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豪掷3万亿救股市, 如果仿效美国直接给老百姓发钱呢?

星星商业模块2024-07-27 00:05:47  89

专家提出用3万亿救股市,打响2900点保卫战:一场震撼市场的救市大讨论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教授提出了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建议:用3万亿人民币来拯救股市,誓要打响2900点的保卫战! 这一建议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花,引发了激烈的争辩。有人说,用3万亿救股市还不如直接发钱给普通老百姓。

这位专家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建议,这个建议真的可行吗?他的屁股是坐到普通老百姓这一边还是坐在资本那一边呢?

股市困境:2900点的生死线,投资者的心头之痛

自从股民被定义为“金融消费者”后,近期股市的走势让不少之前自认为是高高在上的“投资者”的股民悲催欲绝,上证指数反复在2900点附近徘徊,犹如一个徘徊在生死边缘的病人,每一次的突破与回落都牵动着亿万投资者的心。2024年以来,尽管监管层多次出台政策试图稳定市场,但股市依然未能摆脱低迷状态。

尤其是当上证指数再次逼近2900点这一心理关口时,市场的恐慌情绪达到了顶点。不是说好的3000点保卫战吗?

什么时候3000点保卫战悄然变成了2900点保卫战?

专家提出用3万亿救股市,打响2900点保卫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纪鹏教授的建议如同一颗震撼弹,炸响在股市上空。

刘教授挥舞起3万亿的救市大旗,誓要打破股市的沉闷局面。他认为当前的股市处于极度低迷状态,需要用大规模的资金注入来提振信心,推动市场反弹。具体方案是:动用3万亿人民币购买股市资产,以此带动市场上涨,将上证指数推升至4000点。

即使上不到4000点,回到原来的3000点保卫战不也可以吗?

毕竟轻车熟路已经打了十多年了,新增了几千家上市主体,对岸的花旗和邻近的白象腐朽的股市已经升了好多倍了,我们却还一直在保卫3000点。真的说不过去!

刘教授进一步指出,如果股市上涨1000点,社会财富将增长25万亿。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的增长!他将带动消费和投资的增加,推动经济的发展。这将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股市上涨带动财富增长,财富增长促进消费和投资,消费和投资又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这一建议无疑具有极大的震撼力。3万亿的资金规模足以让整个市场为之震动。

如果这一建议得以实施,那么股市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资金盛宴。投资者们将看到大量的资金流入市场,推动股价上涨。他们的市值将随之增加,财富将得到增长。这将极大地提振市场的信心,激发投资者的热情。

真实案例:历史镜鉴与现状反思,救市之路何去何从?

其实,刘教授的建议并非奇思妙想、空穴来风。历史上并不乏通过大规模资金注入来拯救股市的先例。

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各国政府就纷纷出台救市措施,通过注入资金、购买不良资产等方式来稳定市场。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为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有力地恢复了市场的信心和提振了经济。

然而,当前的中国股市与当时的情况有所不同。

一方面,中国股市的市场化程度更高,监管也更加严格;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投资者对股市的期望也更高。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资金注入和股价上涨,他们更关注的是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因此,刘教授的建议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支持,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支持者认为,当前股市确实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注入来提振信心,刘教授的方案具有可行性;

而反对者则担心,这种大规模的救市行为可能会扭曲市场机制,引发道德风险等问题。

实际上,任何救市措施都需要权衡利弊和风险。一方面,大规模的资金注入确实可以快速提振市场信心,推动股市反弹;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给市场带来短期的波动和长期的依赖。

如果市场过于依赖资金注入来推动上涨,那么一旦资金停止注入,市场可能会再次出现大幅下跌。这将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损失和信心上的打击。

实际上,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他们都承认这一建议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救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它需要权衡各种利弊和风险。在制定救市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实际情况和投资者的利益诉求。只有确保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实现救市的目标。

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刘教授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

股市和目前面临的所有经济问题,其实都是在于普通老百姓缺乏对未来的信心,普通老百姓手中没有钱。如果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能借鉴一下美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一样,直接向老百姓发钱呢?

当全球陷入困境,一个国家选择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策略:直接向老百姓发钱。这是经济的救命稻草,还是只是暂时的止痛药?

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情况。

“直升机撒钱”:美国经济的强心剂,还是全球适用的万能钥匙?

在疫情肆虐、全球经济风雨飘摇之际,美国做出了一项震撼全球的选择:直接向老百姓发钱。

这一前所未有的财政刺激手段,真的如魔法般让美国经济迅速恢复并强劲增长了吗?这一政策是否应成为全球各国争相效仿的“救命稻草”? 让我们回顾一下美国“直升机撒钱”的背景。

在疫情期间,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直接向民众发放经济援助。这一做法的核心理念深深植根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即在经济低迷时,政府应通过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而直接向民众发钱,无疑是最直接、最迅速的刺激方式之一。它如同一股清泉,迅速滋润了民众的钱袋,提振了消费和投资,为经济的复苏铺平了道路。

美国向老百姓发钱后,对经济数据增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增长

直接向老百姓发钱最直接的效果是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提振了消费信心,促进了消费增长。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因此,消费的增长对经济数据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例如,根据公开发布的数据,美国在实施财政刺激计划后,个人消费支出显著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缓解经济压力,稳定社会情绪

在疫情等外部冲击下,老百姓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直接向老百姓发钱可以缓解这种压力,稳定社会情绪,从而避免社会动荡对经济造成进一步冲击。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因此,这一政策在间接层面也对经济数据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刺激企业投资,促进生产增长

消费的增长会带动企业投资的增长,因为企业看到市场需求增加后会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需求。

这种投资的增长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增长,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美国向老百姓发钱后,不仅直接刺激了消费增长,还间接促进了企业投资和生产增长,对经济数据产生了全面的提升作用。

四、数据表现

具体到经济数据上,美国在实施财政刺激计划后,多项经济指标均有所提升。例如:

GDP增长率: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财政刺激计划实施后,美国GDP增长率显著提升,表明经济增长动力增强。

个人消费支出: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显著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企业投资: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增长态势,表明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

五、政策效果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美国向老百姓发钱对经济数据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但这种政策并非没有副作用。

例如,过度的财政刺激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等问题。因此,在评估政策效果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美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并非仅仅依赖于这一财政刺激手段。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疫情期间积累的超额储蓄的释放、高科技产业的持续推动,以及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的法律与制度环境,都如同强大的引擎,共同驱动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因此,将“直升机撒钱”视为美国经济复苏的唯一原因,显然过于片面,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的共同作用。

那么,这一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是否同样有效呢?

确实,一些欧美国家例如英国、加拿大,乃至澳大利亚和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在疫情期间也勇敢地尝试了类似的财政刺激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每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都如同独特的指纹,各不相同。

因此,政策的效果也会因国而异,产生不同的反响。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较为脆弱的国家来说,大规模的发钱计划可能会如同沉重的负担,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甚至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让国家陷入更加困境。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中国是否应尝试同样的政策?

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一方面有人认为,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民生困境时,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和保障民生。直接向老百姓发钱,无疑是一种迅速有效的手段,如同给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可以直接增加居民的收入,提振消费信心,从而推动经济的复苏。

而另一方面,也有人持不同观点。

他们认为,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存在显著差异,如同两颗截然不同的星球。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直接向老百姓发钱,可能会带来短期的经济刺激效果,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如同饮鸩止渴,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此外,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使得这一政策在财政上如同攀登高山,难以持续。

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作为一个每年大量支持全球中小国家建设并吸收大量留学生来华的国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和第一大外储储备国,中国或许并不真的那么缺钱。 那些拿人口过多来说事的人,可能忘记了中国早就已经不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也不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而作为非议会制国家,中国要印钱发给国民并没有技术上的障碍,只是决心的问题而已。

在目前中国物资供应极度充足的情况下。印钱消费促进经济的增长,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你认为中国会发钱促进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75621.html
0
最新回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