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六十七卷 汉纪五十九
东汉·汉献帝建安十九年(甲午,公元214年)
【原文】(原文很长可以跳过直接看解析)
诸葛亮佐备治蜀,颇尚严峻,人多怨叹者。法正谓亮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驰禁以慰其望。”亮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敝,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矣。”
【译文】(原文很长可以跳过直接看解析)
译文太长,所以略过。
【解析】
上面一段是诸葛亮与法正关于治理益州的对话,显然两人是有一定分歧的。
咱们一点点来说。
按照法正的说法,刘备作为外来者夺取益州,要稳定住局面,就必须实行仁政。
这个也是历朝历代对于新攻略下疆土采取治理方式的一种惯例。
任用原有官吏、给予税赋优待、确保地方豪强、大族利益,基本上就能够稳定住局面。
对此法正还用刘邦平定关中的故事来说明。
对于法正的这个说法,诸葛亮是有不同观点的。
首先,刘邦用仁政,是建立在秦国用暴政的基础上,可以迅速收拢人心。
其次,益州的问题在于其本身制度、规矩就崩坏了,刘焉、刘璋父子表面上是益州一把手,但对下面的管控极弱。
最后,如果继续对益州用仁政,只会导致原本制度、规矩进一步崩坏,更不利于刘备集团在益州树立权威。
不过诸葛亮还一点没有说出来。
后续刘备肯定要以益州为基地攻打曹操,如果继续采用仁政沿用益州的原有制度,则极其不利于调度资源集中干大事。
还记不记得诸葛亮对自己的评价“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乐毅长在军事,管仲则是法家的代表人。
法家的特点并不单纯是搞严刑峻法,法家的长处是建立制度实现自上而下的资源全面调度,在乱世采用法家治国的战斗力极强,比如秦国、早期魏国都是法家治国的典范。
诸葛亮搞这个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确立制度来为后续攻打曹操打基础。
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
树立法威,规范行为,让人知道恩自上出,更明确刘备集团的统治权威地位,知道归谁管、谁是老大。
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
爵位赐予慎重节制,因为稀缺才珍贵,否则大家都给,激励的意义就没有了。
而贵爵,更是商鞅耕战策略的延伸。
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矣
荣宠与恩德双管齐下,明确上下尊卑等级,明确国家规矩法度,之后就是调度资源位做准备了。
诸葛亮知道,对曹操战争旷日持久,必须先高度统合整合内部,对内完成强有力的约束,这样在常年征战中才能避免可能发生的内乱。
如果用法正说的,采用原有的相对仁政,只要刘备和曹操干上,刘备就会发现后方一大堆破事乱事在给他扯后腿。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咱们再把这个东西稍微升华一点。
法正提出的这一套东西,属于典型的儒家治理思路。
儒家的治理思路一教化、德教为主,其目的是通过个人行为的自我约束,来减少管理成本。
同时,因为对社会的宽容与宽松,儒家倾向于通过一些管理成本消耗来确保整个管理体系低效运转,以维持整体的稳定。
这么做的好处是,采用儒家思路治国,只要皇帝不乱搞,没遇到天灾人祸,能够让王朝灭亡的只有历史周期律,坏处也明显,没办法集中力量干大事。
而相比较儒家的小政府,法家则是典型的大政府思路模式,通过制定详细的法律,通过官僚队伍强力执行管控,来控制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如此负面效果也突出,即管理成本极高,因为你要维持庞大的官僚队伍,且一旦出现皇帝不靠谱,这套制度必然带来极其可怕的负面效应。
当然,这个是题外话了。
【闲扯】
以前几个文章都提到新官上任三把火要立威。
为什么要立威,如何立威,也捎带说了一些。
上面内容则是诸葛亮关于立威这事理解。
立威,字面上理解,咱们容易理解为树立权威用一种强硬手段去压服别人。
所谓立威,其实是要树立作为管理者的地位,让众人形成你是老大的共识。
结合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定关中,实行怀柔政策也是立威。
再看诸葛亮提出治理蜀地采用严刑峻法也是立威。
只要你能够收人心都算是立威,区别只在于你需要立威的对象处于什么状态。
而人心,无非是恐惧与贪婪,对于作为领导的你而言,你能用的无非就是赏罚。
记住,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如果说你下面的员工经常面对考核、扣款,批评,你再强硬也没用,人家麻木了。
这个时候你就不能用杀鸡儆猴这种方法,你要用,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那你就要适当怀柔、放松、放宽,让下面觉得你这人不错是在为他们着想。
你还要记住,欲壑难填,得寸进尺。
如果说下面的员工平时一般表现,亦或者比较散漫,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用给钱、给奖金的方法来做。
我就见过有些领导上任后找理由给下面发钱,但结果往往并不好,人家拿钱了不但不感激反而还照原样,最后变成你不给奖金让渡利益就不办事。
所以对于这种,就要杀鸡儆猴、搞考核,让下面觉得你这个人有威严,然后才是适当奖励。
当然,这么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通过立威之后,你想干的事情,下面会真的去干,这样才叫有成效,如果没有做到如此,说明立威没有起到效果。
领导立威这个事情,并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有的时候要多次立威,甚至经常立威,才能够确保自身的权威。
而立威的手段,并不单纯的是宽仁和严苛,而是两者混用、交叉的用,这样才能够起到立威的效果。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8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