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资本都爱投哪个赛道

新浪财经2024-08-20 18:29:02  96

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石青川|北京报道

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加码科技创新,在创投领域,“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不仅是政策所指,更是产业所向。

什么是硬科技?资本正在竞逐哪些硬科技的热门赛道?记者采访调研过程中,很多投资机构都在关注硬科技领域的项目,但毕竟硬科技是个宽泛的概念,对于投资人来说,找对赛道和项目,既需要胆识和果断,更需要远见和智慧。

硬科技热门赛道在哪里

硬科技是近年来创投圈避不开的重要话题。在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发布的子基金名录中,大部分科创专项基金都是专注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上海智峪生物科技专注于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其联合创始人王晟对所研究领域的直观感觉就是“卷”,他特意叮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要写出他们最新的研究项目名称,因为在生物计算领域现在太容易出现“我研究什么,别人就跟风研究什么的情况”。

而另一位从事卫星信号处理解调领域的创业者吴远,对他所在领域的感受则是“苦”。“国内鲜少有人做这一块,我们跌跌撞撞做了两年多。希望过了今年就能如预期一样,进入业务增长周期,这样公司压力就会小很多。”

尽管硬科技投资很热,但并非所有硬科技领域都被涵盖。据执中ZERONE统计数据显示,近4年,战略新兴行业公司融资金额占全市场比例逐年攀升,从2020年不足50%,到2023年比例已经超过61%。2023年创业投资在电子信息行业愈发火热,投资案例占比32%,投资规模排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医疗健康,细分赛道则主要集中在半导体、信息化服务、生物医药、医疗器械。

北工投资是一家纯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其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岳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北工投资目前累计投资项目140余项,母子基金总规模逾300亿元,投资领域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领域。

他向记者透露,北工投资重点聚焦半导体上下游相关设备和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精尖产业,因为支持此领域的企业发展有利于推动解决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中的重大困难。同时,这些领域的项目兼具较强的科研战略价值和市场应用空间,所投行业不仅能够在经济增长和市场发展中受益,且能够通过核心技术优势具有一定的风险抵御能力。

上海映世长佰投资有限公司则是一家完全民营的投资机构,其董事长查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长佰资产旗下基金主要布局高端视觉显示装备制造及相关的半导体、脑科学治疗医疗设备及相关的医疗服务、高端装备制造及航空器制造等。

在投资方式上,他介绍,除了未上市的硬科技投资项目,每个基金还都配置了上市公司受让股权或控股权的模式。

浙江复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周丽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复聚投资自创立以来便高度聚焦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高科技实业投资,在他们的投资案例里,不乏早中期的中小企业,例如国自机器人、可胜技术、至控科技等,经过多年发展,均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不难看出,在硬科技赛道的布局上,各类投资机构更关注半导体、新能源、高端医疗等赛道,与制造相关的项目也更受其追捧。

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双向奔赴”

上海腾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唐军民曾经历过新加坡投建苏州工业园全部过程。他很早就在布局硬科技领域,氢能、航空航天、声波技术等赛道都有涉猎。唐军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几年外资企业落户中国的研发项目越来越多,制造业项目则逐年减少,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他还发现,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部分成果和专利没有得到有效转化。他认为,当下中国必然会重视硬科技产业的发展。因此他也一直在寻找并投资这些看起来非常专业的科技类项目。

泽华基金合伙人易兰广最近也在寻找硬科技项目。他认为,了解技术逻辑跟导入战略资源是投资人最吸引硬科技创业者的条件,而这两点也几乎已经成为现在硬科技投资机构的标配。

“资方跟在我们后面追着投,但我们有自己的选择。有产业背景的资方优先考虑。”闪马智能CEO彭垚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硬科技项目都优先选择能匹配产业资源的投资机构,因为对成交业务有利。“比如我们的业务涉及交通领域,那么有公共交通行业背景的资方会成为我们的选择,这样有利于后续业务的开展。”

王晟也有同样的选择。“朗煜资本是我们天使轮投资机构之一,选择他们的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它的股东中有苏州地方的国资,另一个便是股东中的博瑞医药。这家上市公司在生物制药领域有足够的产业配套,对我们研发工作与业务展开都有很大帮助,他们可以快速帮我们实现产业化。”王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该如何实现投资人与硬科技创业者的“双向奔赴”?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其投后服务做得比较重,除了现金投资,还要对接产业资源。“例如在光芯片领域,我们出资参与发起了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陕西光电子先导院,为芯片项目提供设备及产线租赁以及配套设施服务。”

米磊解释道:“我们不把自己定位为单纯的投资机构,而是一个专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硬科技投资孵化平台。当科学家需要钱的时候,我们就做一个基金;当科学家需要仪器和平台的时候,我们出资参与发起了陕西光电子先导院。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科技项目加速从小试到中试再到量产的过程,解决硬科技企业初期不具备自建工厂能力的问题。硬科技项目便可以快速验证技术实力,获得客户认可。”

机器人手臂和半导体生产线视觉中国

硬科技要足够“硬”成功率才高

“硬科技投资不少是政策导向,这些投资是地方政府为提升当地就业、GDP等的一种举措,所以政府的投资比较积极,但相对应的资方就会要求项目有固定资产投入、厂房建设等。”大道无极(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崔诚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他认为,这就是为何制造相关的项目更受资金追捧的原因。

主要给未上市企业做FA(财务顾问)业务的崔诚龙觉得,地方政府背景的资金对于创业期的企业并不友好,很难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并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类项目回报周期较长,指望短期内有巨大增长,甚至实现盈利,很可能会拔苗助长。

持这种想法的投资人并不少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机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资的投入有时候因太注重某些指标而不理性。因此部分投资人也担忧,投资涌入的硬科技赛道是否有形成“泡沫”的风险。

唐军民也认为,大规模发展硬科技是对的,但要有方法,先要培养人才,有了基础才能真正扩大规模。“不能一窝蜂全上,最后很难收拾。”

另一部分投资人则认为现阶段真正的硬科技投资门槛很高,敢于进入的投资人数量还不足以吹出“泡沫”。他们普遍认为投资硬科技是一项系统工程。

“强化企业赋能和生态体系搭建,比单纯的‘钱袋子’投资更能帮助被投企业成功。”岳鹏认为,硬科技通常涉及深度技术或前沿科学,这意味着进入门槛高,技术开发难度大,需要投资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理解能力。与此同时,硬科技领域的研发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包括人才、设备、实验室等资源,这也意味着更长的研发周期,需要投资者能够承受长时间的投资回报周期和较高的风险。

从目前市场来看,对于硬科技的投资确实需要更专业且更具前瞻性的眼光支撑。

例如半导体这个行业,在投资热潮来临前,中国与国外企业相比有不小的差距。米磊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当时中国的技术较外国有显著的代差,且这个行业周期很长,风险很高。中科创星之所以愿意投资,并非是从单一经济价值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更高的社会影响、国家发展等层面思考。“从国家和产业的角度看,我们需要把半导体这个短板做起来,所以半导体的战略价值很大,潜在价值很大。”

米磊表示,高精尖的项目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只要项目的技术足够“硬”,那么它的成功率就会高。“我认为做更难的事情反而更容易成功,因为一般人会选择有参照物的事情,风险相对小。但这也会造成行业拥挤,淘汰率会很高。”

彭垚也认为国内硬科技远没有到有泡沫的地步。“美国在AI领域的投资可能有点过热,从美国AI领域人员工资的膨胀速度便可以感受出来。但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迹象,国内现阶段在硬科技领域投资还都比较谨慎,即使是融资案例发生较多的AI领域也还鲜少有估值虚高的情况出现。”

硬科技投资机遇不少但挑战不小

对于现阶段硬科技投资的“痛点”,除了部分投资人担忧的“泡沫”外,投资人才稀缺、投资门槛更高也成为硬科技项目与投资人们共同面对的长期问题。

“投资硬科技,具有周期长、难度高、风险高、不确定性高的特点。硬科技创投需要复合型人才,最好是搞技术出身,能理解被投企业的底层技术逻辑,同时还要懂金融的规律,把两个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既要懂科技,又要懂金融,还要懂产业。”米磊说。

查军透露,硬科技初创企业一般擅长核心专利申请和技术开发,所以投资人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和市场评估很重要,投资机构长期有熟悉的一线企业家群体以及行业专业人员才能迅速、准确、深入地了解行业,并识别“硬科技准独角兽”。

米磊还总结了科技创新和金融资本的三个矛盾:“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金融资本要求确定性;科技创新需要长期资本,一些金融资本不够有耐心;科技创新早期的成果转化需要一些资金用于验证,但大型机构资金体量过大,难以给初创期硬科技企业注资。”

因此他认为,硬科技企业需要更高素质更高水平的劳动资料,例如造芯片需要光刻机等。这也意味着硬科技企业要面对数据处理、新材料应用、新能源应用等新问题。

正因如此,投资机构也开始更注重投后服务。

华金大道董事长邓华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在募资方面,由于市场整体趋冷,LP(有限合伙人,一般指资金方)变得更加谨慎,对GP(普通合伙人,一般指基金管理方)的业绩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投资决策上,投资人越来越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成长潜力,而非单纯追求高估值;在评估指标方面,除了财务指标外,团队背景、市场定位、技术壁垒等非财务因素也变得尤为重要;项目管理方面,投资人倾向于更深度地参与被投企业运营,提供战略指导和资源对接,以提升投资成功率。同时,对于硬科技类项目,由于其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管理上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洞察力。

岳鹏也认为,硬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通常需要多个产业链环节的协同配合,这就需要投资者具备产业链资源和协调能力。“所以硬科技的投资者需要深度参与到项目的研发转化过程中,通过提供资金、人才、设备等资源,帮助项目顺利进行。还需要支持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包括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等各方,以帮助项目的发展。”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15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8411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