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上蒸下煮正伏天 何以销烦暑? |岁时物语

封面新闻2024-07-22 09:00:00  85

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制图王思祺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高温、阳光、炙热、大雨……说到“三伏天”,你首先想到的是何种场景呢?7月22日,当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如期而至。这也意味着,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已经过去一半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可见,大暑意味着炎热之极。大暑时节,正好进入酷热的“三伏天”,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况且在这一时节,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持续的高温,闷热的环境,突如其来的大雨等等,会让人轻易感受到疲惫与乏力。

但同时,甜蜜的瓜果,还有趁着炎炎夏日绽放的花朵,也在抚慰着人们因高温而变得烦闷的心态。空调房内的西瓜,拆开包装的雪糕,池塘里亭亭玉立的荷花,夏夜里的萤火飞舞……苦夏虽长,但也有美好可以期待。

上蒸下煮正伏天

长达40天的“三伏天”

“寒有三九,热有三伏。”进入七月,当人们谈论起天气,似乎只剩下了一个关键词——“热”。相对于小暑,大暑更加炎热,因为大暑时节,恰好处在三伏天。

三伏天,一般出现在节气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要知道,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按照传统的推算方法,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之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之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之始。且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中伏的时间则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而在2024年,中伏的时间就长达20天,整个“三伏”有40天之长。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连续第十年的“加长版”三伏天。

在不少古代文豪所留下的诗篇中,都能看到对于三伏炎热的描述。譬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就写过“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同时,在白居易笔下,也写过“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可见此时的高温酷暑,让诗人们经受不住。

大暑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农家在当天仍忌讳“天不热,否则庄稼会歉收”。民谚有云:“大暑无汗,收成减半。”“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这都在表示着高温的天气能够带来好的收成。除害怕天不热外,大暑日还忌讳不下雨。大暑不下雨,意味着稻子将得不到充分的水分维持其生长,秋后稻谷就是干瘪的。根据大暑的“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可见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随时都会有雨水落下。

天气热如汤

在甜蜜的瓜果中觅清凉

苦夏难挨,那甜蜜的瓜果似乎是对这一高温天气的慰藉和补偿。都说没有西瓜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在夏天的街头小巷中,总能看到沿街叫卖的摊贩,用切开的西瓜吸引人们的驻足,那一抹清香正是盛夏的味道。虽平日里西瓜常见,但文物里的西瓜,你有见过吗?不妨一起来欣赏下清人笔下香甜可口的西瓜。

在清代画家恽寿平的花果写生图册里,能够看到他描绘的多种蔬果。作为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创立常州派,为清朝“一代之冠”。据中国绘画史载,“常州画派”达百人之多,学者风从,经久不衰,恽寿平也成了常州人引以为豪的古贤之一。而在恽寿平绘就的画作中,虽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岁月沉浮,似乎仍能透过定格在水墨间的果实中,闻到清甜的果香。此外,在一幅清朱鹤龄花果图团扇面中,也能感受到花果沁人心脾的香味。

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在盛夏时节,人们还能看到在夜晚出现的萤火虫,这带来视觉上的美好。在古代民间,萤火虫还是勤奋学习的象征,这与妇孺皆知的“囊萤夜读”的典故有关。到了清代,还有人专门捉萤火虫来卖,用以做成萤火虫灯。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北郊多萤,土人制料丝灯,以线系之,于线孔中纳萤。其式方、圆、六角、八角及画舫、宝塔之属,谓之‘火萤虫灯’。”

“栖禽动夜竹,流萤出暗墙。”苦夏漫长,但能于夏夜看到萤火飞舞,也能从这美丽的场景中收获些许清凉。眼看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到来,酷热的三伏天也总会结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3422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