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懂王”一对一面授的含金量? ETF门道原来这么多…

书竹聊商业2024-07-24 12:09:25  44

转战ETF投资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最近开始读《玩转ETF基金》这本书,发现ETF的投资世界远比想象中更“超炫”。

从买主动权益基金习惯性做个甩手掌柜,到现在自己去研究行业搭建组合,投资习惯和投资体验都很不一样。

最大的体会就是,真的只有躬身入局,才能具象化感知到ETF透明度高、费率成本低、交易效率高的优势。

市场对ETF的偏爱,也很猛烈。

这周多个交易日,有近30只ETF成交金额突破10亿元,集中在热门宽基ETF和像黄金、恒生科技等这类主题ETF上。

另外,根据最新发布的指数基金二季报显示,中央汇金持有了相当高比例的沪深300和上证50等ETF份额。

至少从目前来看,ETF代表着未来投资的一大方向,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

不过,ETF虽然是个很好的配置工具,但其生态圈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且相较于投资主动权益基金,对个人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发现投资ETF赚钱也很难的原因。

上周,我有幸和一位业内知名的ETF大佬做了一次面对面交流,从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视角出发,问了很多直接且接地气的问题,当然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位大佬是数学系出身,进入金融圈之后在多家券商、三方机构从事过金融产品研究与财富管理工作,并在某互联网大厂担任过基金业务一把手,目前是一家券商的首席财富官,全权负责ETF业务。

And还是一枚马拉松、山地越野的资深选手。

资历非常之丰富,讲起ETF投资激情澎湃金句频出,比如“你要清楚ETF是你投资逻辑和投资观点的表达工具”“无论是主动投资还是被动投资,都建议遵循多资产绝对收益策略”“宽基一定要宽,行业指数一定要细”等等。

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今年ETF组合30%多的收益”,请收下我的膝盖!

干货已备好,一起坐下来细品吧:

ETF是投资逻辑和投资观点的表达工具

问:如何正确理解和投资ETF?

答:首先我们要搞清楚,ETF是一个工具,是你投资逻辑和投资观点的表达,我们投资ETF最核心的逻辑是,市场长期贝塔要好。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ETF市场成熟发达,主要有两个原因:

(1)市场本身贝塔比较好;

(2)即便在美国市场,获得阿尔法也需要很高昂的成本,因为阿尔法具有不确定性。

虽然这两年中国的大贝塔不是很好,但还是有一些结构性机会的,比如红利、国央企类ETF都创了新高。

现在A股投资者也在慢慢拥抱ETF,有这么几个原因:

(1)投资的逻辑和心态变了,因为与买基金相比,买ETF即使亏了,投资者也知道自己为什么亏,对自己买的产品内心是非常明白的,这点很重要;

(2)ETF费率在降低,交易起来很方便,同时像海外等不能直接投资的标的,也可以通过ETF来实现;

(3)市场大资金在买ETF,包括国家队、保险资管,基金经理,都把ETF作为投资工具,甚至私募基金经理。

总的来说,ETF有很强的工具属性,而且透明、高效、费率低,无论是用来配置,还是对冲,甚至套利,都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ETF也可“哑铃型策略”

问:ETF到底怎么投资,才能做到“大概率赚钱”?

答:投资ETF赚钱,肯定还是要市场上涨才能赚钱,但具体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去做,没有定律,是左侧还是右侧,是一次性买还是定投,甚至还有人在做轮动,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判断。

我自己做的是“哑铃型策略”。

常见的哑铃就是“一手科技,一手红利”,因为如果权益投资有机会的话,这两块大概率不会都跌。

比如我之前是看好电力,当经济不是很好时,现金流稳定的电力行业是对冲逻辑,不过现在有点过热了,有些高估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用股票的思维去买ETF:在低估的时候买进,等估值合理或很高的时候卖出;还有就是当你认为它有很高的成长性,未来业绩可能会大爆发,可以买。

你既可以有价值的逻辑,也可以有成长的投资,跟投股票没什么两样。

唯一区别在于ETF是一篮子股票,更多的是偏概念或者行业。

当我不知道这个行业中哪些公司会被淘汰,哪些是最后的胜利者时,只要我知道这个行业有发展,那我就可以买ETF来抓行业发展的机会,同时我还可以避免在个股上踩雷。

当经济不好,可以配一些现金流稳一点的行业,比如公共事业;当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比如芯片国家第二期大基金来了,那就可以配一点芯片;当出现困境复苏、经济好转,又可以配一些周期类品种。

我们买ETF追求的是性价比,在追求收益的同时要把波动给降下来。

另外除了权益内部的哑铃策略,在大类资产层面,哑铃策略依旧有效,一手是“稳稳的幸福”,包括类固收、绝对收益等阿尔法,另一手是“纯粹的贝塔”,即以各类权益ETF为代表。

处于中间的贝塔+阿尔法类的产品,可不作重点。

对于跌了很多的ETF,要看长期逻辑是否成立

问:如果我买的ETF跌了很多,应该怎么办?比如光伏和医药。

答:这就完全是取决于你对未来怎么看了,如果长期投资逻辑成立,那就继续持有,或者慢慢加仓位。

从发展前景来看,光伏肯定还是可以的,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大家都面临亏损,因为太卷了,所以买光伏最核心的点,就是看行业什么时候出清结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跟踪出清的时间。

有几个点值得关注:

首先,也许不用等到行业出清,股价就已经先反应了,先涨了。

其次,看市场的关注度,比如公募、私募等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比例已经很低了,被套牢的散户也不咋卖了,这种情况下大概率就是见底了。

然后,还有政策因素,比如未来有可能国家未来会统筹把光伏市场化,能够上国家电网,这时候基本面盈利预期大概率会改善。

医药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包括内外部政策具有不确定性,新药研发难度大投入大,医药细分赛道特别多,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投资者不太好把握。

国家在很多科技行业都实现了突破,甚至超过了原来既定的目标,比如新能源汽车、航天等,但医药领域有些低于预期。

不过如果医药板块长期低迷,估值具备绝对优势的时候可能投资难度就会有所降低,毕竟这是一个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赛道。

总而言之,光伏、医药都是差不多情况,要等待出清和基本面改善,长期来看都是有机会的。

按季度调整,按月度检查

问:我发现有的人喜欢拿着不动,有的喜欢频繁交易,有的喜欢天天看盘,有的还是保留着买公募基金时的习惯,你的建议是?

答:就我自己投资而言,我不会简简单单地就持有不动,因为ETF本身强调配置,要定期跟踪调整,涨多少涨多久之后要调整,需要定一个原则。

我建议按照季度来调整,按照月度来检查。

很多ETF可能一年里80%的时间都没有机会,所以如果能抓住那么两三次机会,比如成交量暴涨,或者短期涨超10来个点,那就够了。

做ETF投资,一定要把这个产品的定位以及市场的定位想得很清楚。

比如说港股,港股相对于A股,最大的优势就是它聚集了两类股票,一类是互联网平台公司,还有一类是香港本地股,不过香港本地股没有专门的ETF。

当然,因为折价等缘故,在高股息板块上,港股目前优势也比较明显。

可以考虑不确定因素比较单一的行业

问:都说要赚“认知内的钱”,普通投资者具体该怎么选行业呢?有没有哪些通用的方法,或者讨巧的方法?

答:重点要看两个逻辑:相对逻辑和绝对逻辑。

相对逻辑就是找出哪些行业的基本面属于相对比较好的,或者说估值相对比较低一点的。

毕竟现在债券收益率很低,海外资金、国家队、保险的长期资金在权益上是要加大配置的。

绝对逻辑就是选择那些基本面很好,有政策支持,各方面都很好的行业,当然属于少见的。

基本面不是特别好的,同时又会受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的行业,我认为就不太适合投资。

从这个角度看,房地产其实挺适合去投,因为不确定因素没有那么多了。

成交数据、现金流数据都是公开的,政策面也只会越来越多,唯一需要关注的点就是,需求什么时候稳住甚至有较大的提升,人类对于住房的需求是不会消失的。

如果通过股价来决定配置时点,很难,但如果从政策点和基本面出发,就比较简单透明了。

刚说的医药,其实我觉得不确定因素就有点多。

补充一点,当我们看好一个行业的基本面逻辑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技术层面来帮我们做辅助决策。

但如果只看技术层面不看基本面,就很容易出问题。

比如你很多时候会看到均线都是排列向上的,都是买入的情况,但突然就断崖式下跌。所以技术面和基本面都要看。

老实说,ETF这个生态比较复杂,你看现在做ETF的基本上都算得上科技公司了,在科技上投入非常大,具备很大的科技优势,比如Vanguard、贝莱德等等。

看好的几个板块

问:可以稍微透露下你现在的持仓吗?还有哪些行业你是比较看好的?

答:我是买了点房地产的,还有港股互联网。

港股互联网逻辑比较明确:

第一,它有科技属性,像滴滴、美团这些互联网公司盈利模式中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少,很多数据都能算出来,不像原来互联网公司要盈利,都不知道盈利的点在哪。盈利预测都没法做。

第二,从价值投资角度来看,港股互联网现在估值很低,有回购(腾讯有史上最大回购),有红利,还有AI落地、自动驾驶等概念。

在整个大环境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确定性很重要。

而移动互联网本身增长比较好,不确定因素比较少。

所谓的确定性,不一定要求说现金流特别稳定,因为这些都是历史数据,只能反映一个角度。

比如煤炭行业的历史现金流特别好,红利里面大很多也都是煤炭,沪深300之前上涨其实就是红利在涨。

但煤炭是有周期性的,业绩不是一直都很好。

所以当你要投红利的时候你就要思考清楚。

最近创新高同时关注也比较多的ETF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红利,一类是国央企,或者两者直接结合起来。

投资者在投资前,一定要去仔细去分析指数的编制方法,搞清楚背后的投资逻辑是什么,重点关注估值、盈利、景气度等因素,还要结合成分股,覆盖的行业等来看,不能只看历史表现,忽视投资最基本的逻辑。

这两类ETF都属于宽基指数,如果成分股的行业、风格太集中,一旦市场风格发生变化,其波动也会加大。

至于大家也在讨论说红利板块的容量问题,我想还有一个维度也是不能忽视的。

如果把大部分央企以及有些股息率看起来挺高的非央企都囊括进来,红利板块的容量确实很大,再加上现在国家政策也提倡分红。

但问题是,市场上可以流通的红利股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多。因为很多红利投资者,都是拿着不动。

所以看一个赛道拥不拥挤,不能只看交易量,还要看流通股所占的比重。

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目前红利板块算比较拥挤了。

如果你想买红利,我认为港股红利比A股红利可能要好一些,毕竟港股红利的周期性没那么强。

另外,科技这块我觉得还是能选出来一些的,比如芯片,从走势上来看确实是稳住了,政策面和基本面都不错,同时流动性和规模也有相对优势,可以抓一个贝塔的机会。

还有就是处在困境中的行业,这部分可以少量关注,刚说的房地产和光伏就属于这一类,不确定因素很少,也大概率没有更坏的情况了。

宽基一定要宽,行业指数一定要细

问:最近海外ETF很火,像今年纳指涨了很多,你有配置吗?

答:我个人认为美股不要配太多的科技,风险比较大,我没有买纳指的原因就是它太依赖于那几只大龙头科技股了。

标普500可能会好一点,因为成分股不是都在科技股上面。

我一直觉得,宽基一定要宽。如果一只指数在个股、在行业上太集中,持续性就会出问题。

如果涉及到某个行业、风格或者因子的时候,那就不要太宽了,如果太宽,就有可能出现内部相互抵消的情况。

比如数字经济,概念本身比较宽泛,就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再比如如果你想买新能源指数,光伏显然要更聚焦一点更好一点;还有想绿电和电力,我买的是一电力运营商为主的电力,更纯粹,绿电里面有新能源、电池什么的,还是稍微宽了一点。

买指数,一定要分析指数的编制方式,以及权重股,这非常重要。

另外,我一直强调“多资产绝对收益策略”,无论是主动投资还是被动投资,投单一赛道都比较困难。

所以美股市场可以配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可以配一个,然后再根据“哑铃策略”配置两类相关性比较低的。

A股不会低迷,但走出来需要时间

问:你对A股有信心吗?在赚钱难的市场,普通投资者要怎么做?

答:我觉得A股不会一直跌,但要恢复信心确实还需要一段时间,关键是要让投资者感受到一点改变的预期。

投资ETF最终还是取决于经济和股市,现阶段市场波动较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我还是建议大家要做到:

一是多元投资,降低风险;

二是抓一些结构性的、阶段性的机会,虽然这不是重点,我们也不可能拿大量资金来做,但还是可以参与的,前提是把投资逻辑梳理清楚。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6199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