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与服务商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储能版图再落一子,这一次富士康将目光聚焦到当下最热的固态电池赛道。
近日,鸿海科技集团官方宣布,子公司富士康集团与河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郑州建设新事业部,加快推进电动汽车整车、储能电池、数位健康和机器人产业落地,并在河南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圈。
富士康集团2010年入驻河南郑州,2023年3月,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曾承诺要在河南再造新富士康,次月,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在郑州揭牌。
此次与河南省政府的合作,富士康将聚焦集团3+3战略产业转化落地,以电动车、数位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及AI、半导体、新世代移动通信三项新技术领域为发展重点,在郑州航空港布局发展固态电池产业,重点打造固态电解质、半固态及全固态电芯研发和生产制造。
近期,富士康将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重点布局电动汽车试制中心、固态电池等项目。
这是今年以来富士康在储能领域的第二次大动作。
今年3月,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与旭智资本签署协议,合资成立绿能资产管理公司并拟发起设立绿能开发基金,共同拓展中国大陆绿能业务。
富士康将运用旭智资本在全球能源开发领域多年的投资及运营经验,双方合资设立资本总额人民币20亿元的绿能资产投资公司,聚焦绿色发电项目,最终目标每年取得20亿kWh绿电权益。
双方规划发起设立目标规模人民币70亿元的绿能开发基金,携手布局太阳能、风能及配套储能等绿电产业,预估可取的60亿kWh绿电权益,通过此两项合作案,加速向净零以及环境永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富士康的发展历程中,热衷于追求热门的赛道是其一大特点,通过成立新公司、入股头部企业、设立基金等方式,富士康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储能的版图正在逐步扩大。
富士康跨界新能源始于2011年,主要聚焦光伏产业。此后,富士康分别于2011年和2015年先后成立了2家新能源公司,并与南方电网等公司和佛山市等地方政府展开合作,共同建设光伏项目。
2022年6月,富士康进军储能,其首家电池工厂在台湾高雄动工,生产磷酸铁锂电池,规划产能为1.27GWh,电池将用于电动巴士、电动乘用车和储能系统。
2023年,富士康入股了上海采日能源,持股比例2.39%,正式发力大陆的储能产业链。采日能源成立于2017年,2023年,其全国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前十。
作为业界瞩目的颠覆性电池产品,全固态电池概念今年以来在全球范围持续火热,这一领域的技术竞争也愈发激烈。
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等各大电池企业、汽车企业先后给出了量产时间节点,资料显示,今年前7月,国内固态电池新增产能(含规划、落地)超140GWh、涉及金额超640亿元。
其实,在这一火热的赛道,富士康早在2017年就做了布局,鸿海集团旗下的富泰华工在当年以10亿元入股宁德时代,重点推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究。
2023年10月,富士康旗下子公司SolidEdge Solution与法国博洛雷集团(Bolloré)子公司Blue Solution签署备忘录,双方将合作生产用于两轮车的固态电池,未来还将开发应用于其他电动车的固态电池。
Blue Solution是在法国和加拿大市场唯一一家生产固态电池的公司。
双方合作瞄准的是首要目标市场是印尼,据悉,2030年前印尼两轮电动车预计将达到1300万辆。
虽然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高循环寿命方面,固态电池被视为锂电最好的发展路径,但在今年前7个月,超142GWh新增产能中,其中仅约1GWh为新增落地产能,可见研发和量产之难。
主要问题在与固态电池电池目前存在技术、成本、产业化前期等问题。
技术层面,固态电池目前仍面临负极、电解液材料技术突破,三种技术路线硫化物体系、?聚合物路线和氧化物为主都存在基础缺点亟待解决,?例如,?硫化物电解质空气稳定性差,?聚合物电解质在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较低,?而氧化物电解质则需要高温烧结以保证与阴极材料的良好接触,?同时还存在锂枝晶生长问题。
成本问题,固态电解质目前用到的部分稀有金属原材料价格较高,资料显示,固态电池目前的成本相较于液态电池高出近四倍。
另外,固态电池还处于产业化前期,不同的企业侧重?不同的技术路线,对于材料性能的改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则需要产学研各方及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固态电池这条赛道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曾在造车行业屡战屡败的富士康能否在固态电池赛道占领一席之地仍有待观察。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活动安排:
1、 碳中和能源院士高峰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与新型储能技术青年科学家论坛
日期:2024年8月24-26日
地点:深圳鹏瑞莱佛士酒店
参会代表:2000+
演讲嘉宾:120+
议题分享:120+
2、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
日期:2025年3月23-26日
地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
展商数量:800+
观众数量:10万+专业观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6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