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被秦军扼住命运咽喉,无法喘息,铩羽而归。
然不过数年,赵军便东山再起,歼三十余万秦军,杀十万匈奴。
大败于秦后,赵国究竟寻到了什么强大之道?
其一雪前耻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一段 长平战败,输在何处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之地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激烈对峙。
为在战争中取得主导权,秦昭襄王特意派出了智勇无双的名将白起率军出征。
白起的智谋在战场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不仅拿捏了赵括的要害之处,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还在半年内带领秦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让赵国军队尝尽了失败的滋味。
据《史记·秦本纪》所述,在这场战役中,被秦军所杀的赵国兵士足足有四十多万。
赵国的战败与赵括是有直接关系的,但这并不是让赵国失利的关键。
于赵国而言,其与秦国之间实力的天差地别,才是影响战局走向的关键。
秦国所处富饶之地,自秦孝公启用商鞅大肆进行变法改革后,秦国的综合实力一直在不断提高。
秦昭襄王上台后,秦国更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在魏冉、白起、范雎等贤才的运筹帷幄下,秦国不仅能东扩疆土,还能大破合纵,灭六国气焰。
相比之下,论财力,赵国不如秦国雄厚。
论物产,赵国不如秦国富饶。
不管是比什么,赵国都被秦国甩在了身后。
可是一时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一世的结果。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哪怕秦国军队再强大,他们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秦国军队大败赵军班师回朝的时候,或许怎么也没想到,几年后的赵国会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赵国再遇秦国时,到底拿出来什么“妙计”?他们又是如何把秦国“踩在脚下”的呢?
第二段 赵国蓄力,重振旗鼓
公元前259年,秦国大获全胜,白起料定当时的赵国已经没了缚鸡之力。
他原本打算劝说秦昭襄王继续出兵攻打赵国,直接把它灭掉。
可因当时赵国派出使者“服软”,秦昭襄王便“无视”了他的建议,给赵国留了一线生机。
秦王并没有料到自己的这一决定会给秦军埋下伤亡隐患,他更没有想到数年后赵国会在邯郸给他和秦国致命一击。
为了保住最后的“底气”,赵孝成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低了头。
他提出用城市土地来为自己的国家换取一线生机,可是这一计策还没落地,朝堂上便爆发了一片质疑声。
在赵孝成王摇摆不定的时候,虞卿提出让他与魏国、齐国等国家联手抵抗秦国的侵扰。
虞卿一语成谶,与这几个国家站在统一战线后,赵国的底气也多了几分。
除此之外,赵国努力在其他方面为东山再起蓄力。
虽说长平之战让赵国人踌躇了很久,但赵国军队的主心骨并没有因此受损。
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对当时的赵国来说,“青山”就是军队中运筹帷幄的大将们。
赵国军中从来不缺骁勇善战的领导者,不管英勇无畏的乐乘,还是刚直不阿的廉颇,他们都是赵国的中流砥柱。
有他们在,赵国哪怕再泥足深陷,也有一丝生机可寻。
有他们在,赵国军队遭遇再大的困难,兵士的心也是始终聚在一起,不会散的。
如果名将是赵国东山再起的利器,那军民合心便是其扭转乾坤的基石。
长平战后,燕国对赵国虎视眈眈,其原本想趁机起兵将赵国“据为己有”。
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燕国的如意算盘打到最后,还是落了空。
即使当时的赵国是“苟延残喘”,其也还是凭着仅剩的军队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打败燕国后,赵国军民备受鼓舞。
在统治者的带领下,赵国上下齐心合力,不仅慢慢走出了阴霾,还与楚、魏等国有了进一步合作抗击秦国的机会。
除此之外,自赵武灵王时期继承下来的“胡服骑射”传统也是赵国在短时间内崛起的重要助推因素之一。
这一政策对赵国军事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不仅让战国军队的战斗实力上了一个台阶,还提高了赵国骑兵的整体实力。
在这多重因素的助力下,赵国抗击三十万秦军,抵御十万匈奴也不是一件难事吧!
毕竟赵国在战国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哪怕赵国最后注定是输家,它依旧用一种别样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各位您说是不是呢?
参考资料
[1]邵服民. 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兵力质疑[C]//河北省历史学会,邯郸市历史学会.赵国历史文化论丛.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4.
[2]张广志.有关秦赵长平之战的几个问题[J].邯郸学院学报,2016,26(02):5-9+2.
[3] 《国宝档案》 20130824 古代战争——邯郸之战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5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