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代工厂,富士康的崛起可以说离不开大陆市场的支持。改开初期,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政策,如土地使用权优惠、税收减免和财政奖励等,再加上国内拥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规模,诸多外资企业蜂拥而来。
尤其是富士康等台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待,堪称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得益于这些硬性条件,富士康拥有了稳定的产能输出和超高的良率,在电子代工领域名声大噪,并获得了苹果的青睐,自此“平步青云”。
然而,在中美科技竞争不断升温的关键时刻,郭台铭却“胳膊肘往外拐”,叫嚣着这些年是富士康在给大陆“赏饭”。同时,为了迎合苹果,郭台铭更是决定在2026年之前转移富士康在大陆市场的约3000亿产能。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对于郭台铭的“赏饭”言论,国内诸多网友至今都耿耿于怀。因此,对于富士康撤厂的举动,大家并不觉得惋惜,反而当富士康印度和越南的工厂接连出现“员工罢工、良率下滑、电量使用被压缩”等问题后,很多人都拍手叫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富士康虽然又多次表示不会撤离中国市场,但种种迹象表明,它已逐渐把产业重心放在了东南亚地区,大陆则遭到了边缘化。
前段时间,富士康在印度又追加了10亿美元的投资,预计为当地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另外,它在越南也投资了3亿美元,计划把员工规模扩大至3万人。近期又有消息传出,称富士康将在越南再搭建两个新项目,预计投入高达5.5亿美元。
最关键的是,网上虽然时常报道富士康在印度、越南等工厂频频受阻,但实际上,其市值这几年却是一路走高,如今更是高达4881亿元,较2022的2800亿几乎实现了翻倍。这意味着,郭台铭似乎赌对了,富士康在东南亚地区的未来发展前景也格外被资本们看好。
反观国内,如郑州富士康这个曾独揽iPhone手机订单将近50%产能的园区,如今却显得格外冷清。在很多人看来,富士康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组装或代工等低附加值业务,在中国制造业加速向高端价值链转型的阶段,它的离去并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正所谓“只有挨过饿的人,才会懂得粮食的珍贵”。在富士康大规模缩减产能后,河南连续12年稳坐“中部外贸第一省”宝座的记录就被终结了。数据显示,2024年Q1,河南外贸进出口总额仅有1588.3亿元,较去年同期缩水了485亿,下滑幅度高达23.4%。尤其是手机出口量,同比减少了约1000万台!
面对这种局面,河南似乎是着急了,7月22日,在河南郑州与富士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会上,官方正式表态,河南拥有富集的人才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富士康能重拾投资信心,进一步扩大在豫的业务布局。
那么问题来了,在官方喊话后,富士康会“回头”吗?要知道,资本永远是逐利的,为了利润最大化,他们会不断向人力、土地等各方面成本更低的地方转移。相比如今的中国,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建厂成本只有1/6,这也是推动富士康加快产能转移的根本原因。
对于郭台铭近年来接连“加码”东南亚地区的举动,就连不少外媒都认为他是铁了心了,为复制当初在大陆市场所获得的成功,富士康基本不会回头了。
所以,国内必须认清现实,与其寄予希望于台商,倒不如彻底摒弃对外的依赖,努力培养扶持我们自家企业,并且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及时做好迎接“阵痛”的准备。支持请点赞。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5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