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军事
体育
社会
娱乐
财经
科技
汽车
历史
国际
游戏
动漫
登录
近现代史源
获赞
0
文章
162
评论
27
文章
评论
赞
功德林最“憋屈”的两人:都参加过南昌起义,75年最后一批被释放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82
0
76年吴德建议华国锋抓一人, 华主席同意了, 但后来证明此人无问题
1976年10月3日,时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的吴德同志向华国锋提议,中央对“那几人”采取行动时,另有一人不应被漏掉,就是时任解放军总政宣传部副部长的张秋桥。张秋桥是相关集团核心成员的亲弟弟,两人都在总政任职。确实,如此身份十分敏感;更重要的是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51
0
76年吴德调动卫戍区部队, 华主席说: 除了吴忠, 你还要去找陈锡联
76年10月的关键行动前,时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吴德,向华国锋同志推荐了一位开国少将,就是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表示行动计划需要吴忠的参与。华主席已经指示吴德来负责调度北京卫戍区部队,确保行动顺利;但吴德职务较多,他只是兼任卫戍区政治委员,要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100
0
此人是开国中将, 毛主席让他不要揪着徐帅不放, 他仍不依不饶
开国中将里面,有一人叫黄志勇。长征时他既是中央红军干部,又跟随四方面军行动过,可以算是徐向前元帅的部下。但在建国前后,黄志勇曾两度猛烈批判老首长徐向前,使得元帅处境被动,一向稳重厚道的徐向前,罕见地朝他发了火。黄志勇的军内地位,远不能跟徐帅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48
0
3位昔日爱将去世, 邓公最惋惜陈赓, 最心疼王近山, 最遗憾苏振华
二野老政委、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十分长寿,1997年时以93岁高龄病逝。他在战争年代的老部下非常多,因为二野主要延续了老红四方面军脉络。四方面军规模庞大,有资历、战功高的名将比比皆是。其中有不少人,建国后“走”在了老政委的前面,邓公对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102
0
1976年华国锋问吴德: 你在卫戍区的搭档可靠吗? 吴德说: 绝对可靠
1976年10月3日,华国锋同志将时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卫戍区政委的吴德约到家中,商谈事关时局的重要问题。早些时候,思维缜密的叶剑英元帅,向华主席提到一个细节:北京郊区昌平,驻扎着一个坦克六师。相关集团的核心成员及其党羽,时常去昌平走动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114
0
58年粟裕遭批判,罗荣桓元帅全程参会,为何采取一言不发的态度?
近现代史源
8月前
121
0
丁盛被撤职后, 老战友纷纷对他避而远之, 只有一位元帅肯出手相助
1977年,南京军区司令员丁盛被撤职审查,直到1982年才有正式结论:他被认定为“两案”从犯,但免予起诉、开除党籍并退出现役。丁盛在1976年8月与上海造反派头目有过牵连,延安饭店的一场面谈之后,丁盛再也难以洗刷嫌疑。1982年后,丁盛夫妇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80
0
76年丁盛看望搭档廖汉生后, 廖政委睡着了没起来, 竟避开一场大祸
1976年8月初,时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的开国中将廖汉生,为治疗困扰他多年的顽疾心脏病,来到了上海。当时的南京军区司令员是丁盛少将,虽然55年评衔时军衔不及廖汉生,但因为对印反击战的突出战功,丁盛后期提升速度非常快,在军内的实际地位要比搭档廖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119
0
2001年钱其琛副总理访美, 为何气氛紧张? 随后总参谋部开始大整顿
2001年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同志,按外交计划率团访美。然而我方在美国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美国副总统切尼、国务卿鲍威尔等人,与钱其琛会面时态度怪异,提出的问题也十分尖刻敏感、难以沟通。这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外交被动,但钱其琛是很优秀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90
0
刘少奇盛赞两位新四军将领, 毛主席很认同, 后来两人的军衔了不得
1955年全军授衔前,中央领导进行了多次讨论,尤其是拟授军衔较高的候选人,改动次数较多,1955年9月才最终确定名单。少奇同志曾长期主抓经济、组织工作,所以战争年代的专项军事履历不算多;但抗战期间受皖南事变影响,新四军需要一位新的、德高望重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82
0
76年吴忠严肃告知苏振华: 除了华主席和叶帅, 谁也不能从我这调兵
1976年毛主席病逝后,中央第一副主席华国锋同志虽然接过重任,但北京城内暗流涌动,时局仍然很严峻。开国元帅叶剑英坚定拥护华主席,并且作为掌军多年的老同志,他深知首都及周边部队的关键作用。当时需要切实掌控的队伍主要有两支:一是汪东兴负责的中央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115
0
傅冬菊保护北平有功,却跟父亲产生隔阂,建国后她为何职务不高?
近现代史源
6月前
102
0
丁盛遭到撤职,自称当年是为了帮廖汉生,廖汉生回忆:没那么简单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106
0
萧克被列入大将名单, 毛主席没意见, 少奇同志发言: 他不如另一人
萧克曾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只看建国前的军队任职履历,55年获得大将军衔是合适的。这不只是民间观点,大授衔之前总干部管理部的授衔方案中,大将之中确实包含萧克的名字。直到授衔前8个月,也就是1955年1月,萧克仍然是拟授
近现代史源
6月前
103
0
1967年,代总参谋长杨成武收到密信,读信后脸色一沉:老许危险!
近现代史源
6月前
121
0
他65岁出任上海市委书记, 晚年帮助过老上司粟裕, 儿子获中将军衔
“陈粟”大军中,有一位十分优秀的后勤干部,叫汪道涵。华东野战军时期,汪道涵担任过关键的山东军区军工部部长,为我军作战提供了有力保障。汪道涵的能力,得到两位首长充分信赖,后来三野大军南下,首长们点名带汪道涵离开山东,可见他的专业工作非常扎实有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100
0
48年查玉升质问上级谢富治: 富农出身就要被撤职? 我看你是瞎胡闹
解放战争时期,“陈谢大军”的威名无人不知。1947年后,华野、刘邓大军以及隶属中野,但实际被中央直接调动的陈谢部队,被誉为定鼎中原的三路大军。陈赓司令员和谢富治政委,也都是我军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将领。不过“陈谢”间的私人关系却并不算好,在共事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76
0
王树声与萧克, 红军时都当过“副总指挥”, 为何建国后军衔不同?
红军历史上有三大主力方面军,中央红军的架构,与红二、红四方面军稍有区别。但二、四方面军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军事总指挥之下设有一个“副总指挥”,其地位是非常高的。方面军副总指挥比军、师一级的一线将领更突出,其中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是萧克同志,而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66
0
丁盛遭到撤职, 自称当年是为了帮廖汉生, 廖汉生回忆: 没那么简单
开国少将丁盛,军中绰号“丁大胆”,解放战争末期打出“腰斩七军”的名局,重创桂系军事集团;62年他又指挥了对印反击战“瓦弄大捷”,真正成为一代名将。也正是因为丁盛过人的战功,1973年他在许世友之后成为南京军区新任司令员,军中地位显赫。不过1
近现代史源
5月前
97
0
«
1
2
3
4
5
6
...9
»
近现代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