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国央企”的三条有效通道

烨昀聊商业2024-07-29 08:42:42  106

现在的状况下,很多年轻人找工作的首选目标是考公(公务员)进体制内,考公务员并不容易,需要你得具备相应的条件。除了考公务员,另一个热门的就是进国企、央企。

有很多的国企、央企也公开招聘,但这种公开招聘形式的路并不太好走,实质上并不是公开的那么“公开”。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的路好走,有的路却很难走。相比较而言,进入国企、央企的路,有三条“暗道”比“公开招聘”那条路好走很多。

这三条路分别是:“关系、校招、内推”三条路。关系是进国央企亘古不变的捷径。搞定关键人物直接进,这种就不多说了,运作得好的话不仅能进,还能给你安排一个钱多事少的好岗位。

当然,国央企不能全是关系户,还是需要人干活的。有些活儿,关系户也干不来、或不愿干。所以,就还是留了一些干活的岗位,给校招和社招的“萝卜”来抢。干活岗位,主要是校招,对外公开的社招基本没戏,除非你是特别“人才”,又正好赶上企业急需你这种的人才。如果一没关系,二没资源,那么校招是进优质国央企的最好机会。

现在好点的国央企已经基本上非985、211不要(有些特殊专业的除外),校园招聘也一般是在9-11月份的秋招就开始启动。校招优质企业多、效率高、反馈速度快,是年轻人一生中能遇到的最好的招聘机会,并且很多国央企(或大企业)都有专门的校招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培训、轮岗、管理、提拔机制。

因为对于校招生来说,从一张白纸开始培养,更容易认同所在企业的文化和风格。所以,企业在将来的升职、用人上也会将校招生作为重点对象来考虑培养。

另外,很多国央企以及大企业领导在招人时都会倾向于选择自己的母校,一来具有天然的认同感和亲切感,二来以母校为纽带能更好地建立起圈子(建立“自己的队伍”),所以“应届生”这个身份一定要用好。

第三条比较好的路就是“内推”(内部推荐),当然“内推”大多还是要走一下社招的形式流程,这样会避免很多麻烦。走一下所谓“公平、公正、公开”的社招形式流程,也在“合规”上避开风险,所以形式必须要有,也需要搞。

至于内推的效果怎样,在于给你内推的那个人的“份量”怎样。直白说就是“推”你的那个人的身份地位(职位)是什么。企业内部员工推和企业领导推,效果是不一样的,上级部门推那就叫“打招呼”了,情况又不一样了。实际上,很多时侯,“内推”和“关系”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具体的细节就不公开讲了。

我讲的这些,有年轻的小伙伴对此很鄙视,很不服气,认为只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就行,先不说那些国央企、大企业放出一个职位就有几百上千人投简历,HR根本看不过来,能不能看到你的简历都是个问题。

即使看到你的简历了,你凭“优秀的履历”有资格去笔试了,你凭“真才实学”考试也入围了,再往下进行的面试、考察、政审等环节,没有“门路”,一个环节出问题,基本也会没戏,我讲的是实话,也是真相。我不是说都是这样,但国企社招十个岗位八个坑。

国企社招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走形式,“外人”去参加是凑数的(政策有要求,比如这个招聘岗位要几比几的选拔);二是真招,但基本都是“关系户”看不上的(苦累)岗位,好岗位的空缺给内部人都不够用。除了一些极个别的情况,很难有好的岗位走社招进来。第三种情况是刚成立的国企(或刚开展新业务的)急需专业性强(或资源)的岗位,需要有丰富专业技术及经验的人,能带来资源的人,这样的人能给企业带来业绩,对于国企领导那就是他的政绩。这种情况也是真招(因为刚成立的国企通常会背负较大的业绩压力)。如果你是具有丰富经验及专业技术的高级人才,或“资源型人才”,恰好又遇到企业急需,那也有戏。

垄断型国央企社招机会很少,通常是在开展新的业务、或领导换人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时,会有社招的岗位流出。当然,这种社招进来的,必须做出相对应的绩效,不然会变相的让你走人。至于“钱多事少离家近”这种事就不去想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0222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