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看似美好, 却存在三大缺陷, 毛主席: 蜀汉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醉波看过去2024-07-19 08:42:30  141

千百年来,人们都对诸葛亮的《隆中对》赞不绝口,它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战略构想。

但是,也有人指出,《隆中对》存在三个缺陷,从它制定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蜀汉无法取得最终成功。

隆中对的战略构想

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徐庶推荐的大才诸葛亮,那天两人聊了很久,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未来的发展方略,也就是《隆中对》。

《隆中对》的核心思想是,先帮助刘备实现“三分天下”,即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然后再进行北伐,消灭曹操和孙权,从而实现匡扶汉室、统一全国的目的。

为了实现“先三分、后一统”这个目标,诸葛亮认为刘备必须按照以下三步走:

首先,与孙权进行联盟,一同对抗曹操,从而实现占领荆州的目的;

其次,以荆州作为跳板,发展壮大自身实力,然后夺取天府之国的蜀地,也就是益州;

最后,以荆州和益州作为大本营,以孙权作为外援,对内进行改革,发展军事和经济,然后等待机会,出兵北伐中原,一鼓作气消灭曹操,继而消灭孙权,从而统一全国。

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时候,刘备的军事实力还很弱小,只能依附于荆州刘表,孙权和曹操哪一个都是他惹不起的。

因此,在听了诸葛亮的战略构想之后,刘备高兴地不得了,毕竟当时他不过是个“无头苍蝇”,想要夺取天下,根本不知道从哪下手,有了《隆中对》之后,他就知道怎么去实施了。

于是,刘备就请诸葛亮出山,同时将《隆中对》作为自身发展及后来蜀汉的基本策略。

但是,蜀汉的结果我们是知道的,先丢失荆州,后来北伐失败,仅靠益州一地,自保尚且不足,北伐更是奢望,最终蜀汉只坚持了几十年,就被曹魏灭掉了。

隆中对的三大缺陷

事实上,蜀汉的失败,是可以从《隆中对》上找到一些原因的,总的说来有以下三大缺陷:

首先,对夺取和守住荆州的盲目乐观。

在诸葛亮看来,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夺取荆州并以此作为基础来发展自己,算是个很理想的选择。

但是,诸葛亮高估了刘备的实力,对夺取荆州存在盲目乐观,最终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刘备刚到荆州的时候,荆州是刘表的,但刘表这个人没有称霸的野心,只想保境安民罢了。

诸葛亮认为,刘表是守不住荆州的,荆州迟早被他人夺取,与其让给孙权和曹操,不如让刘备得到荆州。

然而,当时的情况是,在孙权、曹操和刘备三人当中,刘备的实力是最差的,只有一万左右的兵力;最强的是曹操,拥兵数十万;其次是孙权,有数万兵力。

那时候,曹操的志向也是统一全国,所以他在平定北方之后,就将目标放在了多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荆州,为此他发动数十万大军进攻荆州,欲一举夺之。

诸葛亮的应对策略是,联合孙权对抗曹操,这一步也是正确的,但他却没想好击败曹操之后如何瓜分战果。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孙权也对荆州虎视眈眈,等于刘备是在跟一匹狼对抗一只虎,诸葛亮想好了怎么消灭虎,却没有想好怎么对付狼。

在对抗曹操的过程中,刘备兵力不足的特点其实很明显,因为孙权才是击败曹操的主力,且献计献策和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也都是孙权的手下,即周瑜和黄盖。

所以,在战胜曹操之后,对于如何瓜分荆州,孙刘之间爆发了矛盾,诸葛亮凭借智谋,最终帮助刘备夺取了荆州七郡当中的四郡,孙权得了两郡,曹操仍占据一郡。

考虑到当时刘备的实力,能够得到四郡,也是个不错的结果。但问题是,这四郡也是从东吴那里“借”来的,这是军事实力差距带来的结果。

后来,围绕荆州的争夺,陆陆续续持续了很多年,到刘备得到益州之后,他与孙权各自占据了三郡,曹操仍然是一郡。

也就是说,自始至终,刘备都没有得到完整的荆州,巅峰时期也只得到了一半。

刘备为什么没有得到整个荆州,原因就在于他军事实力的限制,没办法从曹操和孙权那里得到剩余的四郡。

既然得不到整个荆州,那诸葛亮从荆州获取物资和兵源补充的构想,必定大打折扣。

并且,对于守住荆州,诸葛亮也过于乐观,尤其是刘备集团将政治和军事中心迁往益州之后,只留下关羽来守荆州。

关羽的能力固然很强,但他面对的敌人也实在太强大了,并且是被敌人夹在中间的,十分危险。

最后的结果是,在曹操和孙权的围攻之下,关羽遭遇失败,荆州最终被孙权和曹操瓜分。

没了荆州的支持,蜀汉就如同少了一条腿,只能落后于东吴和曹魏,并最终成为待宰的羔羊。

所以说,对于如何夺取荆州,诸葛亮存在盲目乐观;而对于如何守住荆州,他也是太过自信了。

其次,对刘备人设的过分拔高,以及对民心的过高估计。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当中,对刘备的人设是“仁义”,原因是刘备是汉室宗亲,想要取得最终成功,就必须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而为了得到天下豪杰和百姓的支持,那仁义二字是最最重要的,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

诸葛亮认为,只要刘备做到了仁义,那么夺取天下就非常简单了,只需要发展好自身实力,然后出师北伐即可,曹魏和东吴的百姓会“箪食壶浆以迎将军”的。

于是,本就仁义的刘备,就变得更加仁义了,仁义得都让人有些看不下去了。

比如说,刘表病逝前,曾表示要将荆州让给刘备,刘备不想乘人之危,于是拒绝,从而错失了得到荆州的最佳时机。

又比如说,刘备出兵益州的时候,本来可以在刘璋出城迎接的时候发动袭击,从而以代价最小的方式得到益州的,但他以刘璋与自己同为汉室宗亲为由拒绝。

造成的结果是,后来刘备为了得到益州,不但牺牲了“凤雏”庞统和内应张松,还损失了许多兵力。

再比如说,刘备在攻打汉中的时候,因为“借荆州”之事心存愧疚,又担心孙权在背后捅刀子,为了稳固后方,他跟孙权进行了湘水划界,割让了很多土地给孙权,此后孙权和刘备各占领三郡。

实际上,那时候孙权虽然准备趁刘备攻打汉中之际袭击荆州,但他心里根本没底,因为关羽坐镇荆州,他担心打不过。

当刘备主动送上门之后,孙权高兴地不得了,在谈判的时候硬气得很,逼得刘备不得不接受条件。

这件事不但让刘备失去了一郡,也为日后关羽失荆州埋下了伏笔。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刘备的仁义固然让人称道,但过分仁义却限制了自身发展,有时候他就得学曹操,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才是做大事的人该有的样子。

再一个就是,在诸葛亮的构想当中,刘备作为汉室宗亲,号召力必定很强,一旦发起北伐,百姓们自然会支持他,这个理论其实是错误的。

诸葛亮的这个理论,是基于“人心思汉”而言的,因为人们向往汉朝,所以刘备的出现就如同救星一般,拯救万民于水火,加之刘备仁义,自然会得到百姓支持。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实际上,汉朝发展到东汉末期的时候,已经不得人心了,与其说“人心思汉”,不如说是“人心思活”,谁能让百姓活下去,百姓就支持谁。

这一点,可以看看孙权和曹操,他们将各自的地盘治理得都很好,都有着很强的群众基础和号召力,因为他们可以保护百姓的安全,让百姓吃上饭,在百姓看来,这比所谓匡扶汉室现实得多。

诸葛亮所谓的“人心思汉”,主要发生在荆州,因为荆州一直是汉室宗亲刘表治理的,并且刘表比较得人心,所以人们才会思念汉朝。

所以说,诸葛亮对民心的估计过高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谓的“人心思汉”也逐渐被其他思想所取代,再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已经不合时宜了。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诸葛亮在北伐曹魏之时,虽然以匡扶汉室为名,但根本没有发生过百姓夹道欢迎的场面。

更有甚者,到了蜀汉后期,非但东吴和曹魏的百姓不思念汉朝,就连蜀汉自己的臣民中也出现了不少主张与曹魏议和甚至是投降的人,因为这些人害怕战争,不想遭受战火摧残,只想过安稳日子。

所以说,诸葛亮对刘备的人设过分拔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刘备的发展;而他对民心的过高估计,也让蜀汉存在先天缺陷。

最后,蜀汉分散兵力是个巨大错误。

毛主席在读《隆中对》的时候,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在毛主席看来,《隆中对》的失误在于分兵,蜀汉一旦分兵,必定失败。

那为啥不能分兵呢?那我们就得知道什么是二分兵力和三分兵力了。

所谓“二分兵力”,指的是分兵荆州和益州,说得是防守。

当初,刘备在占领荆州这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却是是非之地后,为了得到益州又不丢失荆州,不得不派遣关羽率一部分兵力镇守荆州,自己则率一部分兵力进攻益州。

在顺利得到益州之后,蜀汉的国土大致确定,但同时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荆州和益州实在是相隔太远了,千里之遥,通信十分不便,极其不利于统一指挥,一旦有事,也很难做到及时救援。

荆州的威胁是曹魏和东吴,益州的威胁主要是曹魏,将兵力一分为二来,分别防守,这本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何况蜀汉的国力远不及曹魏和东吴,这让更加危险了。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蜀汉在防守东吴和曹魏这件事上是很吃力的,荆州最终丢失,跟益州无法及时救援,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所谓“三分兵力”,指的是刘备在得到汉中之后,诸葛亮长期领军驻守汉中,形成荆州、益州和汉中三分兵力的格局,进一步削弱了蜀汉的防守和作战能力。

总的来说,蜀汉之所以不能分兵,主要原因在于国力较弱而战线又较长,人力物力财力不足以支撑蜀汉多线作战。

在分散兵力之后,带来的恶果是,各条战线都比较薄弱,又无法形成有效的串联,一旦敌人重点进攻,那么蜀汉很难及时应对。

再说对外进攻,也就是北伐,实际上蜀汉也是以弱战强,而且强弱的悬殊还比较大。

在《隆中对》当中,诸葛亮对北伐之事是这么规划的: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说刘备在得到荆州的益州之后,与周边邻居搞好关系,一旦天下有变,就兵分两路,一路从荆州向曹魏的宛城、洛阳进军,一路出秦川进攻中原,百姓们必箪食壶浆以迎,这样就可以成就霸业、匡扶汉室了。

不考虑蜀汉国力问题,这种战略安排其实本身就存在问题,因为荆州与益州间隔太远,由于通信问题的限制,很难做到统一指挥和默契配合。

这一点,可以从襄樊之战和汉中之战中看出来,这两场战役就是各打各的,刘备和关羽都是按照各自的想法去做的,没有统一的指挥,也没有相互配合。

等到东吴和曹魏合击荆州,吕蒙白衣渡江直插荆州腹地的时候,益州方面更是没有任何动作的,甚至因为路途遥远,连战役进行的消息都不知道。

如果再考虑到蜀汉国力问题,问题就更大了,因为蜀汉对外发动进攻,也需要三分兵力,除了进攻的两路之外,还有一路需要留下来防守,这种安排是无论如都不会成功的。

在毛主席看来,蜀汉受到国力、地缘等各方面限制,如果再分散兵力,就犯了兵家大忌了,所以从一开始蜀汉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那就是失败。

因为以上三个缺陷,注定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构想无法实现。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3337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