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乒乓球赛场上,有一位老阿姨,以她那标志性的短发和从容的微笑,走进了全世界的视野。
61岁的高龄,还能活跃在奥运会上,她有着怎样的故事?她比赛,是为了钱、为了名,还是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倪夏莲,1963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就展现出对乒乓球的非凡天赋。
她的乒乓球之路始于水泥地上的自学,经过启蒙教练郑申康的慧眼识才,她得以进入体校接受正规训练。
她长得矮小,开始的时候其实并不被乒乓球队看好。但是,她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她过关斩将,最终在1979年入选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开始了她辉煌的职业生涯。
在中国国家队期间,倪夏莲与队友们并肩作战,取得了诸多荣誉。
1983年,在第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她与郭跃华搭档赢得混双冠军,同时与曹燕华、耿丽娟一起夺得女子团体冠军。这些荣誉不仅证明了她的实力,也奠定了她在乒乓球历史上的地位。
国家队的生活对倪夏莲来说是一段充满挑战的岁月。尽管技术出众,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她发现自己难以获得主力位置。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竞争压力,让她感到身心俱疲。她只想专注于比赛,享受乒乓球带来的乐趣。
1986年,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退出国家队。
退出国家队后,倪夏莲并没有放弃她的乒乓球梦想。她先是进入了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英语班学习英语。
有了语言基础,她远赴欧洲,最终接受了卢森堡投来的橄榄枝,进入了卢森堡国家队,找到了她新的归宿。
1991年,她开始代表卢森堡参加国际比赛。此后在多项国际赛事中屡创佳绩,包括欧洲锦标赛女单冠军和世乒赛女双铜牌。
在卢森堡,她以其独特的左手直板长胶打法,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对手。
倪夏莲的乒乓球生涯是历尽磨难,而她的婚姻也不是一帆风顺。
她有两任丈夫。第一个丈夫名叫林宏伟。两人在1990年移居卢森堡,并在那里开了一家乒乓球俱乐部 。
可是,夫妻二人对未来有着不同的想法。林宏伟希望倪夏莲能够放下球拍,将重心放在家庭上;而倪夏莲则想继续她的乒乓球生涯。
两人在发展方向上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他们分手。39岁的倪夏莲在2002年与第一任丈夫离婚了。
其实,在倪夏莲进入卢森堡队的时候,有一个男人已悄然爱上了她。
Tommy是德国籍瑞典人,从1994年开始在卢森堡国家队执教。2002年倪夏莲离婚后,Tommy主动追求她,暗恋了她多年,如今终于有机会了。这份坚持与执着最终打动了倪夏莲。
在卢森堡获得各种大奖与荣誉后,倪夏莲不满足,她不想停下来,她要一直参加比赛。庆幸的是,她的年龄也没有成为她参赛的障碍,即使到了一般人正常运动生涯结束后的年龄。
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她连续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以及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成为奥运乒乓球史上年纪最大的参赛者。
2024年巴黎奥运会,61岁的倪夏莲再次站在了奥运会的赛场上。
这一次,她不仅是参赛选手,更是中国混双组合孙颖莎和王楚钦的陪练。面对技术与朝鲜队金琴英类似的挑战,倪夏莲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无私地传授给了年轻的中国队选手。
很多人都不明白,她又不是教练,而且她已经是外国队的运动员,甚至她还要和孙颖莎比赛 ,她为什么还要给孙颖莎做陪练?难道是为了钱。
其实,此时的倪夏莲不差钱。
倪夏莲曾表示,她之所以能够站在国际赛场上,离不开祖国的培养和支持。因此,当有机会回报祖国时,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陪练的请求,即使这意味着她可能在随后的比赛中处于不利位置。
有些人,出了国,加入了外国的球队,并不意味着她对祖国的背叛,她只是想打自己热爱的球,而外国正好有这样的机会。
2024年7月31日下午,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32强赛中,倪夏莲与孙颖莎对决。最后,孙颖莎以4比0的比分战胜了倪夏莲,晋级到了16强。
在与孙颖莎的比赛中,倪夏莲的每一次挥拍、每一次跑动,都充满了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对比赛的尊重。
当比赛结束,她激动地抱住孙颖莎,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她知道,尽管个人的比赛已经结束,但她的经验和智慧已经为中国乒乓球队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在巴黎奥运会期间,曾有记者询问倪夏莲关于参加奥运会是否有奖金的问题。
倪夏莲对此的回应是,她打球并不是为了钱,她认为时间对她来说已经不多了,她更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享受乒乓球带来的乐趣。
她表示,自己还有很多其他的事业要做,打球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
倪夏莲参加巴黎奥运会,不为金钱,不为名利,她为了什么?她的行动和选择,是对乒乓球最深沉的热爱,对比赛最纯粹的享受,以及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感。
她的情怀,如同她在比赛中的表现一样,纯粹而高尚。她的每一次挥拍,都不仅仅是为了比赛的胜利,更是为了传递那份对乒乓球的热爱,对祖国的深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19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