,近30万人次,线下图书销售总码洋4814.83万,这是上海书展刷新的纪录。
撤展中的上海书展
如果非要给今年的上海书展拎一个关键词,相信不少亲历的读者都会和记者一样,选择“热闹”。
中心舞台场场爆满的文化讲座,各出版社展位摩肩接踵的人流、每个集章点前排起的长龙、一家数口的组队式逛展……过去一周里,上海书展不仅仅是一次书展,还是书业人的聚会、新书的展示平台、读者与作家的线下见面会,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
透过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热闹”,20年来,上海书展为何能长盛不衰?潮新闻记者驻点上海书展7天,试图从一个个为书而来的身影中找到答案。
和读者相互陪伴
上海书展的流量密码
每年八月,恰是上海最热的时节,但满城书香总能为市民找到出门的理由。
今年,记者注意到,在上海展览中心一角,有一方“上海书展回顾展厅”,简洁的展陈,不仅向游客述说着上海书展的前世今生,也承载着几代人的阅读回忆。
早在2004年,上海开始尝试在传统的包销图书发行模式中走出一条新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向全国出版同行发出邀请,在沪版图书订货会和上海图书交易会的基础上,首届上海书展应运而生。当年,共吸引497家出版发行机构参展,举办文化活动170余项。
2006年,上海书展确立了“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的主题,并首次引入了志愿者机制;2012年,上海书展首次实现场内WiFi覆盖,并引入邮政快递寄书服务,使书展更加人性化;2014年,上海书展更注重满足大众文化需求,当年举办阅读文化活动近700场,汇聚近千位中外学者名人……
上海书展现场
而2024年,上海书展超4800万的码洋成交,较去年增长35%,再次交出一张高分答卷。无疑为当下低迷的出版行业,提了“一口气”。
时至今日,上海书展早已紧密地融入上海人民的生活,形成了一种集体记忆。在全民阅读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
20年,对任何业态而言,都是一个值得回顾的节点。上海书展何以从一个地方书展,成为全国性的文化盛会,越办越精彩,越办越热闹?
与上海书展同行20年的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孙甘露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答案:“20年来,上海书展和读者相互陪伴,不断成长,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尊重阅读、尊重读者、尊重作者、尊重出版人。”
20年全勤参展
见证书展的与时俱进
“20年前,逛书展的人主要就是来‘淘书’的。当时,实体书店都是原价售卖,而书展上可以打八折,早年在上海商城做过两届的书展,那时仿佛就像一个‘图书进货批发会’,许多书迷都是领着袋子来买书的。”在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出版社展位,记者遇到了20年从未缺席书展的董子源先生,谈起变化,董子源如数家珍。
“大概10年前,随着线上销售的渠道逐渐畅通,书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最近几年,你可以看到,现在我们展位堆的书不多了,原来那可是密密麻麻的书,我自己作为读书人,我在观察,许多游客都是看看有什么新书,再到网上购买。”
董子源坦言,对于出版社而言,上海书展的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前可能是卖书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今,更像是来展示书的,甚至是来交朋友的。
不过,董子源对图书的力量依然保持信心。他告诉记者,近些年,大家对有深度、能切中热点的作品还是很感兴趣,销量也不错。说着,他拿起一本齐格蒙特·鲍曼的《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这是近日展位上卖得最好的书。
上海书展读者
北京出版集团的老员工王显永,同样是上海书展的“全勤打卡者”。
王显永告诉记者,经过多年运营,上海书展已形成了成熟、固定的流程。上海市民对书展的热情也在全国首屈一指。
“今年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集章’群体越来越大。不管是年龄大小,都有这种喜好。这里也给其他参展商提个醒儿,你看,他们不管消费不消费,都愿意盖这个章,这是移动市场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
上海书展二十年,王显永认为,读者对书的内容、品质和印刷要求显然是在不断进步的,这也促使出版行业在出书和策展等环节与时俱进。
“我们这次图书的品种也很丰富,有人文社科、文史艺术、生活少儿等,最近,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今年我们还专门设置了中轴线相关展区,把优秀文化产品展现给更多读者。”
上海书展中的小读者
老读者与新伙伴
不断扩大的“书展朋友圈”
“不管买多买少,但肯定空手而归。每年来逛一逛,就像见老朋友一样。”
读者,永远是书展的重要一环。家住巨鹿路的龚小民,是上海书展的忠实老读者,今年他已“五刷”上海书展,唯一缺席的是周末两天——“阿拉本地人么,早饭吃好就可以荡过来了,外地游客来一趟勿容易,他们都是爱书的人。我想,周末就勿要和他们去挤了。”
龚小民已退休五年,他最初的阅读启蒙还是从上海的连环画出租书摊开始的,“那时候连环画还是靠租的,动作要快,好书大家都要抢的。我是通过连环画慢慢接触到四大名著,《红岩》啊这些红色经典。看着看着,就不满足看画面了,要找书来读。”
龚小民至今还真切地记得自己参与第一次上海书展时的震撼,“那个真叫书海,当时又没有网络,我们哪见过这么多书?工作日都要请假出来待一个下午,每天要拎两包书回家的。”
退休后,龚小民有了更多时间读书,阅读兴趣也从文学作品,向旅游攻略、养生保健转移。
“现在我孙子还不会走,等他好走路了,我每年还要带他过来的,没有比买书更好的事了!你说是不是?”临走前,龚小民对记者说道。
20年来,上海书展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离不开老读者,也不断加入新朋友。
在中心舞台工作的毕家铭(左一白衣男子)
书展最后一日,记者在中心舞台遇到了刚刚搬卸一座沙发的毕家铭,这位来自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的学生,今年第一次参与书展,就和朋友一起来到了人流最大的中心舞台,做起了场务工作。
过去7天里,毕家铭保持着“早八晚九”的高强度工作,参与了整整51场活动,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有9场。
毕家铭的微信步数
“我可以给你看看我的战绩!”
打开手机微信步数,连续多日都是两万步,牢牢霸占着好友微信运动的前三。谈话间,毕家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外卖,不是晚饭,而是一只剃须刀。随后,这个年轻人有些羞赧地告诉记者,“我突然发现胡子没刮,这两天忙到连胡子都没时间刮……”
毕家铭告诉记者,虽然在中心展馆待了7天,但自己却没怎么好好逛过,撤展之前,他要趁最后几个小时赶紧逛一圈,“我觉得忙起来其实挺踏实的,每天都过得很有意义,还认识了许多从前根本接触不到的作家,明年,我肯定还会再来!”
中心舞台座无虚席的文化讲座
第20届上海书展已落下帷幕,但爱书人与书的故事还在继续。
有人说,写作者、出版人是孤独的职业。但上海书展串联起了一个出版生态,以书为媒,这场文化盛会里,写书人、出书人、读书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找到想找的书和人。
上海书展用20年时间,不断向我们证明,好书永远不寂寞。
送走最后一名游客,夜色中,记者走出上海展览中心,一个个带着不同颜色工牌,相识的、不认识的面孔纷纷主动挥手告别,说道:“明年再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9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