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逃亡美国时, 带走7.5吨黄金, 挥霍一生, 晚年却只想回国效力

甲子光年2024-07-23 17:53:36  55

一个400斤的胖子带着三个妻子和重达 7.5 吨的黄金逃亡异国他乡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旧唤着“我要回去...”

马鸿逵,这个名字在民国时期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出生于 1892 年,甘肃临夏人。这 400 斤的胖子,又被称为西北的“宁夏王”,在 1933 年担任国民党宁夏省主席,执掌宁夏党政军大权,在宁夏以及西北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马鸿逵的崛起,始于他早年的军旅生涯。作为回族的一员,他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逐渐崭露头角。他投靠了冯玉祥,成为了西北军的一员,并在冯玉祥的庇护下,逐渐在宁夏地区站稳了脚跟。

然而,真正的机遇来自于1933年。这一年,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在西北地区的统治,开始寻找可靠的盟友。马鸿逵凭借着自己在宁夏的影响力,以及与冯玉祥的密切关系,成为了蒋介石眼中的合适人选。于是,蒋介石任命马鸿逵为宁夏省主席,赋予了他掌控宁夏党政军大权的重任。

对于马鸿逵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深知,要想在宁夏站稳脚跟,就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因此,他开始精心布局,逐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安插亲信,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够顺利贯彻。同时,他还通过强制征兵、发行私人货币等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和经济实力。

在这个过程中,马鸿逵也展现出了他独特的政治手腕。他深知,要想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得到百姓的支持。因此,他在一定程度上也注重民生建设,努力改善宁夏百姓的生活条件。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争取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援助,为宁夏的发展争取到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然而,马鸿逵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他的专制和剥削引起了宁夏百姓的不满和反抗。同时,中央政府也对他的统治表示了不满和批判。但是,马鸿逵凭借着自己的权谋和手腕,成功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在长达17年的统治期间,马鸿逵将宁夏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他就是绝对的君主,他的意志就是法律。他的统治方式虽然充满了争议和批判,但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宁夏的发展。

马鸿逵的统治手段颇具封建军阀的色彩。他并非蒋介石的嫡系,面对解放前夕的局势,他拒绝了我方的争取。待到解放后,他先逃往台湾,却因种种原因受到蒋政府的指责。于是,他以病假为由,仅一个月后,就携带从西北搜刮来的巨额财富,多达7.5吨黄金,远走美国。

本以为带着巨额财富到美国能过上逍遥日子,然而现实却给他沉重一击。他的几个姨太太为争夺家产争吵不休。1950年刚到美国,家庭纷争就已开始。1956年,五姨太与他离婚,其他姨太也对他渐生嫌隙,唯有六姨太还能与他共患难。

不仅如此,1960年,他的儿子和孙子为家产对簿公堂,还把他也牵扯其中,这让马鸿逵身心俱疲,一病不起。

在这段艰难的时光里,蒋介石多次邀他回台湾,他坚决不去。美国表示可为他办理入籍,他也果断拒绝,声称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死后定要葬在祖国。

据《马鸿逵传》记载,他曾说:“你们入不入美国籍是你们的事情,我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死了还要埋在祖国的土地上。”晚年的他,常常朝着祖国的方向喃喃自语,诉说着对家乡的思念,想回家的念头从未断绝。

可叹的是,马鸿逵一生未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半点益处,却在迟暮之年口口声声说爱国,着实令人唏嘘。

他的一生,是对权力和财富的过度追逐,最终迷失了自我。他失去了家乡的根基,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更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马鸿逵带着无尽的悔恨客死他乡,未能实现落叶归根的愿望。对于他的这段人生,您又有着怎样的感悟呢?期待您能留言分享,共同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4312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