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才
编辑/渔夫
来源/万点研究
2024年开始,投资的风吹向了高股息。
进入6月,上市银行掀起一股中期分红“热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4日,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已有17家做出实施2024年中期分红的决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国有四个大行纷纷宣布,2024年中期分红计划。受益于稳定的股息分红预期,7月15日,A股市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行股价齐创历史新高。
除上述国有四大行之外,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中小城商银行也纷纷公布2024年中期分红计划。头部城商行次轮分红潮中,却少了宁波银行的身影,顶着“城商行之王”美誉,宁波银行错过中期分红热潮的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Part.01 中期分红成了“薛定谔的猫”
拉长周期来看,宁波银行分红“抠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Wind数据显示,宁波银行2021年—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95.46亿元、230.75亿元、255.35亿元,同期分红规模分别为,33.02亿元、33.02亿元、39.62亿元,分红比例分别为, 16.89%、14.31%、15.51%,分红比率均不超过20%。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宁波银行分红比例在41家实施分红的上市银行中倒数第三,仅高于西安银行与郑州银行。
在2023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低于20%的上市银行中,多为业绩不佳或资产规模偏小的银行。相比之下,截至2023年末,宁波银行总资产已经突破2.7万亿大关。
业绩方面,宁波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15.85亿元,同比增长6.40%;归母净利润255.35亿元,同比增长10.66%,创下了连续17年“双增长”的新纪录。
2024年3月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表示,宁行分红率长期处于上市银行末位,针对这一问题,观察到网上有部分投资者表示“年报不提高分红,就注销信用卡,转出理财”,关于宁行分红低的问题已有导致舆情风险的倾向,希望公司认真关注分红问题,及时上报管理层并积极提高分红,满足股东、监管和社会的共同期待。
对此,宁波银行回复表示,一直致力于切实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为稳市场、稳信心贡献力量。2023年的分红方案已与年报一同公布,请您查阅,谢谢。
坚持不上调分红比例,宁波银行这份连续17年业绩稳增成绩单,也并未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Wind数据显示,2023年,宁波银行年内跌幅高达37%,市值蒸发了约750亿元,在42家银行股中位列倒数第一。
按照目前优秀头部银行30%的分红比例测试,2023年宁波银行少分了约37亿红利,可是在市值方面,公司却损失了750亿市值。两者之间孰轻孰重?是摆在该行管理层面前的一个分量不轻的必答题。
进入2024年,宁波银行股价依旧疲软。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28日,宁波银行年内涨幅为8.71%,排名42家上市银行第30位。宁波银行股价表现不佳,也急坏了公司的一众股东与投资者。
2024年3月14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雅戈尔提问:本公司巨资投资宁波银行股票,请公司领导督促宁波银行加大分红力度,股息分红比例至少30%以上。否则,雅戈尔投资宁波银行意义何在?对此雅戈尔回答表示:我们会及时向管理层传达。
宁波银行一季报显示,雅戈尔持有该行6.6036亿股票,占宁波银行A股总股本的10.12%位列宁波银行第三大股东。
面对越来越大的提高分红压力,宁波银行董事会秘书俞罡表示,公司将努力提升经营质效,让广大投资者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他同时强调,目前的分配方案在保证投资者合理诉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公司内源性资本增长、业务稳健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情况。
银行保留一定的利润用来支撑未来长期发展没有错,但30%的分红比例并不是一个过高的分红比例。此前与宁波银行相似,存在较大资本补充压力的平安银行,将2023年分红比例从2022年12%大幅增加至30%。
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在该行2023年业绩沟通会上表示,“赚了钱分给投资人是天经地义的,责无旁贷的。特别是在目前这种经济环境之下,给投资者一个基本的立足之地,给内部的投资经理一个理由,这是作为我们被投资单位的一个道德底线。”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试验核心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当你还未打开盒子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这只猫是什么状态。
在万点研究看来,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明确,增强上市公司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的当下。对于有能力分红的银行来说,提高分红比例不仅是提振股价,也是响应国家政策,向投资者传递信心的重要体现,宁波银行提高分红比例不应成为“薛定谔的猫”。
Part.02 业绩增速持续放缓 都是净息差惹的祸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银行股分红也不例外。
宁波银行2023年6.40%的营收增长与10.66%净利润增长,在上市银行业中横向比较来看增速还不错。但是纵向拉长周期与往年的业绩对比来看,你就会发现宁波银行的业绩增长速度在大幅放缓。
拉长周期来看,2021年是宁波银行业绩一个高光期,这一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27.75亿元,同比增长28.37%;实现归母净利润195.46亿元,同比增长29.87%。
到了2022年,宁波银行营收与利润增速,分别收窄至9.67%、18.05%。短两年的时间里,2023年宁波银行营收与利润同比2021年,分别下降了21.97%与19.21%。
宁波银行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时,申万宏源研报指出,拉长时间维度看两年表现,宁波银行营收边际走弱明显,息差收窄或是最大拖累项。
众所周知,银行业的利润由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构成,分析宁波银行营收与净利下滑,也绕不开这两部分分析。
首先是利息收入部分,受到了市场利率下行、LPR重定价、存量按揭调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净息差是影响银行营收的主要指标之一。2020年—2023年,宁波银行净息差分别为 2.3%、2.21%、2.02%、1.88%,宁波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影响了该行利润增长。
非息收入方面,作为衡量银行中间业务含金量的手续费业务。宁波银行2023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7.67亿元,同比下降22.76%。
2024年一季度报显示,该行一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22.8%,延续了去年年报负增长的情况。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宁波银行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
对此,宁波银行表示,中间业务收入下滑,主要是受到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代理类业务有所下滑,财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不过,受到非利息业务之中,投资与其他收益业绩增长,2023年,宁波银行非利息收入为206.78亿元,同比增长1.57%。
进入2024年一季度,宁波银行业绩增速仍在继续放缓,该行一季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5 亿元,同比增长5.8%,同比放缓0.6%。净利润70 亿元,同比增长6.3%,同比放缓4.4%。
上市银行经营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宁波银行业绩放缓也在合理范围区间之内,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一季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26%,较2023年下滑0.38%。资本充足率为14.26%,同比下滑0.52%。
拨备覆盖率方面,2024年一季度该行拨备覆盖率为432%,较2023年一季度501%拨备覆盖率,同比大幅下滑69.84%。宁波银行的利润蓄水池“水位”在快速下降。
Part.03 不良与罚单“齐飞” 合规漏洞亟待修补
除了调节利润之外,拨备覆盖率也被视为银行风险隔离的“防火墙”。
不良贷款方面,虽然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5个季度维持在0.76%。但是在不良关注率方面,宁波银行该指标连续3个季度上涨,2024年1季度,宁波银行不良贷款关注率为1.5%,同比2023年1季度上涨0.2%。
与上述不良相比,宁波银行更大的风险集中在个人贷款方面。个人消费贷款,作为宁波银行差异化增长的特色标签,得益于个人消费者贷款持续增长,宁波银行也实现了差异化增长优势。
Wind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宁波银行的个人贷款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45.61%、27.32%、17.44%、29.64%,个人贷款总额增速一直保持较快增幅。
个人贷款与对公贷款相比,利息通常更高,?且风险更大。经济波动加大对于个人信贷不良影响也要明显高于对公业务。
Wind数据显示,2021—-2023年,宁波银行个人贷款分别为1.24%、1.39%、1.5%,持续三年增长且明显高于该行整体不良贷款水平。
对此,在2023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宁波银行回应表示,个人消费不良贷款上升与该行持续加大普惠信贷投放力度与消费金融子公司持续扩张有关。
当差异化增长优势变为挑战,对于宁波银行管理层而言,如何控制好个人贷款不良率,探索出公司新的转型路径,是宁波银行稳住业绩增速放缓的重要考题。
宁波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攀升的背后,宁波银行在个人贷款方面已收到多张罚单。
具体来看,2023年1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宁波银保监局开出了2023年的1号罚单和2号罚单。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宁波银行因违规开展异地互联网贷业务等问题,被罚款220万元。
2023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宁波银行因消费者个人信息管理不到位、押品管理不到位等存在问题被处罚100万元。
2024年3月,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台州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宁波银行台州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审慎等三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款90万元。
2024年6月18日,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到位、部分贷款资金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后管理不到位、部分经营性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股权投资等原因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绍兴监管分局罚款165万元。
消费者维权投诉方面,宁波银行也面临不小的压力。
黑猫投诉显示,截至8月1日,共有1895条投诉与宁波银行相关。投诉内容主要涉及“暴力催收”“虚假宣传出借高利贷”“违规跨省放贷”等问题。
2021年以来,宁波银行增速持续放缓,除了行业因素之外,还有自身的种种原因,其中内控便是核心问题,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内控做不好,业绩增速的顶点,也将是业绩下滑的起点。
Part.04 结语
2024年7月1日起,宁波银行直销银行APP将停止服务。进入2024年以来,多家银行相继宣布关停旗下直销银行APP。
直销银行,是互联网金融大时代下的产物,通过互联网直销银行打破了传统银行物理网点的限制,也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尝试。
宁波银行关停直销银行,是金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次阵痛。金融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后,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也要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随之调整改变。
未来在宁波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除了面临净息差收紧、不良贷款承压等行业共性问题,还需要面对个贷不良升高、提高分红力度等内部矛盾。
银行高质量发展变革浪潮下,宁波银行如何突破阻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局,万点研究也将持续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