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出发

看航空2024-07-26 11:50:22  62

1968年,为落实毛主席的指示,上级决定由北京232厂(现航空工业青云)抽调人员到陕西汉中包建531厂(现航空工业东方)。青云厂全厂干部职工都踊跃报名支援三线建设,我当然也不能落后,很快就得到了批准。与此同时,厂里还派专人到我爱人所在的北京官厅疗养院为她办理了调动手续,让她与我一同动身去汉中,我们都非常高兴。

1969年12月8日,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那天下午,青云厂大门口聚集许多职工,敲锣打鼓,欢送第一批即将离厂奔赴三线的136名职工,我和爱人也在其中。

傍晚,我们在北京站登上了西行的列车。那时的火车速度很慢,我们坐的全是硬座,没有卧铺。列车经过石家庄、郑州、西安、宝鸡,于12月10日早5时许,到达宝成线的阳平关车站(当时汉中还不通火车)。经过30多个小时长途旅行,大家虽然很疲惫,但心情很激动,因为离我们要去的地方越来越近了,那是新生活即将开始的地方。北京是首都、是大城市,也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但当时的我们一点都不留恋,一心想的就是赶快到达目的地。

天还没亮,我们又登上汽车,在崎岖的山间公路上颠簸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郭滩公社前锋大队的候子岭——将要建设的531厂厂址。

这是个丘陵地带,山不高,山上草木很少,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候子岭的南坡将建家属区;候子岭西面有个山沟叫屋脊沟,沟里有洪水冲下的许多乱石,工厂的生产区就将建在这个沟里。屋脊沟、候子岭这一带没有人家,没有鸡犬之声,只是一片荒凉。我们的到来,使这里破天荒地有了生气。在这里,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建起一座新工厂,建起我们自己的新家园,早日生产出航空产品装备部队。

当时的劳动组织按部队编制叫连、排、班,干部叫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大家按分工有的修路、有的挖地基、有的运石头、有的砌护坡墙……每天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我当时被分配到后勤连,负责烧茶炉、向工地送开水;爱人被分配到医务室,经常背着药箱到处走,是工地的流动医疗站。那时的冬天好像比现在冷,潮湿使得箱子里的衣物总发霉;又很少出太阳,一旦出了太阳,我们住的棚子比外面还冷。由于对这里的气候不适应,有人晚上睡觉要戴上口罩和棉帽子,免得把耳朵鼻子冻坏。

基建劳动强度很大。好在当时年轻,一天的劳累睡一觉就恢复过来了。最大的问题是吃饭,那时实行定量供应,主食每人每月38斤,每月半斤肉,3两油,脑力劳动者和女同志定量少些。人们总感到吃不饱,肚里没油水,想吃肉;许多人还不到开饭时间,肚子就叫起来。米饭里沙子很多,就餐人员意见较大,炊事员们群策群力,搞了个淘米机,终于把沙子问题解决了。其他副食品也很缺乏,买不到奶粉,更没有牛奶,没有糖;鸡蛋倒是不贵,但要到几十里外的集市才能买到;到饭馆吃碗面皮,不仅交钱还要交粮票。后来工厂自办了养猪场、豆腐房、磨面房等,以弥补副食供应不足问题。不久,我被调到食堂当炊事员,把每月定量交到食堂,饭菜随便吃,虽然油水少却能吃饱。

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工地上除首批建设者外,青云厂和其他单位又陆续调来一二百人。此外,从辽宁大连第四建筑公司调来百余名建筑工人(他们是施工技术骨干),地方政府在当地招几百名农民工,还从空军调来一个排的战士。这样,工地上每天就有一千多人在施工,整个厂区和家属区工地热火朝天。屋脊沟内外人声鼎沸、机器轰鸣,劳动号子震天响,那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至今还记忆犹新。

从北京来的这些人,都没有搞过基建工程,一切要从头学起,边干边学。方砖供不应求,就自己建窑烧砖;为防止山体滑坡,砌护坡墙需要大量石头,就自己打眼放炮,开山炸石运石;没有高压输电线路供不上动力电,就从20多公里外的变电站拉了一条横跨汉江的3.5万伏高压输电线路……总之,一切都是自己动手,白手起家,自力更生。

由于人愈来愈多,后来就把我们安排到老乡家,把席棚让给民工住。经过2年多施工,部分厂房和家属楼陆续建成。车间安上机器后,我就被调到车间干铣工,搞产品试制。1972年春天,我们兴高采烈地从老乡家搬到新盖好的家属楼里住。但那时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更没有什么家用电器,只有工厂分配的一张双人床、一张两屉桌、两个方凳和从北京来时给每人发的装衣物的木箱子及简单的锅碗瓢盆。那时我的工资每月52元,爱人每月29.5元。生活虽然很清贫,但我们却很满足,因为经过自己的奋斗和辛劳,终究有了自己的家。

由于工厂地处山沟,交通不便,给职工生活造成极大困难。为此,工厂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先后办起了粮店、商店、邮局、储蓄所、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后勤服务机构;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还建了灯光球场、电影放映室、图书馆、阅览室;厂工会、团委每年都组织职工开展长跑、爬山、拔河、篮球、排球、乒乓球等比赛活动;每逢年节,还自己编排文艺节目,自娱自乐。我们这些从北京等地来的三线人,就在这里辛勤愉快地劳动,安然地生活,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默默地谱写着三线建设的战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军品订货急剧下降,工厂面临生存困境。这是当时很多三线军工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我担任厂领导班子成员的十多年间,也正是企业最困难的时期,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进入90年代,工厂经过艰难的民品研制和市场开发,逐渐形成了采煤机电控系统、储纬器、扭矩扳手等系列民品,占有小量市场份额,工厂总产值和年利润逐年增加。但企业的军品订货仍很少,生产经营实力仍较薄弱。

进入21世纪,随着形势变化和国家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加大了军费的投入,军品订货逐年增多,加之工厂不断加强新品的研制与开发,到2014年,年产值达3亿多,是1985年的60倍。更值得高兴的是,经过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终于批准工厂脱险搬迁。经过3年多施工,在汉中大河坎经济开发区建起了新的家属区和厂房。全厂600多户职工,终于搬出了奋斗30多年的屋脊沟,彻底摆脱了地质灾害的困扰,开始了新生活。

如今,我们这些曾经为三线建设付出了青春和汗水的一代人,在陕西汉中这个第二故乡,享受幸福安宁的晚年生活。(李牧夫)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6317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