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当天,蒋介石也发表了一篇亲自起草的《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的广播讲话,其中讲道:
“我中国同胞们必知‘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为我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性。我们一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被我们盟邦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成他忠实执行所有的投降条款,但是我们并不要报复,更不可对敌国无辜人民加以污辱。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复敌人从前的暴行,以奴辱来答复他们从前错误的优越感,则冤冤相报,永无终止,绝不是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
这篇讲话境界很高,冠冕堂皇,但是,很多人都在质疑说,蒋介石对敌人太仁慈了,是在“以德报怨”。
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要对给中国人造成莫大伤害的敌人如此仁慈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分别是蒋介石的个人感情、国内形势和国际博弈。
蒋介石在19岁时去了日本求学,在日本期间,受到了军事教育,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加入了同盟会,还认识了孙中山、陈其美等革命元老,可以说,日本对蒋介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且,蒋介石的性格与日本人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做事一丝不苟,讲究纪律,但有时候也容易冲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很有“武士道”的精神。
后来有人评价说:“日本是蒋介石的所谓‘第二故乡’,实在并非过甚其辞。在中华民国建国之初,我们从日本的‘明治维新精神’、‘武士道’、‘大和魂’的哲学实在学到了不少。故当日本投降时,蒋总统特别强调‘以德报怨’,也是基于这些历史的缘故。”
即使在全面抗战时期,中日之间已成死仇,蒋介石也一直没有放弃对日本的幻想,仍然相信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只是一小部分野心家的行为,大多数日本人还是希望中日友好的。
因此,当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并不想追究大多数日本人的战争责任,提倡对日本人要“不念旧恶”、“与人为善”,“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
这是蒋介石的个人感情,另外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国内的形势。
蒋介石一直都在信奉“攘外必先安内”,即使是在国共合作抗日的时候,也始终都没忘记要打压八路军、新四军,甚至暗中命令胡宗南的部队“三分抗日,七分反共”。
到了抗战后期,共产党的部队已经越来越发展壮大,蒋介石自然也把他们当成了头号对手,急欲除之而后快。
因此,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对一些日本战犯不但没有严惩,反而还把他们当成座上宾,想用他们与共军作战的经验,来对付共产党的部队。
比如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作为日本侵华战争的首要战犯之一,本来应该受到极刑,但是在蒋介石的庇护下,却堂而皇之地逃过了审判,成了蒋介石的军事顾问。
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蒋介石自然不会要求惩办日本人,反而要对日本人表示友好,利用他们来对付共产党。
另外,还有第三个原因,对蒋介石的影响更加重要,就是国际博弈。
在二战时期,中国与美国、苏联同属于同盟国的阵营,共同抗击法西斯,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中国与这些盟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和谐。
比如美国,蒋介石虽然对美国的援助很感激,但他对美国的干涉也是深恶痛绝。
一开始,美国人对援助中国的抗战还是很大方的,要钱给钱,要武器给武器,但是,美国人很快就发现,国民政府的腐败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援助给中国的钱和物资,大部分都被各级官员给贪污了,真正能用到抗战上面的只占很少一部分,这无疑让美国人对蒋介石非常失望。
在1944年7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提出,为了中国的抗战能取得胜利,蒋介石要交出中国军队的指挥权,由史迪威来统一指挥。
这样的要求,对蒋介石来说自然是奇耻大辱,曾在日记中写道:“受美国如此之威胁,实为梦想所不及,而美国帝国主义之凶横竟有如此之甚者,更为意料所不及!”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召开了一次雅尔塔会议,在没有通知中国的情况下,就对中国的东北、外蒙古等地做了分割,这无疑更让蒋介石感觉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在日记中叹道:“今日之患不在倭寇,而在盟邦矣!”
蒋介石深知,美国人的野心非常大,虽然现在还有求于他,但等到抗战胜利后,必须要脱离美国人的控制,而日本,就是一个有力的盟友,只要中日联手,就能对抗美国在东亚的扩张。
就在雅尔塔会议刚刚结束后,蒋介石就立即派人给冈村宁次带话,说:“中国与美国不可分离,但我认为中日合作对大东亚至关重要。”
这就是蒋介石对日本人友好的三个原因,既有个人感情的因素,也有国内斗争的需要,还有国际博弈的考虑。
(参考资料:《蒋介石传》《抗战中的蒋介石》《文史博览》)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6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