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45年,一个人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华夏第一相;
他是后世法家先驱,当世改革先锋,被称为圣人之师;
他是红灯区特种行业祖师爷,是空手套白狼的投资大拿。
他是孔子眼里实至名归的仁者,是诸葛孔明毕生追求的目标,是司马迁口中举世无双的贤臣,是梁启超心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
壹
关于管仲,你怎么看?
如果看他前半生的简历,这是个人厌狗嫌一无是处没底线没道德的社会边角料。
他经过商,却不善经营三辱于市,至交发小好心帮忙,他最后还不忘在好友背后插把刀。
他当过官,却不善公务三仕三退,咸吃萝卜淡操心,最后被扫地赶出衙门。
他打过仗,却胆小怕死三战三走,最后一个往前冲,第一个往后逃,是战友们嫌弃至极的战场管跑跑。
他是一个士族,却没有一点士族的精神,为达目的不惜采取暗杀的卑劣手段;
他是一名老师,却没有同事召忽的大义,看着主公兼学生的公子纠在面前死去却无动于衷。
生意,生意不会做;当官,官当不好;从军,胆子又太小;从教,学生还没了。
人过中年,家没成业不就,名声还巨臭,兜兜转转十几年,最后沦为国际通缉犯。
他拿的这副起手牌,赌神来了也难翻盘。
但或许人生什么时候都能翻盘,前提是要有真才实干的能力和厚积薄发的毅力。
他的前半生是一场修炼,他胸藏万壑谋略千章,虽在世俗遭过难,但瑕疵难掩美玉光,他苦心智,他劳筋骨,他饿体肤,他空其身,他行拂乱其所为。
当人生走到最低谷,剩下的,就是凭借实力向上攀。
于是那年,后知后觉的施伯为了阻止潜龙入海,不惜得罪整个齐国也要派兵追杀;
于是那年,鲍叔牙宁可放弃一切,也要小白同学放下旧怨拜其为相;
也是这年,随着《黄鹄》的歌声在边境响起,鲍先生终于等到他的至交好友,齐国也终于迎来了天降猛男。
一个属于管仲属于小白属于齐国的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贰
如何治国?
几百年前周公旦和姜太公曾探讨过这个问题。
周公旦认为,要遵循亲亲上恩的原则,亲近亲人,崇尚恩爱;
姜太公认为,要遵循尊贤上功的原则,尊敬贤人,崇尚功绩。(《吕氏春秋.仲冬纪》)
两套理论代表着两种发展方向。
周公旦注重传统,推崇礼制讲规矩,于是鲁国成了周礼大成之国;
姜太公注重实际,聚焦发展搞经济,于是齐国成了为天子征伐之强国。
时光流转百年,当管仲走到时代舞台中央时,交给他的题目已经更新迭代。
当时的齐国内政不修,外事不济,此前11位齐君有8位身处动乱之中,还多次背刺盟友,暗杀他国国君,国际名声一塌糊涂。
于是那年,他三衅三浴,正式收到来自临淄大宫的offer。
于是那年,他三问三答,事无巨细阐述了自己关于治国的详细方略。
也是这年,齐国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行动。
叁
作为齐国改革总设计师,管仲出台了一揽子计划。
他赋予农业生产基础性质,第一个承认土地私有化,开创性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物价,保证百姓基本需求。
(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
他重启太公之策,制定关税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升级市场服务,吸引外商消费投资,大力发展工商业,将齐国打造成了当时的商业之都。
(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虚车勿索,徒负勿入,以来远人,十六道同身)
他结合官山海政策,开启盐铁专营,革新税收制度,寓价于税,使齐国的GDP常居榜首,直至今天,这套方法仍在现代社会得以施行,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其影子,以至于让人感觉不现实,这居然是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想出来的点子。
他规范市场货币,开创性使用诸如楚国购鹿、衡山之谋这些跨越维度的商战,开启贸易战先河。
他熟练运用市场规律,开启投资炒作先例,石壁谋、青蒿谋、金龟策这些经典案例怎么看都不像是那个时代搞出来的操作。
他创新齐国军政制度,革新统计方法,注重现场实地调研,按时代特性划分生产生活区域,作内政以寄军令,参其国而伍其鄙。
。。。
这些理论浓缩在《管子》一书中,覆盖了经济、军事、外交、政治、管理等各个领域,如果你愿意花点时间阅读这本书,或许心中就会产生一个疑惑:这哥们是从未来穿越回去的吧?
然而,他对当世影响最深的,或许还是那一套极其完备的伯主思路。
那些年,他复盘时代场景,强化诸侯认知,从下至上对齐颗粒度,以时代需求为关键抓手形成了一套组合拳,抽离透传重组赛道,重塑了伯主的内外价值。
说人话,尊王攘夷。
肆
多年后,子路同学问孔子老师:桓公杀了他哥哥公子纠,召忽因此自杀,管仲却活着,他应该算不上仁德吧?
孔子老师回答道:“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盟会,停止了战争,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管仲的仁德啊。”(《论语.宪问》)
熟悉《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对于仁的标准极其严格,整部《论语》中只有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和管仲六个人被他评价当得起“仁”这个赞誉。
这六人当中,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论语.微子》)
伯夷和叔齐两兄弟拒绝食周粟,被活活饿死在首阳山。(《史记.伯夷列传》)
只有管仲过得叫一个安逸。
他生活奢侈,光私人公馆就有三处,三套公馆还配备了三套人马,不知道什么叫节俭。
他不懂规矩,齐国宫室大门内设屏墙,他也在自己的公馆内设屏墙;齐桓公招待外国君主,堂上设有放置酒杯的土台,他也给自己整了一套。
每每谈至此,孔子老师也是忍不住吹胡子瞪眼:管仲这个人的见识和气量太狭隘了。(《论语.八佾》)。
当时他辅佐齐桓公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不想着继续努力光复王室,反而和小白同学一起瞎胡闹,简直不要太简直。(参考:傅佩荣《论语三百讲》)
但孔子仍然认为管仲当得起仁德二字。
他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一匡天下,这份福泽一直庇荫后世几百年,如果不是他,中原民族或许已经沦为了披头散发左敞衣襟的野蛮人。(《论语.宪问》)
在此之前,中原并非没有人抵御过四夷,比如三小霸之一的郑庄公。
当年郑家父子辅修戎狄绝杀学,一套QWER连招加闪现,打得戎人找不着北,面对楚汉子的北扩计划,郑寤生也曾主动放下成见跑到蔡国商讨应对事宜。
但郑寤生的霸业之路终究只停留在巅峰之前,从周郑交质到周郑交恶,从互换质子到气死天子再到强抢粮食,从东门之役找场子到虚假营销打疯子(宋殇公)再到葛一役射天子,硬实力爆棚的郑国终是彻底丢掉了王室的软实力。
假天子之名以令诸侯,这套打法虽然用着称手,但没有附魔的装备耐久性还是太低。
寤生先生,格局,格局小了!
于是,管仲升级迭代打法,将霸业、尊王和攘夷相结合,找准风口,击中痛点,形成了一套新的组合拳,还提炼总结成出一套完善理论。
那些年,强大后的齐国并没有恃强征讨诸侯,而是大胆尝试以诸侯身份召开盟会,用开会处理纠纷代替战争解决矛盾,使中原各国停止内耗,百姓免受涂炭之灾。
那些年,四夷侵袭近乎疯狂,如果没有先前齐国组织的盟会让大家团结一致,中原大地或许会在诸侯们的相互攻伐中被戎狄打得千疮百孔。
那些年,中原之国被戎狄打得摇摇欲坠(北燕、邢国、卫国、徐国、缯国),如果没有齐国组织的国际救援,这些国家或许早已消失于春秋地图之上。
也正是因为那些年管仲和齐桓公的不断努力,后来的聚光灯不管打到中原哪个角落,时代的演员想要成为主角,尊王成了走形式也要走的流程,盟会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攘夷成为主动担当的大任。
人们不会忘记作为春秋首霸的小白,这个听管老师劝吃饱饭的一国之君,是当世诸侯的目标,后世诸侯的典范;
人们不会忘记燃烧自己照亮管老师的鲍叔牙,管鲍之交相较于伯牙子期缺了一点浪漫,但多了一份真实,是后世至交友谊的模板;
人们更不会忘记位居幕后的时代弄潮儿管仲,他带给当世齐国以荣耀,留给后世万民以福泽。
终
公元前645年,这位创造时代的人终究还是消失在时代当中,不管是他登台之前的落魄,还是登台之后的闪耀,都在这一年随着他的离开画上了休止符。
离开前,他心心念念的齐国的未来,是他始终放心不下的夙愿,但时代的进程终究不会为某个人停留。
随着他的离开,属于那个时代的最后一点荣光终于逐渐变得暗淡,直至消失。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