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概,一个有态度的财经自媒体。
昨天的股市,啥热闹?孙猴子呗!还有那个宇宙行——工商银行,重新夺回了市值第一,这气势!话说回来,孙猴子和工商银行,咱们到底学谁呢?咱得学工商银行,我这儿跟您叨唠几句吧。
首先,题材股,你玩儿不起啊!
要说最近的市场,冷得跟冬天似的,就昨天,指数跌得凄惨,气氛也是低至冰点,跌停的股票一大把,全天上涨的才600多家,真是惨不忍睹。然后那些剩下的短线活跃资金就抱团炒题材,题材倒是挺多,结果资金抢着抢着,人心散了,队伍也垮了。这种情况,咱们普通投资者可得敬而远之,因为实在是太难搞了,资金互砸,路被挡住,最后只能自顾自,哪有机会上车,别人早跑了。所以啊,别玩儿概念股了!
再说回宇宙行,有人说,这不是明摆着让人追高吗?那我再来给你们剖析一下!
其次,谁在炒作银行?
这轮银行股的上涨,机构换着花样儿给咱们科普。
在过去,银行股的涨跌是跟经济形势紧密挂钩的。经济景气时,银行股就涨,特别是跟房地产相关的那几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现在,大家都学聪明了,看日本的衰落,就得出一个结论,银行是稳稳的红利资产。虽然这会儿大环境不好,其他企业业绩也惨,但一比起来,银行还算过得去。于是乎,银行股越涨越高,新的故事也越来越多。
除了国家队,保险公司算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不亏钱的投资方。他们去年的保单资金增加了10%,今年上半年又涨了近10%。这些钱不能乱花,更愿意买红利资产。毕竟,就股息率来说,他们还是划算的。所以,保险公司的钱基本上都买了红利资产,其中银行股自然是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如何参与银行股?
以史为镜,观察一下那些启动红利股是怎样熬出来的,自然就心中有数了哈!
谁心里都明白,像银行股这样的大块头,必然是机构资金在使劲儿搅和!
但是啊,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跟咱们这些小散户可大有不同,大部分人根本就瞅不出这点儿差别来,那咋办呢?
其实呢,早就有这种大数据统计神器了。
简单来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保个底,经过长期的累积以后,再用大数据模型算一算,咱们就能看出各种迥异的「交易行为」特色来了,这个可是非常关键,大家来瞧瞧下面这份数据:
在上图里,那根橙色柱子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中的「机构库存」数据,这个玩意儿就反映出了机构资金操盘的心思,要是「机构库存」数据闹得欢腾,那就是说玩刷子的机构资金越多,这些钱折腾的时间也越久。
在这儿啊,关键不在于有机构资金在那股儿瞎搞,咱得盯住,股价没动静之前,这些机构资金就已经开始动手了,这个过程长达10个月,机构的钱,可是砸出来的,那么容易就放弃,怎么可能,而且布局时间越长,对未来的期待就越高,所以这才是关键,要紧密盯着机构的动静,所谓啥品种的个股这时候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但是也会有小伙伴提到,现在都这样了,还谈啥潜伏,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现象!
第四,机构的回补行为!
任何股票都无法避免上涨与调整的交融,只要能抓住那些回调的小机会,那轻松上阵自然不在话下,当然是回调,还是做头,这可是让人挠头的大事,但实际上也并非无解。
因为交易行径是不能藏猫猫的,从大的数据中就能发现,实际上回调的实质就是大资金搞点小动作,故意往下砸股价,但最后还是得买回去,这就是所谓的“回补行动”,而我是通过大数据来看,这类红利股一路飙升的过程中,出现过好多次这样的回调情况,那问题不就变得简单明了了吗?看看下图:
在上图中,红色箭头标出的地方,有两组数据,一组就是交易行径数据,另一组就是之前提到的资金活跃程度数据,当机构开始活络起来的时候,显然现阶段的操作就是机构操刀的,当机构开始回补的时候,那可不就是调整快要收尾的时候嘛,多余的话就别说了,大家看看图就明白了。
像是图里大家看到的,短暂做空后,迅速回补,股价差不多也就止跌回稳了,当然了,洗盘嘛,肯定是想要继续往上冲的,于是就出现了上图这一幕幕,看似股价随时可能倒塌,结果居然还能成功逆袭。
所以,最后想说一句,当你各种质疑红利股的时候,会发现小丑竟是自己!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88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