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郭沫若的一篇《甲申三百年祭》传遍全国,让许许多多的人第一次深入了解到明王朝覆灭、李自成和大顺政权的崩溃以及清军入关的历史。不过随着时代发展,清宫戏逐渐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再加上某些作品对于李自成和大顺政权的过度“创作”,使得很多人已经不了解那段历史的真相。
这些年,更是有网络言论声称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后忘乎所以,到处“烧杀抢掠”,以致老百姓怨声载道,大顺政权也在失去民意的情况下迅速崩溃。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刻意抹黑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形象,借此达到抬高满清政权的目的。
但有个问题确实值得探讨,李自成带着百万大军攻入北京城,迫使崇祯上吊,可以说是亲手终结了明王朝,农民起义军也处在蒸蒸日上的状态中,然而大顺政权却只在北京待了42天便匆匆退出,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故事还得从旧历甲申三月十九日,也就是1644年4月25日这天说起。
对于朱明王朝及其追随者来说,这天无疑是黑暗而又痛苦的,崇祯皇帝在知道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后,选择了自缢身亡。当时,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一路横扫华夏,已经将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南、山西、河北、天津、山东全境以及江苏、安徽、湖北的部分地区收入囊中。
紧接着,山海关外的明朝军队在吴三桂和黎玉田的带领下,主动向大顺政权投降。满清政权听说后,立即派兵占领了辽东地区,使得当时的中国形成了多路势力并存的局面:主要是占据黄河流域的大顺政权,占据西南地区的大西政权以及控制着东南江淮流域的明朝遗老遗少。
相比于关外的满清政权,大顺政权是以汉人为主体,实力又如日中天,无论从感性还是理性角度考虑,都更具有吸引力。正因如此,李自成占据北京城后,许多没有南逃的明朝官员望风而降。
据史料记载,大顺军入城时,只有20位明朝官员选择殉国,剩下的2、3000人甚至主动跑到大顺政权的官吏部门,争着抢着为“新主”效力。可见在他们看来,明王朝气数已尽,这无非是正常的改朝换代,没有什么好伤心的,关键是扶持一个新兴的政权,才能够保障自身利益。
事情到这里,似乎一切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可谓是天下归心。
然而,李自成和大顺政权的领导者们,毕竟只是农民起义军领袖,他们行军打仗、反抗腐败朝廷或许表现还不错,真到了考虑一统天下、巩固政治局面的时候,便接连犯了3个重大错误。
第1是没搞清楚真正的敌人是谁
李自成攻占北京之后,接下来的主要敌人便是满清政权,我们前文也提到过,吴三桂这边刚刚带领关宁铁骑投降,那边清军便占领了辽东。相比之下,明朝遗老遗少正在南京为了谁当话事人吵翻天,西边的张献忠鞭长莫及,至于左良玉等明朝旧将,实际上处于割据状态,暂时也没有收复北京的能力和想法。
由此可见,满清政权领导阶层显然更加有远见,也更有进取心,但同时也在观望中原局势,不敢轻易入关。如果李自成果断调集兵力,趁着多尔衮等人还没有站稳脚跟,直接出关消灭满清,不仅能打掉最强的敌人,还能确保后方无忧,接下来便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南征和西征中。
可惜的是,李自成从一开始就没把满清政权当成敌人,他和大顺军的主要领导人普遍有一种心态:满清政权几十年来一直和明王朝打仗,和农民起义军没有直接冲突,他们只不过是明朝的敌人,现在明朝灭亡了,这些人可能就安分了,说不定还会感激大顺军,毕竟算是帮满清报了世仇。
也许在李自成的内心深处,想的不过是暂时裂土封王,又或者说他从一开始起兵,只是为了推翻腐朽的明王朝,现在目的达到了,突然有些不知所措,对于未来如何发展完全没了主意。李自成都没意识到自己的这个错误,无形中替日后吴三桂跳反搭好了舞台,也给大顺政权的崩溃埋下了隐患。
第2是没有及时笼络官绅地主阶级
我们前面说到,李自成的起义军一路发展壮大,深得人心,主要靠的是打击官绅地主阶级,维护农民利益,可以将其视为300多年前的“打土豪分田地”。具体做法便是对农民免收税赋,对明朝藩王宗亲、权贵官绅没收财产,充当军费资产。
在农民起义如火如荼的时候,李自成的这种做法很受好评,也符合现实状况,但大顺政权进了北京后,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我们仔细研究中国历史都知道,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固然不错,但任何一个政权如果只是维护底层民众的利益,长期和官绅地主阶层打擂台,那么必定不会长久。
隋炀帝杨广便是最好的例子,他因为向维持王朝统治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开刀,才会在隋末大起义的时候众叛亲离,被曾经倚重的近臣勒死。因此,任何一个长久的政权,统治者都会根据局势的变化,调整朝廷针对官绅地主阶级和农民群众阶级的政策,不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但也决不能一边倒。
李自成在这方面又出了问题。大顺军攻入北京后,李自成的部下依旧到处“打土豪分田地”,而且不作任何区分,派遣大量官员向明朝官绅阶层强行“追赃助饷”。后来,官绅阶层手里实在没有油水了,大顺政权甚至开始拿富户开刀。
如此一来,原本还对大顺政权心驰神往,幻想着“拥立之功”的官绅地主阶层,纷纷意识到这就是一帮乌合之众,没有任何发展前景可言。一旦官绅地主阶级放弃了大顺政权,李自成在北京城就不可能站稳脚跟,而在这个时候,关外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第3是军事部署缺乏战略眼光
我们作为300多年后的看客,大多数人其实根本没有参与军事、政治的经验,尚且能一眼看出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一定要尽快解决困扰明王朝几十年的边关问题。然而,李自成长期率军作战,身边的陕西老乡,也有不少都曾被明王朝征调入军,参与对满清政权的战争,他却没有意识到边关问题的严重性,更没有第一时间集中力量予以打击。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北上的时候,并没有带走所有部队,而是将大批主力留在了西北和湖广地区。尤其是在襄阳一带,李自成部将白旺带着7万大军驻守,负责牵制明朝将领左良玉和当地的武装豪强,而李自成的大军一路北上,又在山西、河南、山东等地驻留兵马,部队进一步分散。
后来,白旺被左良玉打败,李自成派遣部将袁宗第领“闯军”五大主力之一的右营南下驰援,成功扭转了局面。但问题是,左良玉只是小胜白旺,起义军的7万部众也没有蒙受多少损失,完全可以继续拖住左良玉。李自成却慌不择路,采取了“杀鸡用牛刀”的方式,把京畿地区本就不多的部队又分出去一部分,实在是令人失望。
紧接着,李自成又出现了迷之操作。当时,李自成的嫡系部队约有10万人,加上收降的明朝部队,总兵力依然达到数十万。如果是一位有眼光的军事统帅,即便不马上出兵攻打满清政权,也会在山海关囤积重兵,派遣一位最可靠的将领,防备随时可能偷袭的八旗军。
然而,李自成可能是被明朝将兵望风而降的局势冲昏了头脑,在给诸多“功臣”封侯拜爵之后,只是派遣唐通率军八千驻守山海关。唐通原本是居庸关总兵,起义军进京时投降,如果他是大顺政权骨干也就没啥可说的,可他偏偏和李自成没多少交情,能力更没有多强,李自成却对他展现出了离奇的信任。
事情发展成这样,要么是李自成心太大,要么就是完全没有战略眼光。后人普遍认为,假如李自成招降吴三桂后,让他带领部队原地驻扎,同时派遣一位心腹将领,带领大军前往山海关附件,共同接管当地防务,同时对吴三桂形成监视和钳制,那么清军绝对不可能趁虚而入。
但李自成的做法除了派遣唐通接管山海关防务之外,便是召见吴三桂,而且是让他带着数万部众一起进京。史学家分析当时的形势,认为李自成可能觉得西边和南边更重要,打算派吴三桂率军南下,毕竟他手下的部队堪称明军精锐,不用白不用。
只不过,吴三桂进京的路上突生变故,使得他原路返回山海关,并最终投降了满清政权,直接改变了整个明末的局势。如果按照影视剧和小说中的描述,吴三桂走到半路,听说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大顺名将刘宗敏霸占,冲冠一怒为红颜。许多清朝书籍也详细描绘了李自成带兵驻扎北京期间,从上至下奢侈无度,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欺压百姓的故事。
很显然,这些说法要么是艺术创作的需要,要么是后世人出于政治目的,编造出来的瞎话。试想一下,李自成率军一路势如破竹杀入北京,如果真的只会烧杀抢掠,连老百姓都不在乎,可能还没来得及终结大明王朝,自己就死在陕西、河南了。
史料中有不少关于大顺军入北京城后的记载,虽说算不上秋毫无犯,但纪律还是比较严格,绝不可能出现后人口口相传的乱象。而且从时间来看,李自成从进京到撤离,总共只有20多天时间,逻辑上说不通。纵观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因为腐化堕落覆亡的很多,但至少得有几个月安稳日子过,才会逐渐败亡,大顺军在当时的局面下,怎么可能在不到1个月里,就从欣欣向荣走向腐化堕落?
这里还可以用清朝入关后的种种作为进行对比,大家都知道多尔衮入关后执行了剃发、圈地等弊政,尤其是强行剃发,等于是断了华夏民族的脊梁。难道完全不把中原人放在眼里的满清政权,会比李自成领导的汉人大顺政权更得民心吗?
正因如此,说李自成的大顺军腐化堕落,以至于失去民心,最终众叛亲离不得不逃出北京的言论,无非都是满清统治阶层为了抹黑起义军,抬高自己采取的政治宣传手段,大顺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很复杂,总结起来大概就是上文提到的3点。
旧历甲申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644年5月18日,李自成在听说吴三桂跳反后,决定亲自率军出北京城征讨。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李自成在山海关与吴三桂鏖战,被趁虚而入的清军摘取胜利果实。大顺军败退而回后,李自成草草举行了登基仪式,随即于当年四月三十日,也就是1644年6月7日放弃北京城,大顺政权总共只在北京统治了42天。
参考文献:顾诚《南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