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连线”已服务达8万人次

南方都市报2024-08-21 00:00:00  74

在亲情连线小屋,配备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员负责连线工作。

卢玉亦为留守老人拨打视频电话联系家属。

一通视频电话,几句家常话语,却打开了心扉,温暖了心田。

9岁的小莹和弟弟住在广东韶关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最近放暑假,他们隔三差五就往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跑。为什么?在站内有一个“亲情连线”小屋提供视频连线服务,姐弟俩能在视频通话里看到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妈妈。

南雄是广东省内外出务工输出县之一,现有8000多名留守儿童。如何让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家庭的温暖?近年来,当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了一个个“亲情连线”小屋。一块屏幕,两地情思。虽是“云团圆”,却让陪伴成为最好的关爱,让亲情一线相牵。

据介绍,南雄现有“亲情连线”爱心小屋193个,覆盖所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自项目2022年启动以来,累计提供服务达8万人次。

一通视频电话让“亲情一线牵”

文明实践站内的“亲情连线”小屋不大,却足够温馨——有绿植、照片墙等装饰,有些小屋还是当地村干部和孩子们一起布置的,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屋的“标配”是几台智能手机。对于农村的一些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来说,智能手机还是稀罕玩意儿。部分家长因担心手机影响学业,没有给孩子买手机。而一些留守老人虽然有手机,但不知道怎么用。

科技的发展让通讯变得触手可及。在“亲情连线”小屋里,智能手机的主要功能就是视频通话,让分隔两地的亲人能见上面、说上话。

9岁的小莹和弟弟住在韶关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正值暑假,他们隔三差五就往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跑。当日,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她们拨通熟悉的号码,与在外地务工的母亲视频通话。

灵潭村村委会副主任雷小燕告诉记者,两姐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家,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性格比较内向。刚开始,两姐弟走进“亲情连线”小屋进行连线时,接入视频后两眼怯生生地盯着父母看,电话里往往只剩沉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没法关心她们的学习和生活,姐弟两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愈发疏远。

雷小燕当起了调解员的角色,让姐弟俩跟爸爸妈妈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聊聊在学校、在村里发生的事儿。随着视频连线的次数多了后,在小屋内安排的“云团圆”成了彼此心照不宣的相聚时刻:在视频里,小莹和弟弟向爸爸妈妈请教作业的难题、讲述学校发生的小故事,爸爸妈妈在电话那头也给予了姐弟俩更多关爱和鼓励……

2022年4月起,韶关南雄针对市内留守儿童、老人期盼亲人的陪伴、渴望家庭的关爱等实际问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探索打造“亲情连线”爱心小屋,搭建亲情沟通的温馨空间。小屋不仅配备了高清视频通话设备,镇村两级还配备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员,确保有专人负责“连线”工作。

雷小燕告诉记者,当地村干部采用划片区负责“连线”机制,覆盖村内所有留守儿童,致力于打造“可移动”的“亲情连线”小屋。儿童既可以就近入屋进行视频连线,还可预约上门进校服务。“只要有谁需要,我们就上门帮他们连线”。据统计,灵潭村“亲情连线”小屋常态化开放式,从2022年4月开始至今服务了有1600多人次。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南雄市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雄属于外出务工输出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数量多。部分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不同程度存在心理健康、与父母的感情联络沟通不畅等问题。

如何让父母在外安心务工,让小孩在家健康成长?几经探索,南雄市委决定由南雄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牵头打造“亲情连线”全民服务项目,打通宣传、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我们制订并印发了工作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压实各环节工作责任,利用工作微信群、家长会、干部走访,以及农村大喇叭等进行全覆盖宣传,让‘亲情连线’项目家喻户晓,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烦心事。”南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温春花说。

“南雄市现有8000多名留守儿童。现有‘亲情连线’爱心小屋193个,覆盖所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自项目2022年启动以来,累计提供服务达8万人次。”据南雄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齐建介绍,近年来,“亲情连线”爱心小屋已帮助8000多名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实现常态化“云团圆”。

和留守老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亲情连线”小屋打造完成后,南雄市水口镇河村委会委员卢玉亦发现,村里有些留守老人行动不便,无法享受到“亲情连线”服务。

为此,她迈开腿、敲开门,主动上门为这些留守老人拨打视频电话联系家属。随着上门的次数多了,她和一些老人还处成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

村里有位70多岁的留守老人,卢玉亦时常为其和子女提供连线服务。一来二去,她与一家子渐渐熟络起来。除了逢年过节相互问候,她在力所能及时也经常上门帮助。

卢玉亦记得,有次老人家抱怨家里种的蔬菜收成不好,她留了心,下次再上门,便捎上自家种的一些青菜给老人尝鲜,老人家看到后连声感谢。“还有一次是妇女节,我们村里组织妇女代表做了糍粑,想到她就送了一点去,结果对方感动得直掉眼泪”。

“亲情连线”不仅弥合了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也让对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关心关爱成为常态。在一声声问候、一句句寒暄中,温暖在传递、文明在传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韶关南雄打造的“亲情连线”服务持续拓展“服务圈”,将服务对象从留守儿童拓展延伸到困境儿童、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推动“亲情连线”服务更宽领域,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群众喜爱的温馨家园。此外还衍生出诸多拓展服务,诸如“亲情连线”+传承传统文化活动、“亲情连线”+红色故事、“亲情连线”+进校园服务、“亲情连线”+云上生日会等“亲情连线+”系列活动,以“亲情连线”服务项目为依托,让“亲情连线”服务内涵更丰富、品牌更响亮、活动更具吸引力。

采写:南都记者张思琦受访者供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8882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