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背后, 是中国家庭走不出的怪圈

慧颜苏苏2024-07-26 18:17:18  121

苦难教育背后,是感恩愧疚。这是中国一代又一代还不完的债。最具体的标志,就是父亲那双故意开口的鞋。

晚饭后溜达,结果孩子想看电影,于是溜达进了电影院看了《抓娃娃》。

知道《抓娃娃》这部电影,最初是因为它的改名事件,后来是陆川的批评。7月17日,认证为“陆川”的某社交平台账号发言称“麻花的低质强碱性搞笑片雄霸中国电影市场,是文化的悲哀”,其发言截图在网上流传,引发网友讨论。后来陆川说账号被盗,结果火速被平台反驳。陆川所指的应该就是《抓娃娃》,不过我觉得,陆川的评价大致上是不错的。

都说现在编剧攒剧本,是几个人聚在一起,头脑风暴,编个觉得能卖座的故事。《抓娃娃》的源头很清楚。首先,是著名的《楚门的世界》。楚门从小在一个巨大的,小镇一般大的摄影棚内长大。他从小就是纪实肥皂剧《楚门的世界》中的主角,全球观众瞩目。他身边所有人都是演员。最终楚门发现了真相,并逃离了这个虚假的世界。

俄罗斯电影《富二代》模仿了楚门的世界。俄罗斯富二代横行霸道,父亲决定换种方式教育儿子,凭借巨大的财力,塑造了一个19世纪的村庄。富二代从车祸中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回了19世纪,成为有钱人家的奴隶。然后就是经历苦难,尝到生活的滋味,最后收获爱情,痛改前非。这部影片在俄罗斯创下观影纪录,成为2019年票房冠军。在中国豆瓣评分也有7.5。

除了这两部电影,还有一个著名的段子:昨天吃晚饭时,父亲突然抬头跟我说:“我今天帮你拿了块地”。我突然一顿,长久以来的一个念头顿然冒了出来!我就知道我其实是隐形富二代!之前的贫困都是家里为了磨砺我!时机终于成熟了!他们终于肯让我大显身手了!我强忍住内心激动,用尽量平和又不经意的语气问:“哦,哪块地?”…...“顺丰快递”。

有了这两部电影,一个段子,最后,再加上中国父母鸡娃的酸甜苦辣。几个编剧一起头脑风暴,攒出这些情节,几乎就是呼之欲出了:一个富豪,为了教育孩子,决定穷养,制造了一个虚假的苦难环境,让孩子过着和楚门一样的生活。

所以,有那么多模仿对象在前,要说创意,电影并不多么出彩。而且,与《楚门世界》《富二代》相对自洽的逻辑相比,《抓娃娃》讲了一个皇帝娘娘用金扁担的故事,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大学教育有学习知识的作用,也有社会排序的作用,取得社会排序,然后获得阶层跃升的入门券。简单地说,工作并不需要大学中所学的那些知识,但得到工作,需要大学文凭。对于一个巨富之家,阶层已经有了,所谓商业管理知识,获得的渠道很多,无需去挤高考的独木桥。

不过,电影玩梗是炉火纯青了,一个接一个。很可能就为一个“马彼得”的名字,父亲和儿子的姓,就定为了马。这些梗的确能带来“笑果”,也带来了票房。截至7月21日12:21 ,电影《抓娃娃》票房突破 14 亿,用时5天6小时 21分,位列周内地票房榜第一,超过《默杀》10.8 亿票房,目前位列2024年暑期档票房榜第一名。这也不奇怪,毕竟老少皆宜。

当然,这就是一部喜剧电影,笑一笑就行。这话也对,情节上的幼稚和不合理并不重要。但是,真正重要的是情节背后的价值观。

电影末尾,反思了欺骗和控制,但电影没有反思苦难教育。

中国人是相信苦难的,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最近,黄仁勋就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在中国家庭中长大的,可能已经经历了不少的艰辛和磨难。而我们的文化有一个显著特点——使人能够忍耐长期的痛苦和困苦。实际上,能够忍耐痛苦和苦难的品质,我们称之为毅力(grit)。而这已经被公认为成功人士最关键的特质之一。黄仁勋还调侃说:因此,我希望你的一生中,能有足够的机会去经历这种痛苦和挑战。

黄仁勋是芯片专家,但不是教育专家。黄仁勋出生于中国台湾,父亲为化学工程师,母亲为教师,并有一位哥哥。这是一个中产家庭。他人生最大的苦难,可能就是1972年,他父亲因工作移居泰国,9岁的他与哥哥被送到美国亲戚家。因亲戚家境窘困,他与哥哥前往肯塔基州的一所乡村寄宿学校就读,遭遇到经济和人际关系上的挑战。但他的成功,只是个案,只是幸存者偏差。不幸的童年,哪怕是经济上的极度贫困,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科学家对40个来自美国大城市的9岁男孩的DNA检查发现,来自恶劣环境家庭的男孩端粒平均缩短19%。端粒长度一直被认为是慢性应激的生物标记。这种变化意味着这些孩子的生命可能相对会缩短。童年创伤还可能导致一个人长期的焦虑、抑郁、自闭、自我贬低和自我伤害等问题。这些影响可能会持续数十年,甚至一生,可能导致个体在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如缺乏安全感、难以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等。这都是成为一个健全的成年人,一个幸福的成年人,一个成熟决策的成年人,应该避开的。

电影最后,孩子终于摆脱控制,从事了自己喜欢的长跑运动,但在比赛的时候,却忍不住去捡瓶子。某种程度上这是电影在对苦难作反思。但我觉得这个力度远不足以弥补前面对父亲苦难教育的正面、积极的描述。

所谓苦难和挑战,它可以是积极的。体力上的、学习上的、人际交往上的挑战和挫折,都是可以出现在正常生活中的,并被合理应对,成为人生财富。甚至家庭经济上的贫困,只要有爱,通过合理应对,也可以是一种积极的挑战。

但电影中的孩子,他不仅仅要面对制造出来的贫困。更重要的是,他的父亲要求儿子当众展示贫困,因贫困而接受同学的羞辱。再贫困的家庭,也不差孩子放学路上捡的那几个瓶子钱,出现这个情节,是因为父亲把展示苦难、接受羞辱,这种消极的,源于不公,缺乏爱作为支撑的苦难,视为成功人生的必经之途。

苦难教育背后,是感恩愧疚。这是中国一代又一代还不完的债。最具体的标志,就是父亲那双故意开口的鞋。

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苦难教育和感恩教育。从客观时代变迁看,每一代人都相对于上一代人有技术、物质上的巨大提升。这种反差会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羡慕、嫉妒”,乃至于“恨”。我有时候都会感叹孩子在物质上比我小时候好太多,这种感叹我父母对我也有。当然我知道,这种生活水平的代差,不是父母超越上一代父母的努力带来的,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某种程度上,归根到底,正是源于“中国人不应该再吃苦”的理念。

从中国的家庭权力结构看,父母反复诉说“我为你牺牲”,实际上就是一种PUA,最终建立起对孩子的控制。就像在电影中,父亲最后喊出“你觉得被改变了人生,我们也被你改变了人生”。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家庭代际关系。

但电影对苦难教育、对代际PUA,都没有作出相应的反思,最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无数中国家长。

一个人老了,则会在记忆中重新构建、美化他的青春时代。于是很多人会合理化苦难,美化苦难,歌颂苦难,把苦难视为一种值得的付出,成功的必要因素,那么,苦难就会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它会再来一次。比如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很多人就认为,他们应该下乡。当这个事情的合理性在民间得到承认,甚至呼吁的时候,再来一次就不是天方夜谭。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6451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