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DM-i技术为何厉害? 这次我们从实践到技术理论, 双重体验分享

驾核报告2024-08-05 13:11:41  74

都说比亚迪的第五代DM-i技术厉害,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厉害?前不久笔者参与了比亚迪的油耗测试,不仅从理论的角度学习了第五代DM-i的技术细节,也从实践上跑出了2.54L/100km的馈电油耗(实测车型为低配版海豹06 DM-i)。

先说实测的部分,我们这次试驾的车型为低配车型,80公里的版本。除此之外,本次的测试也是非常严谨,首先看准备阶段,这次出发前加油的时候分别要加注三次,每次加注满之后都有三个工作人员摇晃车辆,排除油箱内的气体,多次摇晃之后,让油液准确的填满油箱,做到实实在在的“加满”。

其次在测试过程中,车辆设置为HEV+ECO模式,SOC设置15%最低值,AI能耗模式,标准动能回收,空调经济模式,24度,3挡风自动。在此基础上,测试的城市为重庆,主打的就是一个热!实测当天的天气,也有三十好几度。

最后在测试结果的算法上,也非常严谨,常规燃油车的算法就是加满油出发,回来再补满油,而这次的算法在此基础之上呢,还算上了电量消耗的部分,用消耗的电量去计算油电转换,真正的计算出这次消耗的油量是多少。而最后,我们的成绩为2.54L/100km的馈电油耗,夸张吗?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同波测试的媒体最好成绩为2.15L/100km。

聊完时间部分,再看理论的技术角度,在技术分享会上,来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全面解析了第五代DM的技术创新点。

作为以电为主的插混架构,比亚迪DM-i第五代系统做到了“强、快、准”,先说强的部分,这套系统能够在低转速时瞬时输出峰值扭矩,除此之外电机的扭矩调整比发动机快上了百分之二十,在此基础上,关于“准”的部分也有说法,这套系统的旋变识别精度也是非常高的。

除此之外,针对于不同的工况,也有不同的逻辑。例如在六十公里每小时时速下的整车非稳态需求功率;电机驱动+发动机高效发动的区间;六十公里每小时时速以上整车稳态行驶需求功率;发动机稳态高效直驱的功率。针对不同的工况,这套DM-i系统都有自己单独的调教,以达到最优化的状态,做到了全地域、全温域以及全工况。

而从大面来看,这套系统的关键部位由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EHS电混系统以及12V磷酸铁锂启动电池,插混专用刀片电池组成。

先看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达到了全球最高量产热效率46.06%,集成了高滚流气道、智能燃烧系统、智能电喷系统、催前取气EGR、智能分体冷却、智能可变润滑系统等技术。

硬件出彩,软件也不能马虎,不仅拥有发动机智能启停策略优化,还有系统高效性极致控制优化,软硬结合之后,让单次启停能耗降低15%,发动机运转高效区占比提升0.7%,综合效率提升0.85%。可能看到这儿有人就要说了,零点几的提升,有意义吗?笔者想说的是,所有的顶尖技术,达到的顶尖成绩,都是一点一点抠出来,聚到一起,从而量变引起质变。

在此基础上,EHS电混系统效率也提升了5%,插混专用刀片电池的部分,能量密度达到了115wh/kg,提升了15.9%,放电倍率16C,提升了33%,回馈倍率5C,提升20.3%。

除此之外,第五代DM-i技术搭载的12V磷酸铁锂小电池相较于传统的铝酸电池,也有低重量、低能耗、轻污染、高效率的特征。这也是全球首个量产车型搭载的。在此基础之上,还有第二代电池脉冲自加热技术,升温速度能够提升60%。

综上所述,从实践层面来说,用户只会知道你比亚迪的车省油。但是从理论技术出发,确实能够看到比亚迪对于DM-i技术花费了很多心思,也做了很多技术的创新和优化,这些都是消费者看不到的细节。而回到前文的观点,这种技术的升级也好或者优化也罢,一定是不断的抠大家忽略的细节,最终量变引起质变,落到第五代DM-i技术上,比亚迪已经在插混技术领域遥遥领先。

而除了这次我们实测的秦L和海豹06 DM-i之外,这套系统也上车了宋PLUS DM-i和宋L DM-i,后续也会陆续更新产品线,迭代新的技术。而早有销量和口碑的比亚迪,在这波王炸打出之后,今年的销量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0793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