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的全称是半导体三极管。我们从它的名字中可以看出三极管的结构特性:相对于二极管它多了一极——三极;
如果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广义的来看三极管,它就包括了众多种类的器件:双极型晶体管(BJT),达林顿管,晶闸管,场效应管(MOS)以及IGBT等等。
但是,当你听到有人说他设计的电路中需要用到一个三极管,那绝不是需要一个达林顿管,晶闸管,MOS管和IGBT。他就是特指:双极型晶体管(BJT),以至于大多数人都忘记它本来的名字,你可知“Triode”不是它真姓。
双极型晶体管全称:双极性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我们就从它的本名出发来分析BJT的结构特性:
1. 双极性:“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流动参与导电(MOS管是单极性)。
2. 结型:由两个PN结背靠背组成。
我们从功能角度来给三极管下一个定义:一种与其它电路元件结合使用时可产生电流增益、电压增益和的信号功率增加的多结半导体器件。
因此三极管是有源器件(二极管是无源器件)。
我们现在看来似乎非常简单的三极管其实并不简单:1947年12月,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明了点接触形式的双极性晶体管。1948年,肖克利发明了采用结型构造的双极性晶体管。BJT是电子学历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发明,其发明者: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和沃尔特·布拉顿被授予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基于BJT又发明了开关速度更快、损耗更小的MOSFET。从此,BJT和MOSFET除了作为开关器件应用的同时,也成为了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
三极管(BJT)的结构
如下图所示,三极管有三个掺杂不同的扩散区和两个PN结,根据两个PN结组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不同结构的三极管:NPN型和PNP型;简单来说三极管就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出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
1. 发射结(BE结)。
2. 集电结(BC结)。
从两个PN结看,将整块半导体分成了三部分:
1. 基区。
2. 发射区。
3. 集电区。
同时对外呈现三个电极:
1. B极:基极(Base)。
2. C极:集电极(Collector)。
3. E极:发射机(Emitter)。
从上图三极管的简化结构图中,以NPN为例我们看到:
基区(B)的宽度很小,掺杂浓度中等(P+),发射区的掺杂浓度最高(N++),集电区掺杂浓度最低(N)。
这些特性都对三极管工作特性有非常大的作用。
如下图为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的NPN型三极管的截面图,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实际结构并不像简化结构中那么简单;造成实际结构复杂的原因有两个:
1. 各端口引线要做在表面,为降低半导体电阻和引线与半导体的接触电阻,必须要有重掺杂的N++型掩埋层。
2. 一片半导体材料上要制造很多个三极管,彼此之间要隔离开来,需要通过添加P+型区形成反偏的PN结或添加氧化物,来实现器件的隔离。
通过上图,我们看到三极管并非是对称的器件:
虽然从示意图中可以是2个N型半导体夹1个P型半导体,但发射区和集电区的掺杂浓度和几何形状都是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三极管并非是有两个二极管简单拼凑而成,如下图所示,每个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1. 发射区高掺杂:发射区半导体掺浓度高(载流子多)、面积小,便于放射电子。
2. 基区尺度很薄:3~30μm,掺杂浓度低。
3. 集电结面积大:集电区半导体掺杂浓度低(载流子少)、面积大,便于收集电子。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5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