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老了,这辈子没为家里人做过什么事情,如今我也破个例,求你们照顾好我的弟弟”
主席在晚年病重之际,让秘书替他写下书信,为他的家人求一个关照,他为何要写下这样一封信,口中的“弟弟”又是谁呢?
一、一封关照信
1975年的一天,北京中南海,毛主席的住所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老人穿着虽然整洁但是有些过于朴素,衣服上还打着补丁,脚边是一些土特产,也许是怕弄脏了屋里的东西,秘书几次请他坐下,他都摆手拒绝了。
正在他局促的站在客厅的时候,毛主席在秘书张玉凤的搀扶下,颤巍巍的从房间里走出来,看到来人之后,主席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对来人说“泽连啊,你怎么这么久都不来看我,咱们兄弟这么多年不见,你都不想着来看看我?”语气中除了重逢的喜悦,还夹杂着一丝埋怨。
眼前叫“泽连”的这位老人还没开口,眼睛就已经湿润了“三哥,你怎么辛苦成这样了,我们也想你,都想来看你呢,只不过,怕打扰你工作,不敢来……”
“怕耽误我工作就不来了?血浓于水,怎么也该来看看我才是啊”主席继续埋怨道,但是眼神里却是化不开的情意,两人互相搀扶着坐到沙发上,开始聊起他们的往年旧事。
主席口中的这位“泽连”是他的堂弟,在家排行老九,两个人之前关系最亲密,后来主席投身革命之后,两人的接触就越来越少了,如今再见,当初意气风发的青年们,如今都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毛泽连走之后,主席叫来身边的秘书张玉凤,让她帮自己写一封信“我实在是老了,恐怕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如今心里牵挂的除了新中国的发展以外,还有一件事要求组织,请帮我照顾一下我的九弟。”说着,主席的思绪飘到了他一直想回的韶山冲,回到了自己那段青春岁月。
二、和九弟泽连
毛泽连是和毛主席最亲密,关系最近的堂兄弟,毛主席的祖父和毛泽连的祖父是亲兄弟,毛泽连的父亲毛尉生,身体状况一直都不好,不到50岁,便撇下妻儿去世了。毛泽连的母亲没有改嫁,而是孤身带着儿女们生活,家里没有经济来源,日子过的比以前更苦了。
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不忍心看弟妹一家没有依靠,不仅时常接济毛泽连家的生活,还收养了毛泽连的姐姐毛泽建。毛泽建是小辈中唯一一个女孩,碰巧毛泽东家兄弟几个,就是没有女儿,于是就被过继到毛主席的父母膝下做女儿的,这一套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下,两人虽然是堂兄弟,但和亲兄弟其实没什么区别。
毛家“泽”字辈的孩子们一共有十个,毛主席排行老三,毛泽连排老九,所以才有了“三哥”和“九弟”的称呼,毛泽连比自家三哥小了有二十岁,主席在外地读书,加上后来参加革命,经常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但是对于这个听话,从小就喜欢跟着他的小堂弟,毛主席还是非常喜欢的。
毛泽连不止是主席的亲人,更是他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他革命道路上的见证者和支持者。
1925年,毛主席以“回乡养病”为理由,带着自己的妻儿从上海回到家乡,韶山的人民听说毛泽东回来的消息,都奔走相告“润之回来啦,润之回来啦!”大家齐聚在毛家的院子里,诉说着农民生活的艰难,地方豪绅如何横行霸道,官府贪赃枉法,大家七嘴八舌,像开了闸的水一样,将那些不公的遭遇全都发泄了出来。
主席听完乡亲们的这些话之后,先是安抚了大家的情绪,之后又分析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最后他总结道“对付反动派就是要这样,地主土豪、贪官污吏,你不打他是不会倒的。我们不光要把他们打倒,还要跺上一脚,叫他们翻不得身!”
“润之哥,你发话吧,只要你说怎么闹,上刀山下火海,我们跟着你干!”比他小的一个同乡首先表态,大家纷纷附和,于是,韶山的第一次农民运动拉开了序幕,1925年6月,在他的组织创建下,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正式成立了了。
这之后,短短的几个月之间,韶山办起了十几所农民夜校,20多个农民协会,不仅如此,孩子们也在革命的热潮影响下,成立了儿童团,当时只有十二岁的毛泽连,也积极的参与其中。
三、兄弟齐心闹革命
他从小就崇拜三哥,如今他回到家乡,虽然不知道大人们在忙什么,但是他也明白,三哥是个了不起的人,他回来是做大事,是为了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的!
带着对三哥和革命的绝对追随,毛泽连为韶山运动的开展做了很多的事情,加入儿童团之后,每次组织开会或者农民协会有活动时,毛泽连都会主动承担站岗放哨,传递消息的任务,组织上也很看好这个积极又机灵的少年,除了放哨兵,他还是毛泽东的通讯员。
那年冬天,年关将至,大家都在家里热热闹闹的,准备迎接新的一年。当地军阀赵恒惕知道了毛主席在韶山搞农民运动的消息,便派人前来围捕。毛主席当时正在和革命同志们开会,毛泽连在屋顶上放哨,敌人刚接近毛家院子的时候,就被他发现了,于是他故意大声咳嗽,并提高马灯向毛主席示警,主席接收到这个信号之后,带领同志们从后门紧急离开,这才逃过了一劫。
后来主席离开韶山去到广州,并在1927年再次回到韶山老家考察湖南的农民运动,乡亲们热情的将他应到毛家祠堂,毛泽连比任何人表现得都要激动,他紧紧拉住三哥的手,问着关于革命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毛主席都一一耐心地回答,临走之际,他的小九弟依依不舍,主席拉着他的手郑重的说“泽连,一定要坚持革命,打倒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革命需要很大的勇气,三哥问你,你能做到吗?”“我能!三哥你放心,我们都等着胜利的那天,等你回来!”
毛泽连深受毛主席的影响,思想进步非常快,他决心投身革命,贡献力量,在农民协会和地下党组织中间积极的奔走工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全国上下陷入到一片“白色恐怖”中,毛泽连在这时接到组织派来的任务,将给党组织的信安全送出韶山。
他向组织保证坚决完成任务,将信揣在怀里一路小心地护送,就在他即将到达镇上的邮寄处时,敌人发现了他,为了保护信件,毛泽连只能原路返回,一路狂奔,从大路上跳到山沟沟里躲避,左眼却不幸被树枝划伤,为了不暴露自己,他也没有到医馆去看,而是自己草草的处理,结果却越来越严重,不出几天就开始化脓,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到最后竟然直接失明,右眼也收到影响,出现了并发症。
四、再见三哥
失明让毛泽连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日常行走都看不清东西,更别提劳动了,组织考虑到他的眼睛已经伤残,不方便参加革命活动,也没有让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毛泽连对此一直很遗憾,自己因为眼的问题,没有为革命做更多的贡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哥变成了主席,革命也像他说的那样,迎来了胜利!
毛泽连心想,这下终于能见到三哥了,带着无尽的期望和兴奋,1949年10月,毛泽连在湖南党领导的安排下,和毛主席的表弟李祝华,一同进京,来到中南海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亲人。
一见面,毛主席便激动地握着毛泽连的手说“你是九弟,润发!(毛泽连的字)几十年没有见面了,你能从韶山过来看我,我真高兴啊”一别二十几年,再见到亲人的主席,也表现得很激动,毛泽连更是“三哥,三哥”的叫个不停,好像要把这些年缺失的都补回来。
接下来的谈话中,主席握着毛泽连那历经沧桑、满是老茧的手,望着他清瘦的脸庞,既心疼于九弟这些年过得辛苦,也为他能保持着俭朴善良的劳动品质而欣喜。突然,他发现了九弟的眼睛有点不对劲,“你的眼睛这是怎么了?”毛泽连这才说出当年的事情。
主席听完后叹息“你才三十几岁,眼睛就坏了,真可惜”两人结束交谈之后的第二天,主席就让儿子岸英和身边的秘书,带着毛泽连到北京协和医院医治,住院期间,侄女李讷、李敏都在他身边照顾。
由于毛泽连的左眼受伤时间太长了,已经没办法复明了,最后在毛主席的劝说下,接受了医生的治疗方案,将左眼挖出,好好治疗右眼。手术过后,毛主席亲自到医院看望毛泽连,并细心安慰他要好好接受治疗,出院之后,毛泽连就要回老家去。
临行前,李祝华请求主席为毛泽连安排个工作,提供生活上的特殊照顾,主席答道“九弟的困难我是知道的。现在也不是只有九弟困难,是全国人民都困难,我不能只特殊解决他一个人的困难。当然,对于九弟的困难,我还是会尽力接济的,现在战争刚刚结束,国家和人民都需要恢复元气,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人都要努力,从实际出发,在家里种田喂猪,多打粮食,也是支援国家,为人民服务······”
毛泽连知道三哥的难处,他是主席,如果他带头搞特殊,那底下的人就会效仿,到时新中国不就和以前一样了吗,回到家乡的他谨记三哥的教诲,一直守着自己的几亩水田,虽然日子苦一点,但他没有任何的抱怨,更没有想过会有什么特殊待遇。
毛主席知道弟弟生活艰难,经常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二三百元,连带着信寄给毛泽连,《毛主席书信选集》中,光是写给九弟的就有很多封,每一封都藏着兄长的关怀,毛泽连每每收到书信和钱的时候,都会感动“我给三哥添麻烦了啊……”
从1949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毛泽连一共去了北京十多次,是毛主席所有在韶山的亲友们去北京次数最多的一个。毛泽连虽然是毛主席的堂弟,但他始终记得主席三哥的话,不搞特殊,不谋私利,以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民身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五、破例写信
1975年,毛泽连又一次来到中南海,看望自己的三哥,主席关切地询问了他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得知九弟还是一如既往的勤劳俭朴,眼睛也和之前一样没有大碍,心里很高兴,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弟弟也不再年轻,他明白,自己也许不能再照顾他多久了,弟弟一生过的辛苦,他走了谁来照顾他呢?
于是在送走弟弟之后,一生不搞特权的主席,破例写了一封信,并嘱咐秘书,在他走之后,将这封信寄给湖南政府,拜托他们照顾一下毛泽连,在临终前,毛主席还是牵挂毛泽连,于是他交代女儿李敏“在韶山老家,你还有两个叔叔,他们连饭都吃不饱,你们要多回家看看啊!”这两个叔叔,一个是泽连,另一个则是毛泽荣。
1977年7月,李敏带着父亲的嘱托回到韶山,先后来到两位叔叔家,并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100元贴补叔叔们的生活。
总结
主席一生不搞特权,晚年却为了亲人破例,这是多么大的关心和爱,写信的人不再是毛主席,而是一个在生命尽头,放心不下亲人的普通老者,在此之前他从不以权谋私,为了国家和人民,坚持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