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炜(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入伏以来,全国多地高温频现,因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差异巨大,引发网友质疑: “天气已经这么热了,为什么只报39℃?” “天气预报和媒体不敢报40℃,是有什么隐情吗?” 其实,类似的观点每年高温时,都会走一波。 真相到底如何? 今年,不管是气象部门官方号还是媒体,都站了出来,利用各种渠道分析“不敢报40℃高温”其实是误会一场。
01
主流媒体下场解疑释惑 这种质疑,其实由来已久,一到夏季高温天气,这个话题就会成为网络热梗被反复提及,有的甚至开始演绎出“阴谋论”,说:故意把气温报低一点,就是为了节省高温补贴吧…… 网友对“不敢报40℃”的质疑,其实大多是道听途说,与补贴本身没关系。 很多城市的高温补贴标准是超过33℃即发放,40℃大多是暂停户外露天作业。 其次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并不完全对等。 对此包括人民网、湖北日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等媒体和相关部门作出的及时应对与处置,也引发了广泛关注,一度登上热搜。 《湖北日报》发表题为《 天气预报真的“不敢报40℃”?官方回应 》的报道,回应质疑,详细报道了近日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的高温红色预警,明确提及在已发布的信息中,部分地区温度超过40 ℃。
文章就网友广泛关注的高铁车厢显示室外温度、气温测量标准与体感温度差异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说明,还对气象知识进行了科普说明,为网友解疑答惑。
1.气温测量有标准环境。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气象部门监测的温度是百叶箱中温度计所测量的气温。百叶箱须设在草坪上,离地面1.5米,周围比较开阔,无高大建筑、树木等阻挡风或阳光。
2.不同环境的温度不同。在同一座城市内,受下垫面以及周围建筑、车辆等各种影响,不同地方气温存在一定差异。而在阳光强烈照耀的夏季,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温度常有50℃以上,暴晒后的深色座椅甚至达60℃以上,因此大家测的水温、地温、车温等,都不等于气温!
3.气温和体感温度有差异。目前,气象部门综合考虑空气湿度、风、辐射等对人体的影响,通过发布穿衣指数、紫外线指数等生活气象指数,以及发布体感温度预报,让大家更直观感受到天气的炎热。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的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转发《湖北日报》稿件《天气预报真的不敢报40℃吗?官方回应》进行辟谣。点击查看原文
极目新闻发表《极目锐评|为什么不报40℃?疑问背后有对高温劳动保护的关心》等文章,提示各级部门要读懂这种怀疑论背后的高温劳动保护诉求。希望:气象预报不会打折扣,劳动者的高温保护同样不能打折扣。只有落实好《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才能减少对高温天气的担心。
该文直面40℃质疑:
高温下的劳动保护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大家对此表达关心也是应有之义。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规定是明确的,但不能只是纸上福利。在执行上也不能只看天气预报,要避免机械式执行规定的教条主义。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将防暑降温措施落实到位,避免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发的中暑,同时要将高温津贴落实到位。 认为气象部门不敢报40℃,要读懂这种怀疑论背后的高温劳动保护诉求。气象预报不会打折扣,劳动者的高温保护同样不能打折扣。只有落实好《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才能减少对高温天气的担心。 02
舆论场的真真假假
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真真假假的信息时常让人们无所适从,关键时刻还是需要有关部门和媒体及时发声。 近期,河南部分地区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多地灾情严重。伴随着暴雨、灾害到来的,还有令人焦虑的各类不实言论:“暴雨泄洪,某地三层楼房被冲塌?”“外地货车司机在某地被淹死?”,更有甚者在评论区回复称:“死了一千多人!”…… 后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发布了众多来自现场一线记者的新闻采写,如《南阳遭遇强降雨 被淹村庄群众安全转移 》《洪水中的逆行者:绝对不能让河道失守》《暴雨中的巡堤人》 等稿件,以及《直击河南唐河连夜转移受灾群众》《3天72小时,他只睡了不到10个小时 》《微视频|职责所在》《河南唐河:多方协力转移群众》等系列新媒体稿件。这些稿件的播发,不仅向外界传递了河南暴雨的真实情况,也回应了民众关切。
03
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作用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中提出“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在此次高温预报舆情等事件中,我们观察到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高效地发挥了作用。
主流媒体积极履行舆论监督职责,关注社会舆论热点,针对公众的迷惑点、舆论的纠结点,及时用事实回应猜测,澄清谬误,引导网友理性思考,避免被谣言“带节奏”,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希望今后看到主流媒体能够继续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秉承媒体责任,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做好事实核查、履行舆论监督职责,而不是靠各类耸人听闻的八卦、闹剧、绯闻吸引关注、博得流量,真正体现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校对|刘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7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