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公报解读: 宏观政策打明牌, 扩内需, 稳预期

时代商学院2024-07-23 21:14:03  64

来源|时代投研

作者|雷映

编辑|孙一鸣

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完满结束,并发布相应的全会公报。

全会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明确了宏观调控和政府治理的重要性,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性的部署。

全会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时代投研梳理发现,早在2023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此后,高层亦多次在相关会议文件中强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并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

时代投研认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下,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尤为突出,并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

推动宏观政策有的放矢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开局良好。二季度,我国GDP增长有所放缓,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

展望全年经济发展,二十届三中全会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宏观政策不仅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工具,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2023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同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进一步强调“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今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预期管理”。

时代投研认为,经济发展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政治的复杂形势下,我国宏观政策要同时实现多目标调控,就必须充分考虑政策的系统集成效应。

宏观政策在制定、执行上体现“一致性”,有助于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在不同领域和层面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任务,这是形势所需。

另外,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视角,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有助于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将短期稳定、长期增长、宏观经济结构优化三大类目标所对应的宏观政策进行统筹,提高政策效率。

稳预期,促消费

如何提升宏观政策的协调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政府机构必须在多个层面上实现政策的一致性。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不仅包括在程序上实现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一致性,还包括在宏观政策框架下增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并将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的范畴,进一步强化政策之间的统筹。

展望下半年,为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改善市场预期,我国财政政策需要考虑加快国债发行和专项债发行,提高财政支出规模,以推动消费需求复苏。

以汽车消费为例,今年6月4日,财政部向各地方财政局下发2024年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旨在落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细则,并推动各地方配套补贴措施跟进,从而最终提振汽车终端消费。

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以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支持价格温和回升、保持汇率稳定和金融稳定为调控目标,可配合财政政策的实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适时降准降息,着力改善市场预期,提振物价。

2024年7月1日,人民银行宣布“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首次将国债纳入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这也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将进一步增强。

时代投研认为,增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取向的一致性,是提升宏观调控效果的关键。通过减少政策摆动,提高宏观政策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对改善和稳定社会预期至关重要。

在这种稳定的政策环境下,消费者能够更有信心地做出长期的收入预期和消费规划,甚至适度提高超前消费意愿,从而推动经济生产和居民消费保持良性循环。

(全文1634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4534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