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沈亚洲
今天,在提到中国古代的皇帝时,我们有约定俗成的称谓:
汉朝到隋朝的,通常称谥号。例如:汉武帝、隋文帝。
唐朝到清朝的,除废帝和亡国之君外,通常称庙号。例如:唐太宗、元世祖。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谥号起源于周朝。
至于二者的关系,简单的说,谥号是评价品行好坏,而庙号是评价功业大小。所以,在同一个朝代,排列帝王的地位高低,得看庙号而不是谥号。
例如,按照谥法,文肯定好于武,但大多数朝代的武帝的地位是高于文帝的:武帝大多是开国者,庙号多为太祖、高祖;而文帝大多是守成者,庙号多为太宗。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孔子家语》曰:“祖有功而宗有德”。这里的功,指开创之功;这里的德,指守成之德。
在所有的庙号中,最有分量的就是太祖和高祖了,开国皇帝大多数都是这俩庙号。
历史上,中国庙号为太祖的帝王共有46位,庙号为高祖的帝王共有24位。
值得注意的是:开国皇帝的庙号大多是太祖或高祖,但并非所有的太祖、高祖都是开国皇帝。
同时,也并非开国皇帝的庙号都是太祖、高祖。
例如,元朝的创建者忽必烈,他的庙号就是世祖。
再如,后唐的开国皇帝李存勖,其庙号就是庄宗,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庙号”不称“祖”而称“宗”的开国之君。
一、高祖这个庙号是怎么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朝的宗庙系统中,是没有“高祖”这个庙号的。
商朝先后用过的庙号,有太祖、太宗、中宗、世祖、高宗、世宗等六个。
商太祖是汤,商朝的创立者。而太宗等,则是五位中兴之主。其中,盘庚迁都于殷,结束九世之乱,故后世也称商为“殷”,所以他也得了“祖”号:世祖。
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庙号为太祖的皇帝,是汉帝国的太祖刘邦,他的谥号是高皇帝。
《史记》、《汉书》都记述了给刘邦确定庙号和谥号的过程:“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
为了避免歧义,后来班固在写《汉书》时,就将刘邦的本纪命名为《高帝纪》,而不是沿用《史记》的《高祖本纪》。
顺便说一下,谥号里本来也没有高这个字的。颜师古注引张晏曰:“《礼》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后世的史学家认为,以刘邦诛暴秦、定天下之功,敬称其为高祖不为过,也就一直不改。为了表示对刘邦的尊敬,汉朝的后世之君亦尊称其为高祖。
总之,由于汉朝初年宗庙制度不完善,把刘邦的谥号和庙号叫混了,才搞出了“高祖”这么个名词,后来它也就真的成了庙号的一种了。
二、太祖和高祖孰高?
关于太祖和高祖的地位高低问题,目前学界尚有争论。
有人认为二者是等价的,也有人认为有些时期(例如十六国、南朝、五代)高祖的地位是高于太祖的。
个人认为:太祖的地位一定是高于高祖的,也一直是高于高祖的。
下面,我简单地谈谈自己的判断依据。
(一)庙号中,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
按照周礼,天子始受命,诸侯始受封,为太祖之庙。太祖万世不祧,但高祖不一定有这个待遇。
(二)通过对历朝历代开国帝王们的分析。
详见下文。
三、开国帝王中的太祖和高祖
在正式论述开始之前,先说明一点,下文所说的开国,是指政权开始以独立姿态出现,不再是其它帝国直接管理的一部分。
当然了,其君主可以不是皇帝称号,可以称可汗、天王、大汗等。
(一)开国皇帝(始受命者),如果也是帝国的主要奠基人(始受封者),庙号通常是太祖。
汉太祖刘邦、吴太祖孙权、齐太祖萧道成、后梁太祖朱温、后周太祖郭威、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宋太祖赵匡胤、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明太祖朱元璋等,都属于此类。
此外,铁木真建立蒙古帝国,得尊号“成吉思汗”。蒙古帝国是独立的政权,是元朝的前身和基础。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帝国后,就追封铁木真为元太祖。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自称大汗。后金政权是独立于大明帝国之外的,是清帝国的前身和基础。清太宗皇太极建立清帝国后,就追封努尔哈赤为清太祖。
顺便说说皇太极的庙号问题。按理说,他应该得个“高祖”或“世祖”的庙号才合适,最终却只得了个“太宗”,这主要是因为和多尔衮的权力斗争。
努尔哈赤死的突然,没指定继承人。但根据其生前的种种行为,他可能想将大位传给大妃阿巴亥所生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中的一个。
然而,旗主、贝勒们经过商议,宣布拥立皇太极为继承人。皇太极继位后,赐死了阿巴亥,还极力打压多尔衮兄弟。
等皇太极死了,多尔衮虽然再次夺位失败,但却成了摄政王,清帝国的实际权力都在他手里。有仇不报非君子,皇太极的庙号也就只能“宗”了。
(二)开国皇帝(始受命者),如果不是帝国的主要奠基人(始受封者),其庙号通常是高祖,而主要奠基人的庙号是太祖。
例如,曹操先后受封魏公、魏王。由曹操建立的魏公国、魏王国,是魏朝的基础,但它不是完全独立的,仍然是汉帝国的一部分。
所以,魏高祖文帝曹丕建立魏帝国后,就追封武帝曹操为魏太祖,而自己的庙号为高祖。
类似的,还有隋朝太祖杨忠、高祖杨坚父子,唐朝太祖李虎、高祖李渊祖孙。
西魏时,李虎被封为陇西郡公,死后由其子李昞袭封。北周建立后,李昞被册封为唐国公,李虎也被追封为唐国公;杨忠被册封为随国公。
所以,唐的始受封者是李虎(太祖)、李昞(世祖)父子,始受命者是李渊(高祖);隋的始受封者是杨忠(太祖),始受命者是杨坚(高祖)。
(三)有些朝代的开国皇帝(始受命者),本身也是帝国的主要奠基人(始受封者),但他们把太祖的庙号追封给了父辈,自己死后也就只能得到高祖这个庙号了。
例如,南朝梁太祖萧顺之、高祖萧衍父子,南朝陈太祖陈文赞、高祖陈霸先父子。
萧衍和陈霸先,都是靠自己奋斗而实现改朝换代的,父祖的帮助不大。但他们称帝建国后,都追尊自己的父亲为皇帝,为其上庙号太祖,自己就只能屈居高祖了。
(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朝代是高祖在先、太祖在后,但这并不是说高祖和太祖可以并驾齐驱、是等价的,更不能说高祖的地位高于太祖。
例如,司马昭先后受封晋公和晋王,并相应建立了晋公国和晋王国,晋公国和晋王国就是司马炎创立的晋帝国的基础。
而司马懿、司马师并没有留下此类政治遗产,虽然他们对晋朝的创建也居功至伟,司马昭也是在继承了他们的功业的基础上才得以封公、封王的。
所以,晋世祖武帝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追封父亲司马昭为太祖文皇帝,而却只追封祖父司马懿为高祖宣皇帝,伯父司马师为世宗景皇帝。
我们不能因为司马懿是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的名气也大于司马昭,就认为晋高祖的地位高于晋太祖。
之所以司马懿是高祖,而司马昭是太祖,纯粹是因为司马昭才是晋朝真正的始受封者。
晋朝的始受命者,是司马炎。
另外,司马师的存在,恐怕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太祖给了司马懿,无疑会同时加重司马攸(司马昭过继给司马师的儿子)在帝位争夺战中的分量。
(五)还有些朝代只有高祖,或者开国帝王是高祖、后继之君反而是太祖,是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造成的。
以最为混乱的十六国、南北朝和五代时期为例。
1、前赵
前赵(即汉赵),只有高祖。
本公号之前的文章解释过了,它最初的国号是“汉”。因为“承汉祚”,所以他们认为刘邦就是他们的太祖。
详见《说说那些乱认祖宗的朝代的庙号》一文。
2、后赵
后赵,先有高祖、后有太祖,则主要是因为权力斗争。
一来,石勒向来敬重刘邦,曾称:若遇高皇帝,当北面事之;若遇光武,当与之并力相争,未知鹿死谁手。二来,因为储位之争,石虎一向对石勒这个叔叔心存不满。
所以,石勒死后,虽然他是后赵的开国帝王,但把持国政的石虎不可能把太祖这个庙号给石勒,非要拿“高祖”这个庙号来恶心他。
后来,石虎自己篡位称帝。等他死了,儿子们就把更重要的“太祖”这个庙号给了他。
3、西秦
西秦开国国君,乞伏国仁,庙号烈祖。
第二任国君,乞伏乾归,为乞伏国仁之弟,庙号高祖。
第三任国君,乞伏炽磐,乞伏乾归长子,庙号太祖。
庙号如此混乱,毫无章法,只能用“蛮夷‘胡’来”解释了……
4、南朝宋
南朝宋,先有开国之君为高祖,后有守成之君太祖,应该是因为“承汉祚”和权力斗争双重原因共同影响的结果。
本公号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后世以汉为国号的政权,只要宣称“承汉祚”的,都没有再设置自己的太祖。
有人会说,南朝宋的国号不是“宋”么?为何要“承汉祚”?不要忘了,南北朝时期的这个宋朝,它也叫刘宋。
刘裕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
按照宗庙制度,刘邦不止是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太祖,也是刘太公所有后代的太祖,包括刘裕在内。
所以,刘裕称帝后,除了自己的父亲,也就没再追封其他先人为皇帝——毕竟汉朝的那些皇帝,也得算是他的祖先。
另外,刘宋的谥号大都不带“孝”字,估计也与此有关,怕和两汉的庙号重复了。
但刘裕估计也不愿意忍受刘秀那样被迫改认他人做爹的屈辱,也就没再使用“汉”这个国号。
刘裕驾崩后,继位的刘义符给他上庙号时,应该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才没敢用太祖的。退而求其次,就用了高祖,谥号武皇帝。
再后来,为了帝位,刘劭杀了父亲刘义隆。刘劭给刘义隆上谥号“景皇帝”,庙号“中宗”,这庙号和谥号倒是挺合乎礼制的——宣帝已经出五服,他的庙号不用避讳。
再后来,刘骏造反,把刘劭杀了,自己当起了皇帝。为了收买人心,他就改刘义隆的谥号为“文皇帝”,庙号为“太祖”。这就很不讲究了,无论对刘邦,还是对刘裕。
再后来,刘骏死了,谥号是“孝武皇帝”,庙号是世祖,谥号和庙号就都和两汉的皇帝重复了,完全不讲究了。
再后来,刘彧的庙号太宗,就更不讲究了……
到最后,刘宋就形成了历史上特别奇葩的一个局面:开国皇帝是高祖,第三位皇帝是太祖,第五位皇帝是世祖,而第八位皇帝是太宗……
5、后晋
五代时期的后晋没有太祖,应该是因为开国皇帝石敬瑭是儿皇帝,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儿皇帝。
那时,辽国已有太祖。所以,傻子也知道:耶律德光死后,庙号不会高于太祖的。
所以呢,石敬瑭死后,后晋也就只敢给他用高祖这个庙号了——实在不敢和“爷爷皇帝”(辽太祖)使用同一个庙号啊。