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澎湃新闻《新引擎》周刊主办的2024新质生产力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主题为“新改革新动能:穿越周期”。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李晓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在本届大会发表主旨演讲。爱尔眼科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吴士君,峰飞航空科技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谢嘉和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产品总监董瑾怡,就医疗、低空经济以及人形机器人等行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展开圆桌讨论。上百位来自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嘉宾出席大会。
在当天的大会上,与会嘉宾从金融支持、创新主体、人才支持、营商环境等角度,就上海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系列建议。
8月15日,由澎湃新闻《新引擎》周刊主办的2024新质生产力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主题为“新改革新动能:穿越周期”。
要成为科技原始创新的高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原始创新很关键。刘守英表示,上海需要发展模式的转型,要真正成为一座创新型城市,其核心就是成为0-1突破的科技原始创新的高地。从教育和人才发展上入手,机制需要改革,建议以几所大学的科研优势建设大学创新园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国家实验室,要引领科技原始突破。“上海应该成为新质生产力革命的发源地,包括通过传统产业赋能和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培育。”
他指出,要构建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的实现形式、金融体制、产权制度、要素市场等,应该围绕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上海重点为构建新质生产力革命发源地来实现一系列改革。
贾康建议,在实质性推进教育、科研体制改革之中,充分利用上海的教育、科研、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政产学研金”的结合与协同攻关,并以最开阔的胸襟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一切积极成果,引入“外脑”,助力上海的超常规创新发展。
吴萨表示,所有的创新最主要的是人,人是其中最有活力的因素。“教育和人才是相通的,但教育是解决公平性问题,人才要解决特殊性问题。高科技人才的作用不可估量,只有在最高的人才高地上才能涌现最先进的人才。上海有这样的能力,也有培养国际一流人才的定位。”
他建议,上海要打造建设开放的前沿,在这个基础上引领先进产业。“上海可以率先跑出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和未来产业,以此来辐射带动其他地方的发展。要探索辐射引领,当站在高峰的时候,流下来的雪水就能够滋润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地方感受到技术和经济辐射的带动力。”
打造上海“软实力”
在谈到上海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贾康认为,基本思路方面,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努力中,应继续以“上海自贸区原则体系”,作为推进全局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创新依据,采取“企业负面清单+政府正面清单与责任清单”,即企业“法无禁止即可为”,在以高标准法治化保护产权、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充分调动一切聪明才智去试错创新,才能形成所期待的活力局面;政府方面则“法无授权不可为”,要有正面清单,且有权必有责,事前事中事后要发展绩效考评,量化结果成为对官员体系问责的奖惩依据。从而以改革攻坚克难形成强劲新动力源——制度创新伴随思想观念创新,充分打开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潜力空间,上海应争当中国首屈一指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化先行区。
李晓超表示,上海一直是全国经济的排头兵,资金、人才,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也应该会走在前列,要走在前列就要着重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注重扩大市场,根据地缘优势、资金优势把上海对市场的作用发挥出来。制度上,要形成有利于大家创新创业的新局面、新格局、新面貌,减少创新过程中的障碍。
此外,贾康表示,注重在上海提升“硬实力”的同时,以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开放等多维度的统筹发展、兴利除弊,打造上海“软实力”,更好擦亮城市名片和提升国际范围内的美誉度,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面综合支撑,引领跃迁式发展。
董瑾怡指出,上海具备优质的人才基础,包括人才引进政策、对高精尖人才归国创新创业的引导,对人才培养的扶持等,都在助力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
吴士君表示,政府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环境,可以让创新主体的企业更加从容,进行长期的研发投入,从而让新质生产力能够源源不断。
谢嘉表示,上海引进人才有优势,如何让这些人才留得住、留下来真正继续创新,需要有更加好的激励政策和措施。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79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