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软蛋儿子, 左右了靖难大势的谷王朱橞

悠然修2024-04-02 07:00:00  128

朱橞,出生于洪武十二年四月,为朱元璋第十九子。在朱元璋的众儿子中,朱橞出生一般、能力也一般,所以朱元璋并不怎么重视他。将他封为谷王,就藩于大同和北平之间的不毛之地 -- 宣府

明初时宣府地区只是大同镇的附属防区,不仅未设军镇、都司,连个像样的城池都没有。虽然朝廷为迎接朱橞就藩,新建了宣化王城(今张家口宣化区)。但这王城并不坚固,城墙还是纯土质的。

洪武二十六年,朝廷在宣府地区增设了十个卫,其中归属朱橞管辖只有四个(主要是配属给大同镇)。由于兵少且没有坚固防线,所以朱橞过得战战兢兢,时刻提防着蒙古人南下。他胆小怕事的性格,可能也是被这种环境给培养出来的。

注:现今我们熟知的明长城,在明初时并未修建。当时明朝是沿“大同-紫荆关-居庸关-燕山”构筑北方防线(内长城),宣府相当于防线以北的缓冲区。

建文元年七月,被朱允炆逼到墙角的燕王朱棣,被迫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虽然朱橞也反感自己侄子削夺藩王权力,但他并不觉得朱棣有叫板朝廷的实力,因此朱橞也没响应朱棣的号召。

此时的朱橞虽然实力不强,但对朱棣来说威胁巨大。因为朱橞一旦抢占居庸关或者紫荆关,就会对北平形成巨大威胁,所以朱棣并不放心让朱橞像其他藩王那样作壁上观。

为了震慑朱橞,朱棣抢先一步控制了居庸关并西出攻下宣化的重要屏障怀来,但朱棣也就只能这样了。继续向西进攻宣化,如果朱橞往大同逃,朱棣是抛下北平继续追,还是把本就短缺的兵力分一部分出来守宣化这块“废地”?同样如果朱橞是选择死守,朱棣有多少时间来围城呢?

就在朱棣没法彻底解决朱橞这个“威胁”时,朱橞主动帮自己的四哥解决了问题,“燕兵起,橞走还京师”。见朱棣起兵向自己攻来,朱橞没有任何犹豫,带着自己的王府护卫从紫荆关南下,去南京护卫朝廷和建文帝了。

可以说朱棣能安心谋划“绑票”辽王,以及在山东和朝廷缠斗,其中朱橞的“功劳”不可磨灭。

对于朱橞的无令离藩和临阵脱逃,朱允炆并没怎么当回事儿。一方面是靖难之初,朱允炆对平灭朱棣信心十足。另一方面朱橞主动抛下根基已无威胁,而且留下把柄,日后想怎么整治都行。

建文三年末,一直拿不下山东的朱棣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要被朝廷耗死。于是朱棣决定孤注一掷,直接南下进攻相对空虚的南京。建文四年六月,朱棣顺利甩开朝廷大军直抵南京城下。

但对于建文朝廷来说,这也并不是灭顶之灾。

首先,南京此时虽然相对空虚,但好歹还有近十万亲军禁卫和守军,还没到无兵守城的地步。而且南京是被明朝营建三十多年的都城,不仅城高墙厚,粮草、军械短时间内也不会短缺。

其次,朱棣之所以冒险孤军南下,主要是他啃不下山东。而拿不下山东的主要原因是,攻不下济南。简而言之燕军的攻坚能力不行,只要南京城内不乱,正常情况下燕军很难攻破都城。

最后,时间和大势还朝廷这边。朱棣还未过江时,朱允炆就已向全国发出了勤王诏令并派人前往京师周边募兵。如果朱棣短时间内攻不下南京,很有可能反被朝廷围歼于南京城下。

但是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克的,此时南京城内的谷往朱橞又怂了,他担心城破之后自己四哥算旧账。

为了稳住朱棣和拖时间,朱允炆分批派曹国公李景隆、谷王朱橞、安王朱楹出城与朱棣议和,朱橞则趁这个机会认了“新主”。六月十三日,朱橞率自己的护卫叛乱,并打开城门迎朱棣大军入城。

乙丑,上至金川门。时诸王分守京城门,谷王橞守金川门。橞登城望上,遂按兵而入。

《明太宗实录·卷九》

南京的突然陷落,完全出乎朝廷上下的预料。不然朱允炆和他的一干忠臣们,即便是守不住南京,也还有逃跑出城再组朝廷的机会(朱棣那几万兵马不可能把南京围死)。真要是这样,靖难的胜败还未可知。

某种程度上,朱橞决定了“靖难”的结果。对于这个大功臣,朱棣也给予了足够的回报。

不仅赐其卫士三百人、黄金三百两、白银三千两、岁增禄米三千石(谷藩护卫中也有近六百人一同获升迁和赏赐)。当年十月,还将朱橞从苦寒危险的宣府,迁藩到富庶安全的长沙。

永乐二年,朱橞的嫡长子和次子,出生未满周岁,朱棣就破例分别册封为谷藩世子和醴陵郡王。永乐三年,朱橞入朝觐见。返回长沙时,朱棣亲自送至三山门上船。

心理怯弱者,膨胀起来往往更加难以自我抑制。

凡朝臣奉旨至王府,或因使经过见王,并行四拜礼。虽三公、大将军,亦必四拜。王坐受之。若使臣道路本经王国,故意迂回躲避,不行朝王者,斩。

《皇明祖训》

朱元璋为了凸显朱氏皇族的尊贵以及与众不同,规定在朝大臣经过藩地时,需主动跪拜藩王。不过为了营造各自名声,这条被执行的并不严格。一般朝臣如何没正事和藩王交涉,途径藩地时会选择回避不见,藩王也会假装不知。

永乐七年,致仕还乡的兵部尚书、忠诚伯茹瑺,路过长沙时,就没按规矩去跪拜朱橞。但朱橞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蔑视和侮辱,于是告御状把茹瑺送入锦衣卫大狱(后死于狱中)。

除此之外,朱橞也开始在长沙夺民田地、侵吞赋税,还滥杀无罪之人。谷藩长史虞廷纲劝谏其谨守朝廷律法,朱橞反以虞廷纲诽谤亲王为由将其斩杀。

放纵自我带来的快感,不仅让朱橞以天命之子自居,还给自己伪造了一个“十八子得天下”的谶语,“伪引谶书,云:我高皇帝十八子,与谶合。

注:朱橞原本是十九子,因朱元璋的九子赵王朱杞早夭可不计入伦序,所以朱橞也可以十八子自居。“十八”有吉祥、好运等寓意,佛教中“十八子”代指十八界,有位高权重之意。

随着自我陶醉,朱橞的“心”愈发大了起来。于是他起了像四哥学习的心思,开始在藩地“藏匿亡叛,造作舟舰、弓弩、器械,教习兵法战斗之事”。

永乐十四年初,长得和朱允炆有点像的蜀藩崇宁王朱悦燇因闹情绪,私自跑到谷藩消遣。自觉已准备得差不多的朱橞,就以“建文君初实不死,今已在此”为由,写信鼓动蜀王朱椿跟他一起谋天下。朱椿没有犹豫,转手就向朝廷举报了朱橞。

朱棣接到消息后,一边急召朱橞入京(南京),一面亲赴南京准备依祖制召集皇室宗亲审问朱橞。被告谋逆能有什么好下场?但事到临头,原本有造反之意的朱橞却又不敢放手一搏了,老老实实的跟着朝廷敕使去了南京。

最后宗室皇亲公议其罪当“按法诛之”,为示皇恩浩荡以及怜爱手足,朱棣免其死罪削去王爵并废为庶人,谷藩就此除国。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910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