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歇后语: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比较之下,外卖骑手却是三头受气,客户卡点催单,平台算法压榨和公共交通限制。
超时罚钱、投诉扣款,在这个设计好的博弈情景,几乎没有骑手能同时做到送得多、送得快、又不违犯交通规则。
既然平台和顾客都是得罪不起的,为了业绩和生存,骑手很容易选择忽略公共交通规则,这就是一些骑手逆行、闯红灯、电动摩托车走机动道成为普遍现象的根本原因。
毫不客气地说,外卖骑手高时效配送,很多是通过交通违规和交通风险的方式换来的。
长期的交通违规、平台算法无限压榨,顾客催命式订单,再加上一些守门保安的“为难”,就会造成骑手心理崩溃,于是,就有了送餐员将脚伸进顾客的饭盒的情形。
这也是为什么,如果一个骑手受到欺负之后,短时间就能聚集一群骑手过来讨公道。因为骑手们在博弈困境中感到很冷,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他们仍然需要抱团取暖。
尽管外卖骑手风里来雨里去的为大众配送商品,尽管外卖群体当中也不乏有许多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但这个职业显然并没得到大众认可和尊重。尽管有数据显示,当下外卖员本科文凭达到了30%,但是外卖骑手的这门职业,并没什么社会地位存在感。
曾经刷到一个视频,7名女子被问道:“能接受外卖员做老公吗?”
她们的回答分别是这样的:
“不能接受”
“不接受”
“这个绝对不能接受”
“接受不了”
“不能接受”
“不可能”
“不能”
别说在这些女子眼里,她们看不起外卖骑手,即使是大门口的保安,估计也是将骑手当成可以拿捏的软柿子。
2024年7月17日,四川达州某学校,一名外卖员在进校送餐过程中与学校保安发生争执,两名保安控制住外卖员,另一名保安用棍子对外卖员头部进行打击,不仅被打,外卖员眼睛还被喷了辣椒水,外卖员现场发出惨叫。
外卖员与保安冲突的新闻,已经见怪不怪了,这种现象和职业歧视是分不开的。
可以这么说,没几个保安敢拦住奥迪A6车子进出,但是看到穿工衣的外卖员,保安的优越感又仿佛油然而生。
当下,有些外卖骑手送单象开跑车一样,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平台机制,骑手本身也是助力者。作为一名骑手,即使没有平台规定和顾客催单,骑手都会尽快将东西送到顾客手中,毕竟,货物压在手中,又不能升值,更主要的是,时效的背后也包括了骑手本身的收入和利益。
因此,平台时效的苛刻程度越来越高,一定是平台与骑手两方面作用的结果。
假如所有骑手都是慢性子,都遵守交通规则,那么整个行业的外卖配送速度一定能降下来,平台也将是另一种更为人性的算法管理模式。但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事,即使几百万个外卖骑手也无法与一个平台博弈,因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就是这么个现实。
以上都是外卖骑手面临的职业与社会博弈困境,这样的困境,致使骑手群体苦不堪言,抱团打气的现象越来越多,公共交通秩序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当市场法则失灵的时候,政府就出面了,不得不为卷得过度的外卖骑手做出调整。
广州、珠海等地对配送骑手行驶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发布了规定。其中,广州要求配送员限速25km/h,且一周有三次违法行为,全行业将限期停单。
广州的措施搭配得很合理,在限速的同时,加上了交通违规停单处罚。
想想看,以前没有降速的时候,有些骑手都不把红绿灯放在眼里,现在降速了,意味着相同的路线,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就更容易迫使骑手违规。
即使降速与停单并用,也是不够的,骑手而临三头受气的局面。在政府对骑手限速、停单的同时,必须要求平台与引导顾客都做出相应的改变,游戏才能玩得下去。
从理论上说,让外卖骑手速度慢下来,遵守交通规则,这是好事。但实际上,当用户可以方便查询外卖骑手的实时路线轨迹和时效的时候,骑手的命运就已经被锁死在平台算法机制里面了。
换句话说,如果平台不调整机制,按照最高速度25km/h守法行驶,所有骑手都不可能达到之前的配送工作量和时效标准,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
假如平台改变了配送机制,却不限单,外卖骑手也不会慢下来。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平台将配送时长由10分钟延长到20分钟。骑手配送的时间充足了,但是骑手仍然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东西送达,然后,准备接下一单。
除非平台硬性限制,20分钟的订单周期之内,即使骑手在15分钟之内完成了前面一单,也不能接新的订单。但这样对于平台来说,等于自宫,显然不是资本的风格。
外卖平台商业模式建立在可视化即时速配的基础之上,顾客习惯了即时配送的体验,很难再适应蜗牛式的配送速度,当然了,骑手们也更不会赞成。
慢悠悠地骑着电动单车送餐,既会增加消费者的等待时间,也会增加平台的用工成本和减少骑手的总体收入。如果增加配送费,消费者又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减少骑手的抽成,平台又不乐意。所以说,外卖骑手的困境,基本上无解的,当前的限速与停单调和措施,只能是缓解。
有个现象,在劳动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用工资源越来越高的环境和趋势之中,能不用人,尽量不用人,成了平台与资本的追求。
毕竟机器人不需要休息,可以通宵达旦地工作,而且不会拨打劳动局的投诉电话,这便是一切无人化服务行业的兴起的商业动力。
于是,无人配送车横空出世了。
无人配送车有很多好处,它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和消费者置气,不用买生育和养老保险等等。但是,无人配送车也有它自身的短板。外卖骑手可以爬楼梯将物品送到顾客手中,无人配送车就没这个本事了,它需要顾客自己下楼拿取,从这一点来说,无人配送车不可能全面取代外卖骑手。
外卖骑手群体的另一个困境就是就业,在城市找不到工作的人,送外卖成了一根救命稻草,本来就处于困境的人,又走进了另一个困境。从现实国情来说,这种社会性过渡职业需要一个保护期,不能任由先进技术的无人配送车全面代替,保就业,保民生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打实的政治任务。
中国目前大概有一千万多外卖骑手,其中,2023年美团骑手总数已经超过了700万,比很多国家的人口都要多,总体上看,外卖骑手的博弈困境虽然无解,但又不得不在心情复杂地状态中前行。
在一个十字路口,正亮着红灯,一个外卖骑手和一辆无人配送车,刚好处于同一个车道,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骑手几次回过头、好奇地看着跟在身后的无人配送车,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42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